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申春秀:写记叙文为什么会中心不明确?
申春秀老师是北京市朝阳区骨干教师,朝阳教育学会语文分会会员。有多年带初三的经验。她用阳光般的心态对待教育,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小小的讲台,笑语不断;小小的课堂,底蕴丰厚。她带领学生畅游文学的海洋,畅品智者的思想,畅谈个性的感受,畅想美好的未来。
写记叙文为什么会中心不明确
选好叙事的落脚点,才能解决解决记叙文中心不明确甚至全文没中心的问题,而列提纲,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阅读《散步》一文,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这件事,表达了一家人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的浓浓亲情,和作者对于人生的选择、中年人的责任与对于生命轮回的认识和思考、感悟……
因此,当我们阅读大作家的这些作品时,我们总能发现:其实每篇记叙文都是作者在借助具体的事或人来表达一种普遍的情或者普遍的理,即都是在表达中心的;而当我们进行一定的记叙文写作教学时,也是指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能明确自己的中心或主旨。
但是当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总能发现学
生的习作中多次出现中心不明确或者甚至全文没中心的情况,而只是简单的讲述一件事情。
下面请看这篇文章片段:
一个寒冷的冬天
还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因昨天作业没有写完,认为一项作业不写,我就可以逃出老师的“天网系统”,第二天,我因为这项作业没有写,从而被老师留了下来,被留下后,我的态度还是十分消极,不去认真的写,老师见状,赶紧奋笔疾书,终于,在距离正常放学时间一个小时的时候放学了,在校园内,我慢悠悠的走着,出了教学楼我看到了父亲,我赶紧跑过去,我看到父亲的脸被冻的发紫,一会把手插在兜里并剁剁脚,一会不停的望双手里吹气,希望可以暖和点,我原本等着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和一顿男子单打。
不想,父亲先接过我的包,并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出来,我如实回答,爸爸叹了口气说:“我冻一会没关系,可是不能让别人因为你的错误被留下,你不能拥有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要多为大家贡献。”
我没有想过,会因为自己的一个错误的念头,不仅让老师被留下,还让父亲被留下冻了这么长时间,对此我十分的惭愧,也十分内疚,认为十分对不起父亲和老师。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亲的爱是严厉的,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只是父亲不擅长表达罢了。
深入分析这篇文章的中心,我们会发现作者像是在表达父爱,又像是自表达自己的自私、还像是表达自己对于同学老师父亲的悔恨,可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作者叙述的事件时,我们发现作者所叙述事件的落脚点与他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中心并不明确,具体体现在:
如果要写父爱
我们的落脚点应该重点放在:由于我作业没认真按时完成,父亲是怎样在寒风中等待我,父亲等到我之后对我做出了怎样的举动,说过了怎样的话,结果我感受到了父亲深深的爱。
如果要写自己的自私
我们的落脚点应该放在:由于我没有认真按时地完成作业,我被老师留校补作业,但是态度还很消极,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就是没完成作业吗?多大点事啊,不就是让别人多等了会吗?结果,我让大家同学、老师、父母等了很长时间,我感觉自己很自私、很愧疚。
如果要表达的内心愧疚、悔恨之情
那么我们叙事的落脚点得放到:我因为作业没有按时认真完成而被老师留校完成,这件事给周围人带来了怎样的麻烦,结果很后悔由于自己的不认真而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写作中的中心不明确呢?
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该同学在写作前自己对于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他自己内心是不明确的,因此会在叙事时没有一个明确的落脚点。
那么如何才能在记事时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避免出现跑偏、跑远、甚至没中心呢?
对于刚学写作记叙文的初中生来说,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学习,那就是列提纲。也就是当你在叙述一件事时,你一定要在事先想好你借助这件事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情感或感悟,其次围绕中心选择这事件的落脚点;再次,理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后根据记叙文六要素列出事件的提纲。
具体的格式可以如下:
当学生在动笔之前先想清楚这几个问题时,那么他在具体的写作中,在具体叙述一件事时,那么他就会时时围绕他所要表达的中心去选取叙述的落脚点,那么整件事的讲述就会围绕要表达的中心进行,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类似于跑偏、跑远甚至没主题的作文了。
因此,我们在记叙文写作过程时,一定要注意先列好作文的提纲,做好这一步,才可能做到中心明确,主旨突出,内容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