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由农村饮水安全转变成农村供水保障
丨来源:农业农村现代化
9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水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对农村的饮水安全提出了要求,还对农村居民的改厕、洗浴,生活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农村饮水的标准,要由农村饮水安全转变成农村供水保障。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饮水安全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重要指标,水利部门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经过“十三五”的共同努力,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提升了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其中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095万人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现在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了8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3%,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很多山区的农村供水工程都是用山泉水,水源不稳定;很多分散的工程以及一些小型的集中供水工程标准相对较低,还有10%的工程是在2005年以前建设的,这些老旧工程管网亟待改造;一些乡村工程面临管护薄弱的问题。
根据水利部制定的《“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固底板。巩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成果这个底板,要加强全面排查、动态监测,及时解决脱贫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发生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来巩固已建工程成果。二是要补短板。很多农村饮水工程水源还有短板,工程建设还有短板,要加快补齐这些短板,提升保障水平。三是锻长板。要对标对表乡村振兴的需要,积极统筹发展城乡供水,比如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集中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供水的智慧化、信息化,提升农村供水管护水平。四是强管理。农村供水工程特别是量大面广、很分散的农村居民供水,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管护队伍进行管理。要以县域为单元,推进专业化队伍进行管护,提升保障水平。力争通过“十四五”的努力,把农村供水的自来水普及率由现在的83%提升到88%,饮水的标准、供水的标准也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