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六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研究
研究目的:全面继承贾六金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治疗疾病的珍贵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重点学习贾六金教授治疗小儿腹痛及其他小儿脾系疾病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挖掘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产生的渊源,对其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进而升华成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学术理论;通过跟师、临证、授课等方式总结老师的辨证论治经验,检验跟师成果;并在门诊选取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分别服用香乌止痛汤与养脏汤治疗,对照研究,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贾六金教授学术渊源概述贾老师认为,《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伤寒杂病论》是又一部中国传统医学巨著之一,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及《药性歌括四百味》被称为中医四小经典,是中医启蒙必读之作。《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及《幼幼集成》作为儿科专业四经典,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山西名医李翰卿不仅精于中医内科、妇科,而且在儿科、外科及老年病学方面亦研究颇深。张光煜秉承家学,博采众长,尤精于儿科,擅治时行病,辨证重视小儿生理特点,论治因病制方,中病即止。业医50余载,临证经验十分丰富。当代名医徐小圃、王伯岳、董廷瑶、赵心波、江育仁、刘弼臣等在中医界均独树一帜,是贾老学习的楷模。贾老博采众长,医耕不辍,结合自己的临床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第二部分: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概述1、中西结合,优势互补贾老师认为,西医长于微观认识疾病,在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上占优势:中医长于宏观认识疾病,只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纵横识病,才能明确诊断,提高疗效。2、重视组合,继承创新贾老临床习惯使用复方、组方,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认为,多方合用加减化裁后用于临床,可以增强其功用,扩大其主治范围,拓展方剂对临床表现的覆盖面,以适应各种复杂病症。
3、四诊合参,尤重望诊贾老在继承前人望诊经验的基础上,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总结出望咽喉辨寒热的经验,指导临床用药每收奇效。其中口咽部望诊包括口唇、牙齿、牙龈、颊粘膜、软腭、咽、扁桃体等内容。4、多法并举,擅用“和清”“和”、“清”二法,分别属中医八法之一。贾老指出:和解少阳谓之和;调理肝脾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寒热并用谓之和。同时“和”法还可用于亚健康调理及疾病恢复期调理。另外贾老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邪气袭人易化火助热,又因小儿多见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多见热证,因此临床亦擅用“清”法。5、脏腑辨证,各有侧重贾老临床治疗一般热性病多从肺论治;慢性病多责之脾肾;急性病多在肝、心。6、内科杂病,从脾论治脾乃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增强脾胃功能,可达到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贾老师认为,脾虚生百病,在辨证处方时尤重视脾胃,提出内科杂病从脾论治。第三部分:贾六金教授临床经验总结系统总结了贾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治疗特点,分别介绍了贾老师临床治疗滞颐、口疮、呕吐、厌食、积滞、脾疳、便秘、新生儿黄疸、泄泻、小儿遗尿、痹症、眩晕共十二个病证的临床经验及体会,并总结了
贾老临床应用平胃散、七味白术散的用方经验及特点。第四部分:香乌止痛汤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临床研究选取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中药香乌止痛汤组为试验组,养脏汤组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在中医证候疗效和主症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改善腹痛的程度、发作频率及腹痛持续时间等主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