胡盼:教学片段之《春》中的景物排列顺序

教学名篇朱自清的《春》,抽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春天。在开头的两个“盼望着”和两个“了”一个“近”中,春天真正的到来;结尾用三个比喻句,同时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化作了不一样的存在,美哉、妙哉、适哉。

问学生“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三个顺序能不能调换?学生们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有逻辑思维的顺序,不可以调换。

于是我追问,作者在文中写到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这些景物,它们在文中出现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或者随意排列呢?在文中作者有没有用什么样特殊的词语做暗示呢?作者又为什么这样排列,他是按照什么顺序(目的何在)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又一次地一头扎进书本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六个“了”已经让我们置身春天之中,所见之物已经被限定在春天里)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小草是“偷偷地”钻出来,我提醒着这句,学生们联系到了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么一来从时间上确定是早春无疑了。)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草,在被省略的人的“坐”“躺”“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中争前恐后地来了。随着时间的脚步悄悄地就来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开满了花赶趟儿”是随着春草的争前恐后而来,是彼此相互照应的,随时间的推移,按照时间的顺序“花”紧随“草”来到了春天里。)

(花的出现让蝴蝶和蜜蜂就悄悄地跟来了,蝴蝶和蜜蜂为什么就知道花开了呢?“风”在其中起到了大作用。于是,作者就顺理成章地让“春风”出现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当中,高兴起来,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志南和尚的诗恰到好处地迎来了春天的风,风吹来了春天的味道,让万物都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于是,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伴着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一句其实是在暗示我们的,“微微润湿的空气”除了是江南春天特有的气质外,“酝酿”一词也是引领着春雨的到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雨就这样寻常地来了,在酝酿中,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来了。这时候,雨和雨中的一切都跑到了作者的眼中,“发亮的树叶““青的逼你的眼的小草”“傍晚黄晕的光”,这些颜色分明就是在告诉读者,现在已经是“暮春”了,春天的颜色已经变“青”了,不是初春的鹅黄,也不是嫩绿了,而是逼你的眼的青色了。)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木花儿都知道春天将要离去,于是竞相吐艳争芳,万紫千红、繁花似锦便是正常。)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包含了所有地方、所有区域、所有人,表面的、深藏的、被带出来的。所有人也都像是知道春天快要离去似的“赶趟儿”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再一次地点明晚春时节。)

  

这样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安排春天的景物时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的,从早春(初春)到仲春再到暮春(晚春),用“偷偷地”钻出来的小草、赶趟儿的花儿、随着蝴蝶和蜜蜂而来的风以及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的雨在时间的统领和安排下有条不紊地把春天带到了所有人的身边,也让所有人用不同地感官感受到了江南不一般的春天。

原来,文中景物排列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是有顺序的且有目的的。

(0)

相关推荐

  • 朱自清《春》表格式教案(3课时)

    2020年下学期**中学教学设计科目教师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备课语文七年级一月   日教学内容1.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

  • 从语文要素走向语文能力

    陆怡 摘 要:从语文要素走向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语文能力;雷雨 一.语文要素与语文能力 ...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提升练习 (含答案)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bèi bēi 1.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 )后有阳光. 2.浓密柔润的头发洒在 ...

  • 胡盼:于变与不变中教学《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是名篇,看过很多的大家上这篇文章,领略了他们的风采.但是,大家有大家的思想,有他们的高度,我们小老师也要上啊,总不能照着大家的模板往里面套内容吧,那样不就成了别人的附庸了么 ...

  • 胡盼:悄无声息中发生

    "老师,我们班没有粉笔了,一个初一的男孩子站在办公室门前说."(因为粉笔在我的"仓库"里,之前他找我拿过,我知道他是和我说话) "啊,你说什么?&qu ...

  • 胡盼:我的教学追求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浅浅地教,教得简洁.浅浅地教,教得扎实.浅浅地教,教得耐心.浅浅地教,教得本色. 这是一位同行在听完我 ...

  • 胡盼:课堂模式要与教学内容融合

    课堂,本就是有缺憾的艺术. 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此模式的旁观者来说不一定适合,有不同的意见在所难免. 融合,物理意义上指融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 ...

  • 胡盼:在阅读中找寻到自己

    阅读,其实就是在每篇文章,在每段文字里遇见自己,有时还需要在每一个文字里相遇.当,把自己放进去了,阅读自然就真实的发生了.然,很多时候,自己是看了,但没把自己带进去到文字里,所以,就成了敷衍,而非阅读 ...

  • 胡盼:矛盾中坚持

    有些事,明知是好的但却坚持不住,比如跑步锻炼身体.每天读书:有些事,明知是不好的却还在坚持去做,比如熬夜.沉溺电子产品.用坏脾气对待自己爱的人. 有些事,在矛盾中坚持着,其实不需要坚持:有些事,在坚持 ...

  • 胡盼:画中诗配(二)

    作者注:苏轼看画写出<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诗人王维看画写出<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 ...

  • 胡盼:关于名著阅读有效性指导的思考———基于农村薄弱学校语文教学的思考

    阅读,先读起来再说. 名著阅读是当下语文教学中最热也最难的一项,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我以为,指导学生读书,最重要的还是先让学生读起来再说,只有学生读起 ...

  • 胡盼:画中诗配

    作者注:苏轼看画写出<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诗人王维看画写出<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