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的命途多舛究竟该怨谁?
网视导读 : 2018年对于古装剧来说可谓是多磨多难的一年。多部古装剧面临了更换剧名、多次送审、延期未播等问题,这些高昂资金投入、大量积压的古装剧是否还有机会与观众再见面?2019年又会是古装剧轰炸的一年吗?
古装剧之路的一波多折。
一部电视剧的播出之路本就不易,但聚焦在某一类型的电视剧在某一时间段播出期间均面临着多重考验,当大量古装剧面临成为一种现象时,我们又该如何理解?
2013年6月,广电总局出台《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办法》,对电视剧播出总量、范围、题材、时机、时段等做出限定,就提出了鼓励现实题材、限制古装、涉案、引进、合拍剧。
根据政策,现实题材得到鼓励,黄金时段播出集数的比例需要达到总集数的50%以上;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新政推出,不仅使得制作方对古装剧的投入减少,电视台为了抢占份额也会从其他类型的剧集入手。
2015年1月1日,总局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了调整,颁布了“一剧两星”的政策,即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二集。
前段时间,各大微博大V和公众号大咖纷纷爆料,称2018年最严"限古令"即将下达。在传的沸沸扬扬的该“限古令”中,主要有这几个观点:扶持现实题材电影电视剧、严禁乱改历史宫斗剧、扶持历史正剧、严禁恶俗青春偶像剧、增加爱国主义题材教育剧等等。
△图片来源:虎嗅网
自从去年《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之后,各大平台就鲜有古装剧的身影。但对于市场来说,政策只是起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真正决定古装剧本身的还是自身内容。
中国的影视行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哪一类型的电视剧一火,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就扎堆似的滋生。
《甄嬛传》在2011年大火之后,便掀起了一阵古装IP大剧的浪潮。据【话娱】小编根据豆瓣条目统计,2011年至2018年5月18日,内陆一共播出了307部古装剧(含网剧)。
《甄嬛传》、《芈月传》以及还未定档的《如懿传》、《巴清传》等古装宫斗戏都有着一个共性:傻白甜百战成刚,终成大BOSS。而这个逆袭的过程,足可以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八个字来描绘。
《人民日报》曾出文评论《甄嬛传》等宫斗剧,“恶意放大了人性黑处,煽、色、腥,文化垃圾”。
再拿《如懿传》来说,原著小说口味很重,细节血腥甚至恶心,涉及皇上早泄、被绿,各种酷刑,产怪胎,被野猫抓死等残忍情节,而这些阴暗、负能量的内容与当下我们所提倡的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曾经选择投资古装剧似乎就意味着稳赚不赔。在虎嗅网揭示《如懿传》招商案中,全程冠名的价格高达1.2亿,联合战略合作伙伴的权益价格为1亿;视频网站的中插前标板叫价2400万。
制片人之所以愿意在古装剧市场投注,与播出平台表现出来的超强购买力有着紧密联系。根据唐德影视2017年的财报数据,《巴清传》首轮卫视版权方江苏和东方卫视各自支付了23250万元,共计4.65亿,平均单集775万元。另外,优酷支付版权费4.5亿元,平均单集750万。首轮版权费合计收入9.15亿元。
此外,大量资源以及资本涌入古装市场,薪酬也吸引着许多电影大咖投身于古装剧,包括《曹操》的主演姜文;《帝凰业》的主演章子怡;《如懿传》的主演周迅、霍建华;《大明皇妃孙若微传》的主演汤唯、朱亚文······
正是这样,才促使古装剧市场的繁荣,才会有光2011年到2018年,8年的时间就出现了307部古装剧(含网剧),但其中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精品剧仅有15部。平均每年38部,这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制造电视剧集。
在疯狂产出的同时,电视剧的质量就不能得以保证。大量古装剧的存在也迎来了剧情同质化、制作粗糙、抠像、替身、演技差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也不乏扭曲历史真相、恶搞历史的剧集,影响了电视剧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健康发展。
在国家号召现实主义题材剧的创作大背景下,大量积压的古装剧结局将是如何?目前定档的古装剧有《扶摇》、《钟馗捉妖记》等,其他古装剧又该何去何从?古装剧还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吗?但古装剧要想得到市场认同、观众认可,需要对自身进行一次大换血,还要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