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金成阅读第1077天
第一次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可谓“神交”已久。由于各种蹉跎,到如今才一窥真面目。此书的争议也是颇大,我想,就是如此,才越有思考的空间。与此类似,《上帝不会掷骰子》、《千面英雄》、《九型人格》,都可对人心、人性进行一些不一样的探究。
看了前六篇,有种逐渐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很多东西在初看是特别荒谬的,但是马上想到,我们现在认为的正确与否又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赋予的?与其说赋予,不如说强加,引导给你的。
我不否认这个世界现在普适价值观大部分没问题,但是有些其实跟法律、道德也是存在紧密联系。就像昨天听老王讲课,讲到了人性,人为什么按照某个好的品德去做事?要么是因为他知道不这么做会带来很大的坏,要么就是能够给他带来好。如果不清晰的,多对照下我们所了解的各类价值观。
我对这六篇故事内容梳理了一下,把一些会激发我思想延伸的点稍微谈一下,应该不至于被送进二医院:
一、我们的世界观到底是怎样的?
前言部分,作者提到这是与许多精神病人的对话。我们的印象中,精神病人是怎样?当我开始回忆的时候,发现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真的要形容,那就是“不正常人类”。
什么是不正常人类?抑郁症,狂躁症,臆想症,精神失常?如果我们带入到现实生活,貌似也有这样的人。如果再进行一步区分,也许就是程度不一样了。
如果真的对所谓的精神病人进行一个划分,我想,最大的应该是两类人的世界观差异太大。大到他们的世界观已经不允许在这样的人群中继续生存了。可是我们再回顾一下,“我们”的世界观是一样的吗?
应该说也有点不一样,最大区别就是你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可以遇到。有时候感觉无法交流,你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他在浙江卫视智勇大冲关。放到同事之间,家人之间,上下级之间,也会有让我们时常无奈,甚至想崩溃的世界观差异。
那么我们这类和他们这类的区别在哪里?如果就个人现在的想法来看,我们大部分人的世界观还有差异,但是就像是大家都是在这栋楼,只是每个人在的楼层不一样。有时候,有的人跑出去了,跑到另外一栋楼上面,这时候自然而然地觉得:他们,和我们不一样!
也许,有一天他们从那栋楼出来,想回到这栋楼看看,但是被这栋楼的人给驱逐,甚至关起来的;而有的人也许尝试过去那栋楼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的景象。我不知道那栋楼的景象怎么样,但是我知道,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碰撞,也许会有无法说清楚的后果,但是,那一定很有意思!
二、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空间?
小时候听过《千字文》,可惜只记得前面两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其中宇的解释是空间,宙的解释为时间。我不知道“时间”这个词到底是好久出现的,我自己也一直在进行这类培训,但是突然静下心想到一个问题,真的存在时间吗?
从N多年开始,祖先他们就涉及到时间的说法,比如孔子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所说的一天,最早就是太阳两次升起来之间的区域,如果某次碰到阴天,那就呵呵了。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根本不存在时间这个东西,而是完全人为创造出来的?后来一想,发现时间这个词汇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那么它所代表的东西到底是否存在,不确定。毕竟,时间存在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是把它作为可以衡量各类行动的一把尺子而已,就像人民币,如果它不具备交换物品的作用,谁又会多看一眼?
当我思考到这里的时候,再对照周边的一切,发现有没有可能是这样:时间并不存在,万物的消亡,其实不过是一个从它诞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分类也好,哪怕一个星球,一块石头,从他们诞生开始,就已经有一个无形的沙漏在倒计时了,这个无形的沙漏,也许就是时间。
当然,那种说法也许不是很准确。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还是可以讨论的,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慢慢变老,而是你那个漏斗已经到达了某个位置。由于世界本来就是复杂的,这个漏斗的速度有很大差异,至少一个星球的漏斗流速就比人的慢很多;再由于其他的内外部因素,你可以加快它,但是要放慢,很难很难,至少,你以为的慢,实际上并不是。
三、过去,就是未来的一面镜子
由于职业原因,我接触过很多孩子。这些孩子体现的不同性格,其实相当于这个社会的不同类型人,只是相对而言,这个群体单纯一点。接触的孩子中,有时候会碰到心理方面需要调整的孩子,而这类孩子之所以存在这种心理问题,和他的经历绝对是紧密相关的。
最常见的是什么?内向。内向这个词听起来没有什么,但是我把它延伸两个词,就极度可怕了:抑郁、自闭。没错,碰到内向的孩子,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碰到了它的“进化”版本,而这种一旦出现,就不仅仅是解决孩子个人问题了。
有一位初三的男生,性格极度安静,整个课程中老师寻找各种话题,他都很少说话。他的任课老师是一个人非常有耐心的女老师,也没有因此丧气,还在继续努力,但是这个孩子稍微变化的就是眼睛看着老师,然后点下头。没办法,这个女老师问我怎么处理。
我听到之后,也有点奇怪,这个女老师的各种方式至少是没有大问题的,那这时候只有一个原因,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没有弄清楚。我约了那位男同学的妈妈过来进行沟通,发现孩子在家里和学校也是如此,在学校基本上没有朋友。
这时候我想到,这里面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碰到有问题的孩子,我都会和家长沟通孩子小时候的事情,不要觉得不起眼,恰恰是这些好像已经忘记的事情,会对整个人终身影响。
孩子的妈妈略微想了下,就慢慢说到孩子小时候的事情:由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外出打工,所以把孩子留给婆婆带(老家只有婆婆一个人)。由于婆婆年纪比较大了,有时候出去干农活,带上孩子不方便,就把孩子放在家里。
等会,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打断了下家长,询问她那时候孩子多大。家长告诉我,一岁多的时候就放在婆婆家,除了平时过年回来外,她和孩子爸爸差不多是到孩子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回来。
我又问,那婆婆怎么放在家里的,家里的环境怎么样?孩子妈妈告诉我,那是老家的瓦房,有点暗,每次婆婆出门,就会把孩子锁在家里,防止孩子跑出去……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开始后背发凉,这样的环境持续了了应该有三四年(读小学之后就没有锁着了)。一个两岁的孩子,被放在一个漆黑的瓦房里面,也没有人陪他玩,我在想,让我放一天能不能待得住(如果没有手机的话)?
想了下,我还是把我的猜测告诉了孩子妈妈,家长听完之后有点愣了。我很理解,有时候一些形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恰恰就是那些家长不注意的“小事情”。比如一位妈妈曾经向我抱怨,儿子小时候很乖的,但是不知道从好久开始不再和她说话了,学校里面发生什么也不说。
后来我和那个孩子聊了许久,慢慢地打开心扉,他告诉我一件事情:四年级的时候,他有次和别人打架,回去之后跟他妈妈说,结果他妈妈当面就是一巴掌过去。后来被老师叫到学校,了解清楚之后发现,是另外几个孩子先惹事的,但是他妈妈也只是把他带回去没有说什么。从此以后,他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回家绝对不会说……
很多家长的心态是:孩子这么小,懂什么?这种家长与孩子以后发生任何冲突,都是该啊!大部分家长经常抱怨孩子进入青春期多么叛逆,多么不听话,甚至还和她对打,好像孩子进入青春期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根本不存在狗屁的叛逆青春期!不过是有些人拿出来的一个借口罢了!除了生理成长方面真的发生了一些变化,性格出现的剧烈波动,绝大多数都是因果关系。什么意思?我和这类家长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你有没有因为小事揍过孩子?他是不是不太敢还手?你是不是命令过他必须做什么事情?是不是对他的意见基本一飘而过……
这类回答一般的回答——Yes。说NO的家长,回家再反省下,告诉我答案。我始终相信世上是存在因果循环(说因果报应只是其中一环)循环的。小时候你揍孩子,他打不过你,但是心里记得;现在他发现自己有力量了,他就会尝试反抗,而且发现也能够反抗,那他就会去做,一雪前耻。
你命令他去做什么,不管他的意见,也就造成现在你好像说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习惯性地顶嘴。任何遇到这类情况的家长,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吐槽孩子,而是应该拿出镜子,看看过往的你是怎样的。如果仅仅是以父母这个身份觉得之前做的一切都是必然,但是不管愿意与否,你们也得学会承受这个必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