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开学季
1
被问候的第一句话:
你胖了,也白了。
2
家访回校已是下午五点半,几个老师凑一起上街AA制。计划去的饭店已关门,走进隔壁还在营业的火锅店,玻璃门上贴着“铺面转让”四个字。火热间论到学生对老师的感恩表现话题。
老生常谈:毕业后,好学生大都忘本,倒是成绩差又经常挨批的学生对老师最热情。
我向来不赞同此说,缘于自己的经历和内心。曰:
好学生大都能升入高一级学校,会遭遇更多的好老师,情感记忆很容易被就近覆盖,况且,思想深沉的人往往极具主见又不善于表达情感。他们不是不感恩,更没必要跩,是时间、空间、境遇和性情等综合因素影响的表现。
而所谓经常挨批评的调皮学生之热情与感念,是因为他的学生生涯往往终结于你,再无其他。早早进入社会后,大都兼染一身江湖气,遇到老师就一副感激作派很有必要(显得大度)。也不是不感恩,只是大多浮夸。
夜幕降临,火锅还在沸腾,这个话题很快转换到老师是否尽职尽责的八卦上……
3
庸懒的日子,晚饭有点晚。太阳的作息一直不变,比每天坚持跑步的何老师还要有恒。饭毕天就照常黑了,没给人留下夕阳无限好的余地。打开电脑看电影《无双》,周润发说:只知黑与白的人,都是不成功的人。
好友来电催约烧烤。那边还没起火,老婆已经开火——父女俩的拖延症。
酒桌上,场景基本是传统版的复制粘贴,从相谈甚欢到针锋相对,但不会拍案而起。茶案上的续集,是升级版的酒后吐真言,总结反思,掏心挖肺,直到酒力散尽。
涉及话题:家庭生活、朋友之交、子女教育、理想与现实、阅读和感悟……
待客之道也是话题之一。我的观点:
凡事中庸最难,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至生存生活,皆适用。它与圆滑不同,前者各有底线,互相制衡;后者只会选择一条中线通过,哪边都不敢触碰。
打个比方:
中庸之道是交流电或光纤,曲折而稳定;像年轮的层层包容而不依附;又像一块磁铁摆在最佳位置,既不会被排斥也不会被吸引。
圆滑之道则是直流电,电压不稳;像树木的髓心,躲在最安全的中心;又像一块铸铁,根本就没有磁性和张力。
谈话间总提到一个成语——两鬓斑白。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我们聊到凌晨一点。
4
喜欢上“离群索居”,代价是害怕接听电话,以及被妖魔化和世俗绑架。(发现挺押韵)
最大的担忧,是有人要替我担忧。
刚写完以上两句准备喊停,恰巧刘年公号有更新,迅速读完并引用几句——
“独自游离于人世的时候,精神往往会游离于肉体。像月亮游离于瓦背,像云游离于山。我和世人,可以不必互相依赖,互相麻烦,互相讨厌和摩擦。”
写得比我好,嫉妒他的雅马哈……
5
3月23日北京时间13时,疫情数据:
海外确诊256759,死亡11416。
全国确诊81608,治愈72841,死亡3276,新增110,累计境外输入358。
云南确诊176,治愈172,死亡2,新增0。
大理确诊13,治愈13,死亡0,新增0。
祥云县确诊病例为0。
毕业班学生分批回校之前,老师们布置场地检查设备,并认真进行了入学防疫操作演练。
两年前大门口栽下的那一排樱花,正在开放。校园里更是春意盎然。
午休了一会儿,被外面的风拍窗叫醒。一片混沌,包括天地与我……打开手机看了看——
多云,气温19度,风力4级。
朋友圈里第一条:妖风(并配有小视频)。风,想刮走点什么呢?
我们不是天使,无法拥有天堂!
6
昨天收到一个学生的微信:老师,如果不读书了,用不用回校办退学?
我立即回信:同学,如果不想读书了,用不用告诉老师为什么?
回答:对不起,不方便说。
赶紧截图发给她妈妈。没回音。
今早收到短信:老师您好,很抱歉打扰你。我家孩子最近状态很不好,身为家长,考虑到她身体和心理健康重要,所以想和你请个假。等孩子身心状态恢复再回学校继续读书,希望能体谅。我们一定好好疏导她,争取让她尽快回学校,谢谢你了。
不久后,学生的表姐请求添加微信,她说:我舅妈昨晚抱着她哭了一夜……
原来短信就是她发的。年轻人,还是愿意相信天堂的存在。
初三见面考。某班主任讲了个笑话,班上一个辍学很久的学生要回来复学,老师要求家长亲自送到并写个安全保证。结果家长没来,学生短信开骂:……(此处省略几句脏话)学校又不是你家开的,老子想回来就回来。不然我就去昆明打工,到省教育厅告你,你会付出代价的!
一听名字,哦,如雷贯耳,他的威名学校里尽人皆知。我在初一时上他们历史,也亲自领教过此人“疯”采——打架斗殴无不有他,也和我怼过。
看得出来,班主任只是勉强把它当成喜剧来讲——抱着试卷走进教室的背影,像悲剧。
晚上,正值查寝时间,大风又开始夹杂着雨点肆虐校园。人都有点站不稳,难道它也想抱着世界痛哭一夜。分明是怒吼,不是倾诉。我得继续改几页试卷。
7
见面考试结束,语文试卷批改结束。刚好,方方的《封城日记》也宣告停笔。洋洋洒洒60篇,如果出版,可能会成为将来的一本畅销书。
不知道她会不会润色一遍。要么用事实润色,要么润色事实,要么只润色文采。只要不删节,我都打算买一本珍藏。那么,时代呢,该不该润色?
昨夜,三五队员又用三五杯小酒,聊了一下未来的骑行计划。车轮还得像地球一样,继续旋转下去。要不然,身体和精神就要生锈。
8
下午六点,还是让轮子动起了,骑老婆买菜用的女式摩托车。加满油,夕阳摆在那儿,不裸追一次总感觉对不起她。
本无目的,向西。绕路看看蓄了点水的莲花湖,附赠大片水草地,牛羊五六点,老叟一二,山顶的风力发电机就像老人用夕阳牵扯着的风筝。
干脆到山上看看。
沙路十八弯,风车几十架,岔道三五条。决定向东,七八个起伏后见一个采石场很眼熟——哦,八九年前徒步路过,也是临时兴起,也是傍晚时分。从老家出发,白塔寺下遇一个老伯问:补牙齿多少钱?因为我戴着牛仔毡帽斜挎黑色公文包。天擦黑,山坳里又遇一个老太主动指路,说:漂泊在外,谁没有个三难四难的。深夜,一个捕野兔的汉子领我走出他的天罗地网。之后只剩下,坟头,树影,风,月,一把随身甩刀……无意间走到青海湖边,疲惫至极,打电话向城里朋友求救。
继续前进。车灯很暗,没有了座标概念,仅剩方位意识。七拐八弯,下山,灯火,村庄,跳广场舞的大妈,街道,牌坊——刘厂镇,记忆开始重启导航,哦,老家方向。
老爸出来开门,一脸温暖的坏笑。
从小到大总是这么幸运,每选一条路,都是对的。
9
是夜,得一好消息。只好把一份疼痛点在香烟上燃成祝福,裹紧凄冷,很难入睡。
10
下午课后,去舅舅家上坟。六年前,外婆于2013年11月24日早晨在县医院ICU辞世。新坟已是旧坟,记忆却一直鲜活。那夜,是我第三次在微信上用图片发圈,首张是女儿上一年级。
回顾一下——
微龄6年,2013年底注册使用,2017年曾闭关锁圈半年,丢失部分微友,从限量30个以内到如今300+;诗龄5年,2015年住院写的第一首小诗《病中婉记》,后发表于《祥云文化》;关键是,教龄已是22年。
时间,不快也不慢,刚好让我长大。
11
突然意识到整个防疫期间,中国移动貌似没有任何惠民活动。
——那些因蹭网上课而感动大众的事情,特别是因网课而发生的悲剧事件,是否可以“道德绑架”一下“我的地盘听我的”移动公司?
12
待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