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札记(四):从《军师联盟》里的傩祭 说说三国的瘟疫与防治

引子:

三国时期,如果得了瘟疫,应该要怎么办?

在《军师联盟》第20集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军师联盟》剧照

这段情节看似装神闹鬼,却再现了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仪式——“傩祭”。

根据《周礼》记载,举办“傩祭”,就是为了“索室驱疫”。到了东汉时期,“傩祭”已经成为驱赶瘟疫、求保平安的盛大庆典,直到今天,这种具有浓厚巫术色彩的仪式,仍然在江西、贵州、广西等部分地区得以保留。

现代贵州傩祭

正如《军师联盟》演出的,“傩祭”并没有保住司马朗的性命,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要对抗瘟疫,拜神祈愿除了能换一份心安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在三国时期,当瘟疫到来时,人们是怎样应对的呢?

一、送不走的瘟神

提起三国,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绵延不绝的战乱,但实际上,与战乱相比,瘟疫的杀伤力也是毫不逊色。

根据史料统计,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到曹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不到六十年的时间内,仅在中原地区就先后发生了14次瘟疫,几乎到了“天天见”的程度。

在这14次瘟疫中,真正构成“全屏伤害”的“大疫”大约有3次:

第一次瘟疫大流行,是发生在建安元年到建安十年之间的“伤寒病”。根据东汉名医张仲景的记载,这场瘟疫不仅延续时间长,传染性也相当强。仅张仲景的宗族中,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之中——

第二次,也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一场瘟疫,则是发生在建安二十二年冬天的“大疫”。

这次“大疫”病因不明,但剧烈程度在这3次大瘟疫中可算的上是首屈一指——在《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中,由于病死者众多,造成了劳动力极度短缺,一时间,甚至连耕种田地这样的“基本操作”都无法保证了。

这场瘟疫的亲历者曹植,在他的《说疫气》一文中,是这样描述这场瘟疫的:

尤为可怕的是,这场瘟疫不仅在贫苦百姓当中流行,就连生活条件相对优渥的士人和官员也难逃厄运。

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建安七子”,除了孔融、阮瑀二人早逝外,其余五人都死于这场瘟疫,可说是“一扫而空”。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司马朗,也正是在救治生病士兵时被传染,死在了南征东吴的旅途上。

影视剧中司马朗形象

最后一次“大疫”,发生在魏明帝青龙二年到青龙三年(公元234至235年)。虽然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述此次瘟疫的剧烈程度,但这场瘟疫从青龙二年四月开始,到青龙三年的春天才渐渐消失,从持续时间来看,这场瘟疫的造成的损失应当也是相当惊人的。

这3次“大疫”与夹杂在其中的或短期、或局部的瘟疫一起,在华夏大地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瘟疫公司”。三国时期发生的人口数量大减退,除去战乱因素之外,这些“送不走的瘟神”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二、谁放出了魔鬼?

在希腊神话中,充满好奇心的潘多拉打开了众神赐予的魔盒,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祸和瘟疫。那么在三国时期,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瘟疫绵延不断的呢?

追究起三国时期瘟疫不断的原因,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天灾人祸”。

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细说起来,却是相当复杂的:

先说“天灾”——

作为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从古到今,“风调雨顺”就是百姓们最大的祈愿。然而,这一希望在三国时期,基本就没有实现过。当代历史学家邓拓在其所著的《中国救荒史》中曾经粗略统计,从三国到魏晋的近两百年时期里,仅在黄河、长江流域之间,水旱、地震、霜冻、蝗虫等灾害总数达到了惊人的304次: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百姓的生活,基本上处于“地狱模式”里,要想平安终老,祖坟冒青烟恐怕不成,简直要着火才行。

三国时期之所以天灾频发,根本原因在于气候的大变化。科学家曾经对过去2000年来的气象变化加以考据,结果发现,大约从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北朝末期,我国进入了一个几乎长达300年的大降温时期,也就是气象史上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冷期”。

在这段时期,气候变化到底有多剧烈呢?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西汉时期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其中提到,在当时的关中地区,还有“渭川千亩竹”的景象,可见在这一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有大量的亚热带植物存在。

竹子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

到了建安十五年,曹操于邺城建造铜雀台时,曾经在附近种植了大量柑橘,但却只开花不结果,搞得曹操十分扫兴(《瑞桔赋.序》)。

在此之后的曹魏黄初六年冬天(公元225年),曹丕南下检阅军队,却遭遇奇寒,淮河结冰,不得不返回,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淮河结冰的记载。而到了魏晋禅代时期,气温下降愈发明显,在《晋书.五行志》中,出现了大量关于春夏时节出现霜冻的“异象”:

气候的剧烈变化,打破了自然环境原有的平衡,在引起众多灾害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人体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这一时期瘟疫横行,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说说“人祸”——

说到人祸,首当其中的就是战乱。然而,当我们翻阅三国历史时,却能够发现,战事所引起的瘟疫,大多发生在两军对峙的“围城战”期间。特别是守城一方,由于补给困难、战死尸体难以处理等原因,往往造成瘟疫流行。

三国时期的战事

但这种瘟疫,基本上限于一城一地之内。当战事结束,瘟疫基本上也就消散了,影响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总体上都较为有限。

实际上,三国时期最大的“人祸”,就存在于当时百姓的生活环境与社会风俗之中——

有的人可能认为,三国时期既没有重型工业,也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比现在要干净的多,怎么还会引起瘟疫呢?

但是,所谓生活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的水土空气,还包括百姓们的居住环境,而在三国时期的广大乡村,百姓们的居住条件大概是这样的:

汉代陶制房屋模型

从这些出土的陶制房屋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姓所住的房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蓄养猪、羊、牛、鸡等家畜家禽的畜栏和住房距离极为接近,有时人畜甚至混居一室,可说是亲如一家、不分你我。

在这种居住条件下,许多携带病毒的蚊虱、蠕虫可以极为便利地从家畜传播到人身上。与此同时,当时的人们或是受条件限制、或是出于品味奇特的“名士风度”,大多做不到按时洗浴,身上的各类寄生虫自然“大行其道”,便免不了要向阿Q一样,翻来覆去捉虱子,“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扪虱而谈”的王猛

除了不讲个人卫生,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寒食节”的风俗也极为流行:每到冬天,都要禁绝烟火,连吃一个月的生冷食物。

这种吃法,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或许还能抗一抗,但老人和孩子的肠胃肯定是受不了,免不了要发生疫病。为了避免瘟疫,曹操曾经发布过《明罚令》,严厉禁止寒食行为:

一种风俗,居然闹到统治者专门下令禁止,可见这种风俗的负面影响之大。

此外,东汉以经学治国,儒家礼仪之道盛行,特别是在丧葬过程中,各种仪制礼节众多,实行起来着实费时:

如此繁多的礼节,纵然体现了东汉以“孝”为先的观念,然而,在瘟疫期间,这种繁琐的礼节反而使得病死者的尸体成为传染源,从而加剧了瘟疫的蔓延。

三、与瘟疫的战争

虽然按照前文所述,三国时期瘟疫横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必然的,然而,当时的人们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之下,并未放任自流,而是与瘟疫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战争。

俗话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要对付瘟疫,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两汉时期,众多名医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许多预防瘟疫的理论和方式:

而到了三国时期,经过众多瘟疫的考验,人们更加重视对于瘟疫的预防——曹魏黄初四年,魏国三路大军南下进攻东吴,就在即将取胜前,吴军内部却突发瘟疫,出现了大量的病患与死者。

按理说,这种时候,正应该“趁他病,要他命”,但曹丕却考虑到疫病可能大范围传染,不惜放弃有利形势,迅速从战场上撤退了下来。可见,在这一时期,隔断、远离传染源头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认识。

影视剧中的曹丕

而当瘟疫开始流行时,当时的朝廷也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应对体系,主要方式有:隔离病患在疫区派发医药、向幸存者发粮赈灾、减免赋税等等。

从西汉时期起,人们就开始通过“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的方式来对瘟疫患者进行隔离,到了东汉时期,在军队中更是出现了专门安置、治疗瘟疫患者的“庵庐”,可说是现代传染病专科医院的雏形。

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当时的隔离手段只适用于瘟疫初发或是小范围流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大疫”,这种手段便起不到具体效果了。

如果以效果论,向疫区派出医官、发放药品,应当是治疗瘟疫的根本手段,然而,由于三国时期的割据形势,药材产地不一,获取不易,因此派发医药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各国都城附近和高级官员之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所能得到的救助,还是以提供粮食和减免赋税徭役等为主。

特别要说明的是,朝廷在派发赈灾粮食时,并不是发下去就了事,而是要“看人下菜碟”的: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在建安二十二年“大疫”的赈济过程中,只有七十以上的寡居老妇、十二岁以下的孤儿和无人照料的残疾人,才会供应免费的口粮。

而对于十二岁以下,有家人但却吃不上饭的贫穷儿童,就没有这等好事了,只是“随口给贷”而已——粮食只是给你们应急,待到瘟疫过去,都得还回来!

可见,当时官方的赈济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幸存百姓的基本生计,但受生产力限制,程度相当有限,特别是在对于病患的治疗方面,基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很难起到正面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时期罹患瘟疫的病人,除了自求多福之外,就只能依靠于民间的力量了。

既然是民间力量,首先要说到的肯定是医生——所谓“久病成医”,正因为这一时期瘟疫横行,在大量的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医术精湛的杏林圣手。

这一时期的名医代表,自然是被称作“汉末三大名医”的华佗、张仲景和董奉,这三位名医悬壶济世,不仅名重一时,而且给后世也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

影视剧中的华佗

在这三位名医之外,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医者,也在用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历史上著名的“刮骨疗毒”故事,为关羽执刀的便是一位不知名的军医,可见此时的医生水平已经普遍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然而,对于绵延不绝的瘟疫来说,医生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广大得不到救治的病人只能寻求神力庇佑,而原本在民间活动的诸多“方士”,也借此机会传播信仰、开宗立派——作为道教雏形的“太平道”、“天师道”以及江南原始道教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壮大。

这些道教团体在发展之初,都是靠着散发“符水咒说以疗病”来吸引信徒的:

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加,这三股势力也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太平道”挑动天下大乱;“天师道”割据一方;而江南道士们则利用孙权晚年虔信方术的机会,成为了“职业道士”,得到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之前提到的名医董奉,其身份就是一位道士。

三国时期的连番瘟疫,却催动了道教的大发展,这恐怕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吧。

四、结语

汉末三国时期的瘟疫大爆发,纵然使得生灵涂炭,但也为后世医生防治瘟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而对于看了衔笔这篇文章的普通读者朋友来说,大可以吸取古人教训,勤洗手、少出门、更不要相信虚妄的谣言,毕竟,宅在家里就能为国家做贡献,这种机会可是相当罕见的。

参考文献——

《周礼》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曹植集》

《瑞桔赋》

《艺文类聚》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中国救荒史》

《中国丧葬礼俗》

《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0)

相关推荐

  • 你知道三国时期瘟疫有多频繁吗?

    汉末是个战乱年代,也是个瘟疫频发的年代.关于瘟疫资料早就统计过了,借着家中断网之机,略谈一二. 汉末瘟疫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可以看到汉末虽然不是历史上最 ...

  • 三国最恐怖的一年,这么多名人名将,竟然在公元220年左右去世

    三国是后人最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了,由于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三国时期变得非常熟悉.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对三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大乱世,只有三国时期被后人熟悉,包括三国之前的春 ...

  • 对于三国时期的坞壁,你有多少了解?

    芳蹊几曲重行行,坞里曾阴坞外晴.关于魏晋时期的刑罚暂告一段落,这部分其实还有不少内容值得提及,挖坑待填.本篇来聊聊汉末三国时常出现的"坞". 写在前面,最近一直恍恍惚惚的,想起来啥 ...

  • 杏林春暖,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

    东汉末年说三国,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今天我们要说得是三国时期医学界顶级大佬.建安三神医之一的杏林董奉. 董奉是三国建安时期的名医之一,与同一时期的张仲景.华佗齐名. 他虽然不像张 ...

  • 三国权谋1:黄巾军崛起的秘密——借势

    讲三国,就不得不讲黄巾起义.正是黄巾起义,成为东汉末年各种矛盾的一个导火索,导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各路英雄豪杰开始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黄巾起义是以张角三兄弟为首,裹黄巾而起义,振臂一呼,全国竟有四五 ...

  • 魏晋南北朝,荒唐又美好

    个体的魏晋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原因在于融合了古代中国生命审美意识形态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身.孝.情,分别对应着魏晋南北朝人在历史大震荡中,对自我.他者.世界及其关系的求索和认知,也有对真知.真相.真情的渴 ...

  • 三国历史人物——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荆州牧.右都护.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 ...

  • 军师司马懿:熬走了曹家三代,何以成为三国最终赢家?

    引言   汉末时期,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为了争夺天下打的你死我活,然而最后统一三国,却都不是三人,而是曹操的一个部下司马家父子,成为了最终赢家. <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使得观众对这样一 ...

  • 汉末三国时期高凉贼的一些作为

    路傍秾艳一枝新,送尽东风去马尘.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天下动荡不已,各郡县均有不同程度的乱象,其持续时间或长或短,在此期间涌现了不少豪杰.本篇就来聊聊汉末高凉贼. 汉末时期高凉县 ...

  • 汉末三国时期一共发生过多少次蝗灾?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护呀.无论何时食物问题都是人们需要考虑的,本篇就来看看汉末三国时期发生的蝗灾,共计10次. 初平元年(190年),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