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巨婴妈妈”!让孩子、老公、长辈都成为你育儿路上的同盟军

关于隔代育儿的种种矛盾,相信有很多新手妈妈都亲身体验过。朋友圈、育儿群里各种吐槽奶奶姥姥带娃的段子可以连成几部既有笑点又有槽点的大型国民真人秀。几乎所有的育儿文章中都在强调父母独立带娃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但现实中的平民妈妈几乎都会纠结在“放下工作不能养活你,拿起工作不能陪伴你”的两难境地中。娱乐真人秀中明星妈妈是“超人”的理想,看看就好,回到每天一地鸡毛的日常里,“科学合作+隔代育儿”才是每个妈妈最应该学习的技能。

没有科学养育的前提,独立带娃确实很容易出现一堆问题,就连明星林心如都说:“刚生完宝宝时,经常半夜一边哄宝宝睡觉,一边搜索‘育儿神器’。”很多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新手妈妈身心俱疲。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成为不用忍受育儿冲突,又能独立带好孩子的妈妈呢?今天,我想以我个人的经验,为各位大家来一份实操手册!

(图片源于网络)

不做“巨婴妈妈”:经济独立、生活自理是独立带娃的最根本基础

作家武志红曾说过:“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巨婴妈妈”在此基础上再次升级,依赖老人带娃的各种生活便利,却又不满意老人带娃的方式,以“高级保姆”的标准要求老人,形成传统派和科学派两大阵营,在如何“真的为孩子好”中冲突不休。但如果,妈妈能够成长为独立人格,形成系统的独立带娃模式,适当远离老人,完全可以有效遏制冲突。不贪图一时的便利,真正做到“我的孩子我做主!”

(图片源于网络)

但独立带娃就等于全职妈妈吗?那可不一定。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科学带娃,请专业月嫂护理,照顾生活起居。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初为人母时的知识盲区,而且还可以留出充裕的工作时间。

等孩子开始懂事,可以让孩子理解你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对工作的热爱。“不能24小时陪着你是因为妈妈必须工作”、“工作是妈妈热爱的事情,宝贝是会理解的”、“妈妈只有工作了才能给你更好的生活,今天想吃的牛排,明天想买的小裙子,都是在此基础上的”,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告诉孩子是必要的。孩子是天生爱父母的,理解后,他也会自我挖掘,如何在不打扰妈妈的情况下陪着妈妈一起工作,自己还能玩得开心,这是我从我女儿身上看到的。

如果因为工作特殊,一定要在孩子和工作之间做选择的话,准备独立带娃的父母请听好:作家毛铭基曾说过,“只要有心放在家庭上,工作的时间是可以安排的。”在决定生孩子的那一刻,肯定会有得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独立带娃,就请做好准备。父母至少有一方能陪孩子吃饭,上学放学,玩耍聚会。至少在孩子任何重要的时刻,没有缺席。“我要自己带娃”是以孩子更好的成长为前提的,做不到这些显得毫无意义。

(图片源于网络)

告诉孩子:意见不同的大人是你成长面对的现实,你是最终决定自己成长的主人

我倡导的独立带娃并不是要求父母们将孩子与老人完全隔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为了孩子好”断绝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来往,是大错特错。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我们不该替孩子拒绝来自老一辈人真挚的关爱。所谓育儿冲突只是两辈人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但这并不阻止孩子爱爷爷奶奶,孝敬姥姥姥爷,安排定时的看望会让孩子学会更好地理解亲情。

我知道大家担心的是:在必要的见面进行时,老人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但担心归担心,这种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选边站队,比如问孩子喜欢妈妈还是喜欢姥姥的问题,或者在背地里和孩子说老人的坏话,不然孩子轻则纠结痛苦,重则违背内心逐渐成为“两面派”。

(图片源于网络)

就我自己而言,我会在孩子能够表达清楚自己观点的时候叮嘱她:按时吃饭、少吃零食,不要奶奶给多少就吃多少。不然上吐下泻难受的是你自己;奶奶拿你跟别人家孩子比,你就告诉奶奶你不跟任何人比,你做自己就好;面对姥姥一个劲地把好吃的给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喜欢吃就可以说“不”……以前孩子会问我:“为什么奶奶姥姥都喜欢使劲喂我好吃的?”我会解释:“以前生活的年代没有吃的,所以老人们会觉得把最好吃的留给自己最喜欢的人,这是一种爱的表达。但现在生活条件好,有些东西多吃只会长肉。”和孩子讲清楚老人表达爱的方式,同时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当孩子有判断能力之后,让他知道什么对自己有益。适当的教育能够让孩子自控,不管是奶奶的疼爱还是妈妈的严肃,都能让他茁壮成长。

千万不要把老人和自己教育上的冲突升级成为不满,甚至拿孩子当枪使,在孩子面前说老人的坏话或不认可老人的做法,让孩子成为矛盾升级的导火线,孩子一句无意的话就可能让整个家庭都充满猜忌和厌恶。

(图片源于网络)

了解每一个矛盾的具体根源,形成“沟通>抱怨”的习惯

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我希望大家明白,老人带孩子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无法事必躬亲的父母,要想有效缓解隔代育儿中的冲突,就需要了解每一个矛盾的根源,与老人沟通并获得其理解。对孩子而言,妈妈和奶奶教养方式的差异并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对立矛盾,与其当着孩子的面做无谓的争吵,不如好好讲道理,毕竟老人也是从爱孩子出发,想要给孩子最好的。

在这方面我是怎么做到呢?举个例子,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和婆婆的分歧主要在喂养方式上。老人总是害怕孩子吃不饱,孩子哪一顿少吃一点,她们就会隔十分钟试图再喂一次。我主张定时定量喂养,这顿不吃就等下一顿到点再吃,跟老人就这个问题说过很多次,但效果都不大。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吃不饱是头等大事。我们这一代妈妈压根没有经历过饥饿,所以从来不会担心孩子挨饿。多次劝说无效,我没有发火,而是耐下心来把自己的分析讲给老人们听。听过之后,她们也觉得有道理,因为从孩子的健康考虑,他们开始理解我,并慢慢认可了我的科学喂养方式。

(图片源于网络)

虽然有时候老人还是会控制不住给孩子喂食,于是我会和孩子耐心的解释,有些事情必须由她自己做,不然她会天天因为自己被周围的朋友说是小胖妞而烦恼,孩子也会表示理解,渐渐学会拒绝奶奶的投食,且不会说出“妈妈不让我吃”的伤人话。

挑战长辈不如积极与“队友”达成统一战线

在隔代育儿发生冲突时,丈夫在其中起到的调和作用举足轻重。目前常见的育儿冲突都是妈妈声嘶力竭的解释,婆婆无动于衷的遵循自以为是的传统。其实,妈妈们最应该做的是将解释的主动权交由丈夫,让丈夫能够成为自己的队友,统一战线。如果妈妈们在争取丈夫支持的尝试中失败,就会将感情的争夺重点放在孩子身上。由于丈夫的缺席或对立,矛盾就会扩大到老人身上。

聪明女人是先尝试与老人沟通,沟通不成由丈夫出面,让他们真实了解到养育孩子权并非是一场家庭抢夺战。

(图片源于网络)

就我个人而言,与我老公应该是达成了很好的共识,老公在我与公婆的矛盾中充当了很好的“减震带”的作用。很多妈妈应该亲身经历过产后被老人疯狂投食的经历,“都是为了孩子好,多吃点奶水足!”、“多吃点鱼肉,补品,你不吃孩子得吃!”出现种种冲突的根源其实是因为我和婆婆这两代人由于生活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对饥饿的感受也完全不同,他们认为孩子吃不饱就是天大的事,而我则担心孩子吃过多或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屡次劝说公婆不成,我私下和老公沟通:“孩子是我亲生的,我不可能让她吃不饱,你需要让你爸妈明白,孩子也是我的肉,我不可能为了自己减肥而让我的孩子饿肚子。”自从拉了这名忠实队友上船,公婆再也没有就此事和我发生矛盾,他们也开始理解我作为一名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可比拟的。

(图片源于网络)

等孩子大一点,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因为和老人观念的冲突而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这样孩子会处在尴尬两难的境地。我的公公是中国传统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向来秉持“成绩好就得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我老公就是亲戚眼中的小神童,所以公公也会要求我的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每天必须认一个字。我对这样的教育是存疑的:孩子识字,还是要以孩子自己的好奇心和认字能力为主。如果孩子自身对识字很感兴趣,也不必刻意让她不认字;如果孩子对认字不感兴趣,也没有必要强迫她。但每次当婆婆把孩子拉到身边问孩子:“宝贝今天认识了几个字呀?”的时候,我没办法当着孩子的面直接反驳,但如果任由老人强制孩子学习,又会打乱我的教育节奏。

这时候,我找老公做了一次深度沟通,他完全理解自己小时候被教育成“小神童”的处境,也同意我在孩子教育上的独立自主。作为中间调和人,他私下里多次找老人沟通,解决了这一冲突,让我既不在孩子面前尴尬,又能和公婆在教孩子识字这件事上达成基本共识。在教育孩子识字这件事上,我的这位同盟战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源于网络)

作为孩子的亲人,父母和老人都是百分之百爱孩子的。作为有天然优势的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会与老人沟通,发挥天然的母性作用,独立带娃,将孩子的爸爸作为在这场冲突中最具作用的调和剂,为孩子创造最适合的成长环境,如此想来好像也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了。下一期,我们将和您具体聊一聊,如何才能发挥出母亲的天然优势,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多精彩回顾:

花钱是为了教育孩子,还是家长在花钱买心安?别再被安慰剂效应所欺骗了!

黄渤放弃《极限挑战》的综艺节目,究竟有何秘密?

今天他们开始忘记回家的路,有一天他们会忘记全世界

教育熊孩子要靠降龙十八掌?学会这几步,轻松变模范妈妈!

青少年“为一点小事自杀”事件频发,这代孩子怎么了?

老爸带娃,活着就好?几招让你C位出道,成为最炫酷的老爸!

已被打上坏爸爸标签?从这几点做起,成为孩子心中的理想老爸!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大多都是家长惹的祸!

抖腿也能够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快来看看其他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吧!

不知不觉中竟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几招教父母帮孩子培养想象力!

关于带娃这件事,看不上父母,又离不开父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