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非本意,沉底有后事

阅读第1192天
有人惹你,不能回击,那就告诉他:你做的对,好好继续这样做!
——题记
记得滴滴打车刚入驻南充的时候,小朋友很高兴得向我安利这个软件,因为太棒了!平时十块钱的车费,居然只付了五毛钱!
我说,也许,现在它还是一个不错的软件吧。
外卖平台大战的时候,真的还是让消费者很安逸。安逸到不敢相信!平时去店里都有二十多块钱的菜,居然只要一块钱!
是啊!这些软件都太善良了。善良到现在我都不太敢点外卖;至于打车,也许都是看情况吧。
01
《道德经》中有句话:欲取之,先予之。看起来很深奥,实际上和舍得是一个意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原来我也不明白,这样的亏本运营是怎么维持的?难道他们的钱就是大风刮来的吗?后来我知道了,真的是从风口刮来的。
至于开始的优惠大甩卖,其实就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这个词还是看经管类书籍学到的高级词汇。
想到单车大战的时候,也是恐怖。可能骑上一个月的单车都不用掏一分钱。每天,只有这些机器背后无数的money在燃烧。反正,我们看不到。
等到硝烟殆尽的时候,某些人从惨烈的战场中爬起身,攻进城堡。这时候,也许就是他们任意妄为的时候。
想到之前单车正价一个小时也不过一块钱,现在二十分钟两块钱我也得忍着。
没办法,谁叫打车更贵。能够骑的车也就那两三辆,居然还很心有灵犀的定了相同价格。不习惯也没关系,多骑几次,也就习惯了。
一般来说,新店开张是可以去凑下热闹的。毕竟,只要味道不是太差,有着那样的优惠,总能吸引到人气。
至于能不能留下人,也许还是看你的本事。商家想玩着“欲取之,先予之”的把戏,而消费者也在试着占把便宜就走人。也就是看谁熬得过谁。
02
商家的这个套路,其实在所谓的领导艺术中也会经常有。只不过,领导们玩起来会有不同的操作:
1.就是狠狠地惯着你,最后一起收拾喽。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康熙时期的鳌拜。本来嘛,作为四大辅政大臣,掌握着天大权力,也是正常。
只不过,这哥们一看,皇帝太小,队伍太挫,只好自己勉为其难来担当重任。搞死了苏克萨哈,踢晕了遏必隆和索尼。这时,四大辅臣的权利基本控于一人之手。
我不知道那时候的康熙到底有多妖孽,居然就想着弄鳌拜。不过,前期还是非常自由地放养,放养到鳌拜自己都忘记自己是谁,就被收拾了。
收拾之后的结局非常凄惨,凄惨到不忍直视。只是,这一点总有些值得我们可以去看的人性问题。越看,越有意思。
我曾说,从古到今的权臣很难有几个好下场的。原因是什么?让皇帝不安。至于为什么不安,不重要。你有没有谋反的心,也不重要!
关键是老大想弄你。可是,有时候你只是跋扈了一点,这时候搞你好像不太好啊,怎么办?那就惯着你,狠狠地惯着你。
人性是很奇怪的。本来嘛,你想着能够贪个一万两足够了,等到被皇帝惯着,你捞了一百万两可能都不够了。
原来,你偶尔收下贿赂就胆战心惊。现在呢?你可以直接在大门口设立收费处:要见面,一万两起步;要求官,明码标价。
等到你完全飘飘欲仙的时候,突然就被拉下来了。这时候处理你就是天公地道。是杀是剐,又有谁能够说皇帝的半个不好呢?
03
当然咯,这个过程会损伤一些人的利益,但是没关系,上位者看的本来就不是眼前的得失。没错,是你的得失,不是他的得失。
鳌拜专权之时,残杀的无辜怎么办?贪污的众多财宝怎么办?主政时做的豆腐渣工程怎么办?没关系,打倒他之后就一切太平了。你呢,天大的冤屈也要学会安静。
2.就是先抑后扬。这种先抑后扬一般来说是语文作文里面经常用的表达手法,你想要的达到后面的目的,但是前面故意反着说。
像现在的各类新闻标题就很鬼,经常出这样那样让你“震惊”或者直接要发飙的题目。结果,你点进去之后,才发现人家是笔锋一转,是要说完全不同的内容。
看到一个故事,写领导者用这招就很棒:某国国君想让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去镇守北疆,可是这时候大将军已经贪图安逸的生活。直接命令他去,肯定不好使。
于是,国君召见大将军,拿出了一摞奏折给他看。大将军看完之后大惊失色,连连告罪。这时候国君诚恳地说:要不你出去避一避吧,这些事我替你挡着。
第二天上朝,大将军请命镇守北疆,并把家眷留在京城。满朝百官纷纷称赞大将军忠心为国。之后二十多年,大将军牢牢镇守北疆,不曾离开一步。到死,都觉得皇帝仁义。
这个故事看完之后,当时我觉得这一招真的妙,妙不可言。奏折里面会是什么?肯定不是好事;再猜猜,会是谁上的?或者说,是谁主使上的奏折呢?
04
那个故事在看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想到了秦汉时期的几位大哥:王翦和萧何。这两位都是有大功于江山。最后,类似于用自污的方式获得了善终。
前面那个故事中,如果皇帝让人直接把这些奏折捅出去会怎么样?最多就是大将军被苛责一顿或者下狱。如果大将军不服气的话,说不定还会引起国家动荡。
这时候,把这些所谓的“证据”摆在他面前,表示哥替你打掩护,你感不感动?大将军明不明白呢?不重要。很多事情不就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吗?
《铁齿铜牙纪晓岚》是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开始看是因为有趣,看和珅和纪宝宝的斗智斗勇。长大后看,可以当成一部教育片。
和珅总是金句频出,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就是皇帝用人,会用清官,也会用贪官。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皇帝不是应该都用清官吗?
不是,你是贪官,能够把事情做好,同时你的把柄握在我手里,我要弄你就很简单。清官呢,可以作为“十佳学生”专门表彰,激励年轻人嘛。
如果一个官,真的什么毛病都没有。不贪财,不好色,不专权,你开不开心?肯定开心。如果你的手下都是这种官呢?估计你就想哭了。
我不知道那些所谓的领导艺术是什么,但是我粗略知道一个词:平衡。如果手下的人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的清官模样,你的制衡之术去找谁用?
【结语】
所谓曲直,也是一个慢慢理解的过程。直要有,曲更应有,因为我们无法明辨周围的人是否都是这么“直”
不管是先惯着还是先抑后扬,都是为了最终的结果。这个过程,过程或有悲伤,也许能够到达你要的终点。这时,又如何选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