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清代名方——升降散,升清降浊,治无名头痛,咽喉红肿,上热下寒

升降散是中医方剂中的一个名方,出自清代《伤寒疫条辨》。

升降是一种有序的状态,如同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没有了升降,万事万物便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包括身体。

点击加载图片

七情六欲,气血痰食瘀阻,饮食劳倦,正气虚弱等等,均可影响气机升降,致阳气不得宣通,郁伏体内而化热。表现在人体上,便是表里三焦大热,不可名状。

如头痛如破,腰痛如折,满面红肿,目不能开。

如咽喉红肿,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

如头痛眩晕,胸膈胀满,心腹疼痛,呕哕吐食。

如憎寒壮热,一身骨节痠痛,饮水无度。等等。

可见,无论伤寒温病,内伤杂病,内外儿妇各科皆可因郁热内伏而起。

点击加载图片

郁热内伏之状态,就像柴火灶烧火一样半天不燃。柴火送进灶塘,看着有火星,浓烟滚滚,就是不见火苗。

这时候的处理方式,常常是用烧火棍将柴火扒拉出一个空隙,让外面的空气透进去,火便慢慢燃起来了。

点击加载图片

身体郁热内伏的处理方式,和这个灶堂烧火有类似之处,将清爽的气机送进表里三焦,升清阳降浊阴,宣散掉其内郁结的热气,有助于化掉痰滞气结瘀血,除百病。

升降散组成:

白僵蚕、蝉蜕、大黄、姜黄。

且看各味如何升清降浊,清透郁火。

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白僵蚕。

白色入肺,且蚕吃的是桑叶,汇聚了天地清化之气,轻清发散,既能祛风又能散肺之风热,肺热所致喘嗽,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肌肤瘙痒等均可用其治。

点击加载图片

蚕到死丝方尽。蚕之丝原本是要吐出来的,感染白僵菌后,所有形成未形成的丝收涩,干涸硬化。丝有连接之性,类似筋脉血管,而人体筋脉为肝所主。加之其僵,风难奈何,而体内肝木易生风,故僵蚕可治肝病。

无论肝经风热上攻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牙痛,还是风寒入里引起肝风内动,导致筋脉振散痉挛,甚至头重脚轻,步履不稳,手足麻木等。均可用白僵蚕治肝肺,去风热而治。

点击加载图片

蝉蜕,蝉蜕下来的皮,清清灵透,性寒,能散火降热祛风。加上其味咸收甘补,有外散皮肤风热而祛湿止痒,内避血热生风,抗高热惊厥抽搐之妙。

无论中风,痉症,咳嗽哮喘,咽喉肿痛,音哑等,甚至目赤肿、翳膜遮睛,皮肤斑疹瘙痒疮毒,小儿惊风、夜啼等,均可采用。

点击加载图片

蚕与蝉,一个僵硬,一个轻轻,仅看外观便有升降模式。且二味均能祛风,这和二者均只有小便没有大便,善于利水,对于湿浊困阻所致的高热效果优良相关。无论外感高热,还是湿热,甚至热极生风,均可用二味加减,透热外出。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色红,得火气多,苦温辛燥,有治气之功。

能以极快的速度气化身体浊气,畅通气中之血,通利血中之气,由此行气解郁,理气散结,通顺气血津液,被医家评为破血立通,下气最速。

点击加载图片

可用于治疗一切积滞之气,瘀血阻滞之症。内能治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肌瘤,外能除风寒湿痹,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

大黄与姜黄一样为根茎,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活动范围广,肝脾胃心、大肠经,都是它的地盘。是荡涤邪热的名药。

其泻热从中焦脾胃而始,往下通利水谷,荡涤肠胃,破积滞,行瘀血,除秽浊,上下通行而散邪。邪去则元气自复,安和五脏,故有以通为补之妙。

点击加载图片

孙悟空在朱紫国,正是用大黄利痰顺气,除掉了朱紫国国王的腹中积滞。

二黄相配,姜黄驱邪伐恶,行气散郁。大黄上下通行,使热下行。可谓有升有降,正如二者根类中药的特色。

根类中药向下深达土中为降,向上为全株提供养份为升。而以深达土中方能益于全株,故以降为主。

点击加载图片

四味相配,僵蚕蝉蜕透热,就像为灶塘里未燃烧柴火扒拉开的空间送入的清气。姜黄之色红,能以行气血而调畅气机,助僵蚕蝉蜕散去热邪,就像灶塘里的柴火燃烧起来消散浓烟。大黄上下通行而降泄,就如那根烧火棍。

共同宣通阳气,升清降浊,散去表里三焦郁热,通利气血,和内外,身体也便正常运转起来了。

由于本组方严谨精当,宣郁清热之力卓著。在急症中可药到病除,化险为夷。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以及疑难重症中,获得良效。临床以憎寒壮热、胸膈闷胀不舒或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

服法上,共研细末,和匀。据病之轻重,分2~4次,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见效就停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