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情感?情感强度三大定律、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

人为什么会有情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深奥的理论问题,广泛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学术领域。然而,对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从而严重堵塞着理论界的研究思路与思想边界,也严重制约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速度。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被情所困,为情感所伤,甚至为情所杀,因而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情感本质是什么?人类的情感究竟是从何而来,又会走向何方?情感对于人类的生存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情感是如何运行的?显然,能否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界的争论

目前,关于人为什么会有情感的问题,回答起来五花八门,大都是答非所问,牵强附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1、人性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情感,这是由人性来决定的,是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人必然会有情感,没有情感就不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实际上就是用新的“定义”或概念来回答初始问题,或者通过转换概念“人性”来回避对于初始问题“情感”的解答,显然没有任何理论意义。

2、功能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情感,是因为情感对于人具有如下功能:一是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二是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情绪、情感对内驱力起着放大和增强作用;三是信号功能,人类通过情感来实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四是组织功能,情绪与情感对人类的活动进行积极组织和有效协调。这种观点只解决了情感对于人类的意义,而没有揭示情感的本质,也没有弄清情感的来龙去脉,而且它对于情感功能的阐述也不够准确,因此这种观点没有准确回答人为什么会有情感的问题。

3、基因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情感,是由人类的基因来决定的。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指出:人类是基因的载体,而基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那么更为直接的目的就是能够生存和繁衍。于是基因就给人的大脑做一个设定,只要人做的事情,对基因有利的,人就会感觉到舒服和快乐;只要对基因有害的,人就会让你感觉到痛苦和难受。这种对于周围环境好坏的判断,以及人做的事情,基因给人一种感觉,这就是人类所具有的感情。事实上,人类是基因的载体,人类基因的生存和繁衍实际上就是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对于人类基因的“有利”或“有害”实际上就是对于人类的“有利”或“有害”。不难理解,就是“有利”实际上就是“正价值”,“有害”实际上就是“负价值”。基因说把“情感”定义为“对于人类基因有利或有害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把“情感”定义为“对于正价值或负价值的主观反映”,这已经逐渐接近到了情感的本质。

二、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

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为价值生产与价值消费两个方面,人类所有形式的自然关系或社会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价值运动是人类一切运动的核心内容。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可分为两大类:过渡性价值与使用价值。其中,过渡性价值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食物类价值、生理性价值、个体性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与个体性消费价值两个方面)、社会性价值(包括社会性生产价值与社会性消费价值两个方面)。

人类机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一方面它需要通过各种消费过程不断地投入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生产过程不断地产出价值。人类的生命过程就是各种过渡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循环转化过程。

人类生命系统的价值循环转化运行图,如下所示:

三、情感的本质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情感的本质: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决定着人类的基本命运,必然会被人的主观意识所反映,这种主观意识就是情感。

四、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价值与情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2、情感对价值具有反作用。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⑴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⑵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

  3、情感具有相对独立性。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异步性、量度上的差异性、方式上的局限性、机制上的异化性。

五、情感的五大功能

  情感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的功能。

  1、价值识别功能(即情感识别功能)。帮助人如何来识别价值的大小,具体而言就是识别事物的价值率大小:价值率越大的事物,就越能引起人的正向情感;价值率越小的事物,就越能引起人的负向情感。

2、价值表达功能(即情感表达功能)。帮助人如何来表达价值的大小。人与人之间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工与合作,一方面必须及时准确地识别他人的价值状态,另一方面必须及时准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状态,包括个人的价值需要、价值观、健康、能力、素质、地位、职业、学识等,这就需要借助语言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仪表服饰等具体的价值表达方式。

  3、价值计算功能(即情感计算功能)。帮助人如何来计算价值。各种客观事物的价值状态通过情感来识别以后,再通过情感的相应运算方式来计算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通过意志来计算自己的相应行为所产生的价值,并选择出最佳的行为方案。

  4、价值消费功能(即情感享受功能)。帮助人如何来消费价值。一般来说,具有正向价值的事物能够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从而可以加强人对于该事物的消费规模或消费速度;具有负向价值的事物能够使人产生痛苦的情感,从而可以削弱人对于该事物的消费规模或消费速度。

  5、价值创造功能(即情感求新功能)。帮助人如何来创造价值。一般来说,具有较大价值率的事物能够使人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来发展该事物的生产规模;事物的价值率越小,人对于创造该事物的积极性就越低。

六、情感取决于价值

情感取决于价值可表现在六个方面:

1.情感起源取决于价值起源

价值的起源经历了从无序化无机能量、无序化有机能量、无序化高分子能量、准有序化多分子体系能量(即准价值)、生物化学能(即原始价值)五个阶段。情感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有机高分子聚合反应、有机多分子体系链式反应、原核生命的趋性反应(即原核趋性)。

2.情感进化取决于价值进化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人类的价值、人类的情感都不是一夜之间突然产生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进化过程。生物进化、价值进化与情感进化三者之间有着严密的对应关系:生物的进化过程经历了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感觉类生物、认知类生物、评价类生物、意志类生物六个阶段;价值的进化过程经历了无机能价值、有机能价值、要素性价值、生理性价值、个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六个阶段;情感的进化过程经历了无机能趋性、有机能趋性、感性情感、知性情感、弹性情感、理性情感六个阶段。

生物进化、价值进化与情感进化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3.情感分类取决于价值分类

情感分类与价值分类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根据价值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根据价值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根据价值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根据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假情感、善恶情感和美丑情感;根据价值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社会情感;根据价值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

4.情感特征取决于价值特征

情感的动力特性是指情感在其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变化特性,主要包括强度性、稳定性、偏好性、细致性、层次性、效能性、周期性和时序性八个方面,其中,情感的强度性和稳定性是情感最重要的两个动力特性。数理情感学认为,人的情感强度主要由价值强度来决定,并且服从“情感强度第一定律”,价值强度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情感的稳定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关系的稳定性,情感的波动度取决于价值的波动度;情感的偏好性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对于某些事物的价值强度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情感的细致性取决于人对于价值关系细微变化的敏感性;情感的层次性主要取决于价值的层次性,人的价值可分为社会性价值、个体性价值、生理性价值、代谢性价值四个层次,那么,人的情感也可分为社会性情感、个体性情感、生理性情感、代谢性情感四个层次;情感的效能性主要取决于人对于价值关系进行行为转化的效能性,用行为反应系数来衡量;情感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价值关系的周期性变化;情感属性的发展时序主要取决于价值特性的发展时序。

5.情感变化取决于价值变化

根据数理情感学对于情感的数学定义,情感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值。虽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情感强度,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的产生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情感强度与价值强度(即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关系同样应该遵循生物学的“费希纳定律”。由此可推导出“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

6.情感规律取决于价值规律

人类有许多的情感规律,而在所有情感规律的后面,都隐藏着特定的价值运动规律。可以说,所有的情感规律都是价值运动规律的主观表现形式,并且都可以通过相应的价值规律推导出来。例如,物以稀贵规律、喜新厌旧规律、难贵易贱规律、逆反强化规律等,可由“边际效用规律”推导出来。又如,爱屋及乌规律、以己度人规律、对号入座规律等,可由“价值关联性传递规律”推导出来。再如,强度性与效能性互反规律、逆反强化规律等,可由“利益为本规律”推导出来。

七、情感在人类意识中的作用

人类对应于四种客观事物,分别采取四种主观意识,从而解决四种基本问题。

1、四种客观事物

存在关系:物质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

事实关系:事物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即物质与主体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方式)。

价值关系:价值与主体生存与发展之间的联系方式。

行为关系:主体对于事物的反作用方式。

2、四种主观意识

感觉的本质:人脑对于存在关系所产生的主观反映。

认知的本质:人脑对于事实关系所产生的主观反映。

评价的本质:人脑对于价值关系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它分为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两种类型。其中,绝对性评价(即价值观):是指人类主体对于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直接评价的方式;相对性评价(即情感):是指人类主体以自身的价值特性为参照系统,对于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间接评价的方式。

意志的本质:人脑对于自身行为关系所产生的主观反映。

3、四种基本问题

有什么的问题:通过感觉来解决存在关系的问题

是什么的问题:通过认知来解决事实关系的问题。

有何用的问题:通过价值观或情感来解决价值关系的问题。

怎么办的问题:通过意志来解决行为关系的问题。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觉各种事物的存在关系,第二是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第三是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第四是掌握每种自身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感觉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评价(价值观与情感)活动来完成,第四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感觉到认知,再从认知到情感,最后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

人类心理过程(或意识过程)逻辑关系如下图:

参考资料:

1、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2、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

————————————————————————

情感强度三大定律

“统一价值论”在物理学基础之上实现了对于价值的统一计算,从而为创立“数理情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的数学定义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值。“情感强度三大定律”是数理情感学的基础定律,它反映了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三种价值特征参量(价值率参量、边际参量、时间参量)的函数关系。

一、情感强度第一定律

“价值率高差”是指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之差值,情感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值。虽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情感强度,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为了探索这种特殊的函数关系,首先了解一般意义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及强度定律。

(一)一般刺激感受的强度定律

外界某种物理刺激或化学刺激可以引起人的相应感受器官的反映,而每一种感受器官只对一种或两种形式的能量特别敏感,如眼睛对于光能,耳朵对于声能,皮肤对于热能和机械能,舌头对于化学能等。心理学指出,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服从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刺激强度的增加量与刺激强度之比值为一常数,即:

这个定律最初是从人的眼睛对光波的感受性研究中得出来的,以后又发现人的其它器官的刺激感受性也遵循这个定律,最后发现整个生物界的刺激感受性都遵循这个定律,因此韦伯定律实际上是一条基本的生物规律。如果把这个定律进行数学变换,可得:

费希纳定律: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即:

其中,m为常数,μ为感觉强度,I为刺激强度。

选取一定的刺激强度单位,就可以使费希纳定律变换为:

如下图所示:

(二)一般刺激感受强度定律的生物学意义

由上式可以看出,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当I→0时,μm×I,即当刺激强度很小时(刺激强度靠近中心区域时),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近似地成正比。这样,生物可以在最重要的刺激强度中心区域较为敏感地、准确地感知外界刺激的强度变化,以尽可能获取准确而详细的信息。

2、当I→∞时,μmlogI,即当刺激强度很大时(刺激强度远离中心区域时),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这样,生物可以在不太重要的刺激强度区域也能对外界刺激的强度变化有所感受,只是感受的灵敏度较低,从而可以粗略而大范围地获取信息。

生物的感受强度之所以并不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关系(或线性关系),主要是因为如下的生物学意义:如果感受强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那么,当刺激强度很大时,生物所产生的感受强度也会很大,生物将会产生很强烈的生理反应,并付出很大的生理代价和能量损耗,还会很容易超出生物的生理极限,导致某些生理感受器官的伤害,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感受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生物就能够以较小的感受强度来反应和识别较大的刺激强度,同时,在刺激强度的中心区域,感受强度与刺激强度仍然能够保持近似的线性关系,从而较为准确地反映刺激强度的变化。

(三)情感强度第一定律的推导

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其发生过程实际上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它与一般意义的刺激与感受生理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刺激信号不是事物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而是事物的价值特性。在事物的所价值特性中,“价值率”与“价值率高差”是最重要的价值特性,它在根本上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人类主体对于它的根本态度。

根据“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和“价值率高差选择法则”可知: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主体就会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主体就会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因此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构成情感的基本要素。

显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往往是一种抽象化的、复合型的关系信号,它既可以是复合的色彩、形状、体积、重量、声音、图象等物理化学信号,也可以是语言与文字所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这些复合型信号代表着事物的价值特性,而不是代表着事物的某种物理化学特性。当事物的价值特性作用于或即将作用于人时,人脑将以一定的情感强度来感受它。

既然情感的产生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那么情感强度与相对价值强度(即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关系同样应该遵循“费希纳定律”,由此可得:

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即情感强度对数正比定律):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

其中,m为情感强度系数,ΔΨ为价值率高差,μ为情感强度。

如下图所示:

(四)情感强度第一定律的心理学意义

人的情感要想正确地认识和反映事物最重要的价值特性(即价值率高差),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能够最为精确地反映价值率高差的变化情况,为此,必须使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线性关系;二是能够在要最大变化范围内反映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变化情况,为此,必须使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对数关系。

根据“情感强度第一定律”,不难发现:当情感强度很小时,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近似地成正比;当情感强度很大时,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当价值率高差为0时,情感强度亦为0;当价值率高差趋近于-1时,情感强度趋近于负无穷大。

人的情感强度之所以并不与价值率高差成正比关系(或线性关系),主要是因为如下的心理学意义:如果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成正比,那么,当价值率高差很大时,人所产生的情感强度也会很大,人将会产生很强烈的心理反映,并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和价值损耗,还会很容易超出人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导致某些大脑心理器官的伤害,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人就能够以较小的情感强度来反应和识别较大变化范围的价值率高差的刺激信号。同时,在情感强度的中心区域,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仍然能够保持近似的线性关系,从而较为准确地反映价值率高差的变化情况。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解决价值特性识别的准确性与价值特性识别的范围性之间的矛盾。

二 、情感强度第二定律

“边际效用规律”指出:事物的价值量与主体对于事物的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即价值投入总量)的增加而下降。“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指出: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把“情感强度第一定律”与“边际效用规律”结合起来,就可推导出“情感强度第二定律”。

(一)主观“边际效用规律”

早在1851年,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就在其著作《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中就提出。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即戈森定理):

1、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递减。

2、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

3、欲望或享乐扩充定理。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例如: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显然,戈森定律实际上就是“主观边际效用规律”,由于他没有能够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式予以证明,因而长期被人们当作唯心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

如下图所示:(其中,Xm表示物品增加量,Ym表示主观边际享受量)

(二)客观“边际效用规律”

戈森定律为现代经济学的“边际效用论”奠定了基础,英国的文杰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美国的克拉克(号称“边际三杰”)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商品的“边际效用规律”,即客观“边际效用规律”。

边际效用规律(或边际效应规律):就是指某一事物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或边际使用价值(即最后一个消费单位的使用价值)随着消费速度(或使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

如下图所示:(其中,Xm表示物品增加量,Zm表示客观边际效用量)

这里要注意:客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系统处于均衡状态(即最大价值率状态)附近时,系统的构成元素的边际价值产出量将会随着价值边际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下降。当系统远离均衡状态时,系统可能会呈现“边际效用不变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其中,“边际效用不变规律”(即“零边际效用规律”)是指系统的构成元素出现比较严重的稀缺状态时,系统构成元素的边际价值产出量可能会随着边际价值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保持不变;“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即“反边际效用规律”)是指系统的构成元素出现非常严重的稀缺状态时,系统构成元素的边际价值产出量可能会随着边际价值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加。

客观“边际效用规律”与主观“边际效用规律”的关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所有形式的主观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于某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人类所有形式的主观心理规律都是人脑对于某种客观心理规律的主观反映。因此,“主观边际效应”必定是人脑对于“客观边际效应”的主观反映,“主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必定是人脑对于“客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主观反映。也就是说,“主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客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这两者都是一致的。

(三)情感强度第二定律的推导

情感强度第二定律的推导分为三个步骤:

1、“边际价值率递减规律”的推导。事物的“价值率”是指主体(个人、集体或社会)对于该事物在单位时间内价值总产出量与价值总投入量之比值。由“边际效用规律”可知:事物的边际价值产出量将会随着主体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由于价值投入量与时间并不随着主体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事物的价值率必然随着主体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或价值投入总量)的增加而下降。

2、“边际价值率高差递减规律”的推导。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指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值。由“边际价值率递减规律”可知:当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相对不变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必然随着主体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加而下降。

3、“边际情感强度递减规律”的推导。由“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可知: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再由“边际价值率高差递减规律”可知: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强度必然随着主体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加而下降。

综合以上三个推导,可得:

情感强度第二定律(即边际情感强度衰减定律):人对事物的情感强度随着人对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或价值投入总量)的增长而下降。

如下图所示:(其中,Xm表示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µ表示情感强度)

情感强度第二定律实际上就是“主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客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由于边际效用规律只有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即最大价值率状态)附近时才能成立的,因此情感强度第二定律也只能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附近时才能成立的。

由情感强度第二定律可知:人们为什么总是不怎么珍惜已经得到的东西?总是留恋已经失去的东西?这是因为某件东西在没有得到时,人对它的作用规模是无穷小,如果不考虑可替代物的影响,则人对它的情感强度就可能趋向于无穷大。人一旦得到这件东西,对它的作用规模就由无穷小转化为确定值,人对它的情感强度也由无穷大迅速下降为确定值。同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财富的丧失对于穷人来说事关重大,而对于富人来说却微不足道,这是因为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他对单位财富所产生的情感强度或价值效应就越低,单位财富的增加或减少对他所产生的情感冲击或价值效应就越小。

三、情感强度第三定律

人们容易发现,无论是正向情感(如爱),还是负向情感(如恨),只要不另外添加价值元素,人的情感强度都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衰减,也就是说,人对于一般事物的情感强度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衰减,即时间是最好的“情感衰减器”。

(一)情感强度的衰减过程

根据“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人的中值价值率之差),因此情感强度的衰减主要来自于价值率高差的衰减。根据“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主要取决于人对于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因此价值率高差的衰减主要来自于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扩大或缩小。根据情感的本质,正向情感将会使人产生正向的行为驱动力,以增加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负向情感将会使人产生负向的行为驱动力,以减少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因此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改变主要来自于行为驱动力,在根本上来自于情感强度的大小与性质。

1、正向情感强度的衰减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于人的中值价值率(即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就会产生一定的正向情感强度(如高兴、愉快等)等,人就会在这种正向情感强度的支配下转化为实际的正向行为驱动力,并增大对于该事物的价值投入规模,从而扩大了人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结果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该事物的价值率逐渐下降,又在“情感强度第一定律”的作用下,人对于该事物的情感强度也随之逐渐下降,导致行为驱动力的逐渐下降,价值投入规模的继续扩大,价值率高差持续下降,情感强度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情感强度和正向行为驱动力一直降到零。

正向情感强度的循环衰减过程可描述为:正向情感强度的衰减→正向行为驱动力的衰减→价值投入规模的继续扩大→价值率高差的衰减→正向情感强度的衰减

2、负向情感强度的衰减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人的中值价值率(即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就会产生一定的负向情感强度(如痛苦、愤怒等),人就会在这种负向情感强度的支配下转化为实际的负向行为驱动力,并减少对于该事物的价值投入规模,从而缩小了人对于该事物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结果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该事物的价值率逐渐上升,又在“情感强度第一定律”的作用下,人对于该事物的负向情感强度也随之逐渐下降,导致负向行为驱动力的逐渐下降,价值投入规模的继续缩小,价值率高差持续上升,负向情感强度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负向情感强度和负向行为驱动力一直降到零。

负向情感强度的循环衰减过程可描述为:负向情感强度的衰减→负向行为驱动力的衰减→价值投入规模的继续缩小→价值率高差的上升→负向情感强度的衰减

(二)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推导

通常情况下,情感强度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这是因为:正向情感(如愉快、期待等)将会驱使人不断向该事物增加价值投入规模,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人的正向情感也将随之下降,直至趋于零;负向情感(如痛苦、焦虑等)将会驱使人不断减少价值投入规模,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为负值)的绝对值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人的负向情感也将随之衰减。总之,无论是正向情感,还是负向情感,都将随时间不断下降并趋于零。

由于情感的衰减速度取决于价值率高差的衰减速度,而价值率高差的衰减速度又取决于作用规模的改变速度(正向情感将增加其作用规模,负向情感将降低其作用规模),作用规模的改变速度取决于行为驱动力的大小,而行为驱动力的大小又取决于情感强度本身的大小。也就是说,随着情感强度的不断下降,人的行为驱动力逐渐下降,情感强度的衰减速度也将逐渐下降,情感强度并不是以均匀的速度进行衰减,而是以不断减少的速度进行衰减。总之,情感强度的衰减速度主要取决于情感强度本身的大小。

可以证明(从略):当情感强度足够小时,情感强度的衰减速度dμ/dT与情感强度μ成正比,即

从而可得:

综上所述,可得:

情感强度第三定律(即情感强度时间衰减定律):情感强度与时间成负指数函数关系,即:

其中,μ为情感强度,μo为初始情感强度,为时间,kt为情感强度衰减系数,它主要与情感强度系数m、情感效能系数n及事物的边际效用递减系数等因素有关。

如下图所示:(其中,为时间,μ为情感强度)

从绝对意义上来说,任何情感都不会无限趋近于零,因为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由众多随机变量决定的随机函数,情感强度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随机函数。这样,任何情感的强度一方面在“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作用下不断趋近于零,另一方面又在众多随机变量的扰动下不断偏离于零。

情感强度第二定律是情感强度第一定律的表现形式,情感强度第三定律又是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和情感强度第二定律的综合表现形式。

(三)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表现形式

情感强度第三定律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

1、情感的自然衰减现象。对于已经失去、而且无法挽回的重大价值事物(如爱情、亲人和地位等),人对于它们的情感强度(如怀念、痛惜、悔恨等)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自然衰减。由于人的情感强度的持续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能量耗费与价值耗费作为代价,而且情感强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人所耗费的能量与价值就越多。对于已经失去、而且无法挽回的价值事物,人对于它们的情感强度已经没有实际的价值作用,因此这些情感的衰减过程是为了降低人的不必要的能量耗费和价值耗费。由于情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与相对稳定性,在事物的实际价值已经失去以后,人对于这些事物的情感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衰减下来。情感的自然衰减现象是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替代物因素的影响。对于已经失去、但可以进行替代的事物(如朋友、工作岗位、建设项目和金钱等),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将会有一些替代物逐渐替代这些已经失去的事物,从而使人对于原来事物的情感强度不断衰减下来。例如,一个人在失去“最爱”以后,总会去寻找一个“次爱”,用以替代“最爱”。有了“次爱”作为替代物以后,必然会逐渐减弱人对于“最爱”的情感强度。这是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又一种表现方式。

3、负向价值因素的影响。对于具有较高负向价值的事物(如敌人、环境污染、贪污腐败等),人将会产生较高的负向情感(如仇恨、厌倦、反对、惩罚等),人不仅会减少正向价值的投入规模,有时还会增加负向价值的投入规模,这些负向价值主要用以限制、削弱、惩罚甚至消灭它们。而且,事物对人所造成的负向价值越高,人对于它们的负向情感的强度越高,人所投入的负向价值的数量通常就越多。随着负向价值的不断投入,具有负向价值的事物通常会受到抑制或打击而逐渐衰退,人对于它们的负向情感强度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衰减。这是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再一种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1、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2、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

————————————————————

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

爱情是一种非常具体的东西,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里;爱情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控制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和心理,而且力量巨大,大到往往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或根本无理性可讲。然而,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亲人之间的感情可以理解,血浓于水啊,可是,原本陌生的男女之间也会产生比这还浓厚、深刻的感情,这是为什么呢?

一、爱情问题的提出

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是因为它太熟悉了、太显而易见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是因为荷尔蒙的原因;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男人与女人都需要爱;是因为男人的阳刚之气需要女人的阴柔之气来增加其弹性,女人的阴柔之气需要男人的阳刚之气来增加其硬度;是因为人类有两性之分,异性相吸;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会有七情六欲吧;是因为两个人的生活态度,加上化学作用产生的现象;是因为没有了爱情,也就没有了人;等等。

之所以说,这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是因为上述所有答案,都只是阐述了爱情的外部联系或外部表现,而没有从本质上揭示出爱情产生的内在动因。而要了解爱情产生的内在动因,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爱情的本质。

二、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而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主观的东西必然对应着某一种客观的事物,那么,“爱情”这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形式,所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客观事物?

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性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性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性价值包括生理性性价值(即生殖价值)、个体性性价值(即生育价值和养育价值)和社会性性价值(即生殖互补价值、消费互补价值和劳动互补价值)三个基本层次。性情感也相对地分为生理性性情感(即性欲)、个体性性情感(即性感)和社会性性情感(即爱情)三个基本层次。其中,生理性性情感(即性欲)的本质是人脑对于生理性性价值(即生殖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个体性性情感(即性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个体性性价值(即生育价值和养育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社会性性情感(即爱情)的本质是人脑对于社会性性价值(即生殖互补价值、消费互补价值和劳动互补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

男女之间的爱情主要建立在异性之间价值互补性的基础之上,男女之间在生殖能力、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上的互补性越强,彼此所产生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是能相互依赖、相互爱恋、相互尊重。如果有一对男女,尽管他们各自的生殖能力、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都较高,但彼此的互补性并不强,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彼此就难以产生强烈的爱恋。爱恋异性是人主动选择异性的过程,是人对于异性的能力及其互补性的承认与肯定;被异性所爱恋则是人接受异性选择的过程,是异性对于他人的能力及其互补性的承认与肯定。

三、男女之间的价值互补性

男女之间的价值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殖价值特性上的互补。生物界由无性繁殖发展成为有性繁殖,实现了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这是生物界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加快了生物的进化速度。对于无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只能通过自身的生与死来被动地、痛苦地接受自然的选择,没有任何主动性。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配偶之间的优化选择来主动地筛选,从而大大提高了遗传信息的积累速度,加快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人类的生殖活动中,男人完成授精的生理行为,女人完成受精、怀孕、哺乳等生理行为,男人与女人分别具有不同的生殖价值特性,从而实现人类在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

2、劳动价值特性上的互补。男女在生殖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决定着他们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互补。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男人必然更多地承担着其它方面的劳动义务,因此女人在其它方面的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生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高强度、高速度的体力劳动,其体力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养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户外活动,从而缩小了她们的见识面,限制了她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了解,阻碍了她们对于事物的综合反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其脑力劳动能力通常也要低于男人。但是,女人在人口的生育、养育和培育过程中,逐渐培养了高度的细致心、耐心、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

男女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互补具体体现在:

1、从劳动的体力强度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强度劳动,女人则善长于低强度劳动。

2、从劳动行为的活动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动态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静态性劳动。

3、从劳动行为的复杂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复杂多变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简单重复性劳动。

4、从劳动行为的发生特征来看,男人善长于突发性、随机性劳动,女人善长于渐变性、常规性劳动。

5、从劳动场所来看,男人善长于室外劳动,女人善长于室内劳动。

6、从劳动行为的运动幅度来看,男人善长于粗犷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细致性劳动。

7、从劳动时间的长短来看,男人善长于短时间劳动,女人善长于长时间劳动。

8、从劳动行为的技巧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技巧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技巧性劳动。

9、从劳动行为的合作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合作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合作性劳动。

10、从劳动成果的创造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创造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高传统性或继承性劳动。

11、从脑力劳动的思维特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逻辑推理性脑力劳动,女人善长于形象思维性脑力劳动。

2、消费价值特性上的互补。男女在生殖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决定着他们在消费活动的分工与合作。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就必须消费大量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因此女人对于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男人,而男人对于其它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女人。

男女在消费能力和消费特性上的互补主要体现在:

1、根据消费速度来区分,男人重“暴饮暴食”消费,女人重“细水长流”消费。

2、根据消费行为的活动性来区分,男人重动态性消费,女人重静态性消费。

3、根据消费场所来区分,男人重家庭外消费,女人重家庭内消费。

4、根据消费资料的时间特性来区分,男人重新潮性、创造性产品消费,女人重传统性产品(家具、居室、服饰除外)消费。

5、根据消费的动机性来区分,男人重客观目的性消费,女人重主观感受性消费。

6、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内容来区分,男人重价值内容性消费,女人重价值形式性消费。

7、根据消费的计划性来区分,男人重计划性消费,女人重随机性消费。

8、根据消费的价值效用来区分,男人重发展性消费,女人重生存性消费。

9、根据消费资料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精神性消费,女人重物质性消费(表达感情和体验情感的消费除外)。

10、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层次来区分,男人重高层次消费,女人重低层次消费。

11、根据消费的合作伙伴来区分,男人重与朋友合作消费,女人重与亲人合作消费。

12、根据消费主体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集体性消费,女人重个体性消费。

13、根据消费活动的自主性来区分,男人重独立自主性消费,女人重被动诱导性消费。

14、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来源来区分,男人重借贷性消费,女人重贮蓄性消费。

15、根据消费方式的互补性来区分,男人重求异消费,女人重求同消费。

四、爱情的价值动因

1、生殖方面的价值动因。正是由于男人与女人在生殖价值特性上存在着互补性,就构成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共同利益——维持和发展人类的生命。这种共同利益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就形成了两性之间相互吸引的情感,这就是性欲。性欲是人在纯生理意义上对于异性的向望,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性情感形式,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人口的生产,以确保人类物种的繁衍。其它形式的两性情感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性欲,任何两性情感都是不稳定、不长久的。

2、劳动方面的价值动因。正是由于男人与女人在劳动价值特性上存在着互补性,就可以通过男人与女人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加大了劳动的总力量,扩展了劳动的总功能,提高了生产资料、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节省了劳动时间,扩展了劳动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劳动行为的价值率。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生产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两性情感又一重要的客观价值动因。

3、消费方面的价值动因。男女在消费活动上的分工与合作,可以确保消费活动的有效性、广泛性、深刻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矛盾,提高生活资料的利用率,提高消费活动的价值率。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消费合作方面的互补利益是男女之间两性情感的第三个客观动因。

男女之间从恋爱、到结婚、再生子的发展过程,在主观上讲是男女之间性情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但在客观上讲却是男女之间建立、维持和发展互补性价值关系的运动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会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而存在巨大的互补,但必然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征。

那么,男女异性之间爱情的价值动因是什么?男女之间通过异性情感(即爱情)的引导,从而形成、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在生殖、劳动和消费方面的合作关系,实现男女双方在生产、消费和生殖活动上的优势互补,使自己所组建的家庭具有最大的劳动能力和最强的生存能力,使这个结合体(即家庭)的本质力量大于男女单个本质力量之和,这个差值(或盈余值)就是男女结合并组成家庭的客观价值。

五、实现爱情价值目的的三个基本手段

爱情的价值目的就是为了使男女共同所组建的家庭具有最大的劳动能力和最强的生存能力,而要实现这个价值目的,可以通过三个基本手段来完成:一是要使男女双方分别都具有最大的、相对独立的个体劳动能力,二是要使男女双方的劳动能力具有最大的互补性,三是要使男女双方建立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密切的价值联系,从而具有最大的利益相关性。

1、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实现男女双方各自具有最大的个体劳动能力。由于人的外部形象、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劳动技能、道德水平、财产状态和家庭背景等可以模糊地、概率地反映其劳动能力或扩展劳动能力(即借助于前人、亲人或他人所体现出的劳动能力),也就是说,漂亮、聪明、地位、财富、能力、经验、素质、道德、家庭背景等价值特性,可以作为一个人的劳动能力的直接或间接的、概率的或模糊的体现,因此人总是强烈地追求那些漂亮的、聪明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有较多财富的、有较强工作能力、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有较好家庭背景的异性。

2、通过“自然特性互补”的原则,实现男女双方的个体劳动能力具有最大的互补性。人的劳动能力通常可以通过一系列自然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精神特征,来概率地、模糊地表现出来,因此劳动能力的互补性通常表现为人的某些自然特性(包括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和精神特性)的互补性。例如,皮肤细腻的人通常适合于从事低强度、低速度和高细致性工作,皮肤粗糙的人通常适合于从事高强度、高速度和低细致性工作;身材瘦小的人适合于从事低强度、高灵活性工作,身材粗壮的人适合于从事高强度、低灵活性工作。因此男女在劳动能力上的互补性通常会概率地表现为自然特性上的互补性。保持男女在自然的生理特征上的适当互补,有利于提高劳动能力的互补性和共同生活的和谐性,因此:年长的男子通常爱恋年少的女子,稍胖者倾向于选择苗条、纤巧者,身材高大的男子通常喜欢低于中等身材的女子,“巨人”往往把“袖珍”的女子理想化,而矮小的女子往往喜欢高身材的男子,中等身材的男子倾向于中等身材的女子,身材不高的男子往往喜欢身材高大的女子,南方黝黑色皮肤的男子和女子在北方引人注目,南方人对北方型的男子和女子“评价”也很高,性情急躁的人愿意和性情温和的异性相处,等等。不过,男女在自然的生理特征上的互补并不是越大越好,当这种互补大到一定程度时,男女之间的互补性将会下降,矛盾性将会上升。

3、通过“社会特性对等”的原则,实现男女双方具有最大的利益相关性。劳动能力的互补性也必须建立在劳动者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共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之上,劳动者必须首先认可、适应和能动地运用这些共同的基础条件,然后才能确立各自的互补性和互补性。由此可见,男女双方较高的个体劳动能力和较高的互补性,并不能确保男女两性价值关系的统一体达到最大的本质力量,如果双方没有更多共同的志趣、相近的生活空间、相关的工作联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就维以建立较为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密切的利益联系,就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进行有效的合作,因此,恋爱双方总是力求在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理想追求、审美情趣、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文化修养、道德标准、生活习俗等社会特性上保持一致或相近,以相互认同、相互信任、相互联系、亲密和谐,从而确保双方在人生道路上步伐一致。“社会特性对等”原则意味着:恋爱双方在世界观与价值观上讲究“基本接近”,在理想与信仰上讲究“志同道合”,在审美情趣上讲究“气味相投”,在社会地位上讲究“基本匹配”,在家庭背景上讲究“门当户对”,在文化修养上讲究“旗鼓相当”,在道德标准上讲究“求大同,存小异”,在生活习俗上讲究“步调一致”。显然,男女之间只有具备较高的社会特性的对等性,才能具有较大的利益相关性。

六、关于爱情问题的若干说明

1、爱情具有相对独立性。任何情感都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为核心而上下波动,但是,情感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理,虽然爱情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维持和发展男女之间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爱情是以两性互补价值关系为基础,并围绕它上下波动的,但是爱情本身却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并且可以与两性互补价值关系相对脱钩。例如,人有时可以为了“爱情”而牺牲一切,人甚至可以在“爱情”的驱使下,破坏已经建立的、良好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

2、爱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方面,爱情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价值条件,总是因为对方在某些价值特性方面(例如,相貌、财富、才华、健康、地位等价值方面相对于其他人具有明显的优势,才会产生爱情;另一方面,爱情一旦产生,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此时,如果对方在某些价值特性方面(例如,相貌、财富、才华、健康、地位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男女双方的爱情仍然可以维持原来的强度与深度。

3、爱情具有时间差异性与价值差异性。爱情的时间差异性是指:男女之间爱情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和两性之间互补价值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是“同向对应的”,但不是“同步对应的”,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即爱情的建立需要时间,爱情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爱情的价值差异性是指:男女双方有时虽然已经建立了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例如已经结了婚),但男女双方还没有真正建立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爱情;男女双方有时虽然已经消除了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两性互补价值关系(例如已经离了婚),但男女双方还没有真正失去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爱情。

4、爱情是男女之间性情感的最高形式。人的性情感可分为性欲、性感与性爱(即爱情)三个层次。性欲是人在纯生理意义上对于异性的向望,是人类最原始、最基础的两性情感,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人口的生产,以确保人类物种的繁衍;性感是人的较高层次的性情感,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致力于寻找最大生殖能力、养育能力的异性作为自己的伴侣;爱情是最高层次的性情感,其客观目的在引导人致力于寻找具有最大生殖价值互补性、最大消费价值互补性和最大生产价值互补性的异性作为自己的伴侣。

5、爱情有完整与零碎之分、深刻与肤浅、真实与虚伪之分。完整的、深刻的、真实的爱情能够促使男女双方建立广泛的、深刻的、持久的两性互补价值,即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与家庭;零碎的、肤浅的、虚伪的爱情只能使男女双方建立局部的、肤浅的、短暂的两性互补价值,即建立崎形的、痛苦的婚姻与家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