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粉温室大棚授粉为何损伤严重?光和温湿度对蜂影响大,注意防范

现在养蜂不仅用来产蜜,给农作物授粉提高效益也是比较好地。研究证明,蜜蜂授粉的作物产量能提高7%~20%,而且能减少畸形果,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特别是现在温室大棚种植的果蔬,由于昆虫无法顺利进入授粉率不高,就更加需要蜜蜂来授粉了。现在农户也会通过租蜜蜂的方法授粉提高结果率,养蜂人获取一定量的租金也能增加效益。

但蜂群放入温室大棚授粉,会出现采集蜂损伤,蜂群采集积极性不高,容易得病害的问题,这也使养蜂人不敢让蜜蜂随便进入温室大棚授粉。那么为什么照会造成这些情况,到底应该怎样避免呢?

温室大棚的蜂群为什么容易损伤?怎样避免呢?

让蜜蜂进入温室大棚授粉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把蜂箱搬入大棚内 ,有几千只蜂采集就能顺利完成授粉,一般一个大棚只要一两箱蜂就足够了。可蜂箱放入大棚以后,采集蜂并不愿意正常采集,会拼命的朝大棚的透明塑料膜冲撞,造成大量采集蜂死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是蜜蜂有趋光性,透明的塑料薄膜 蜜蜂发现不了。

蜜蜂采集活动是根据光亮来的,阳光的照射会让蜂群兴奋,刺激工蜂出巢采集。放入大棚的蜂群,蜜粉的诱惑会指引诱工蜂出巢采集,但塑料膜受到阳光的照射 会吸引工蜂向光亮处飞处。大棚内的果蔬毕竟蜜粉量少,并不能完全吸引工蜂采集。这些采集蜂就会向着阳光拼命冲撞,直至死亡。

明白了是透明薄膜造成采集蜂冲撞死亡的原因,想要防止就容易了,只要把透明薄膜改成有色薄膜,带点绿色,带点灰色,让蜜蜂能看得到,就不会乱冲撞了。如果已经盖了透明薄膜,就在上面再加盖遮挡物,防止强烈阳光照入,让蜜蜂误解。

温室大棚的蜂群为什么采集积极性不高?该怎么样解决?

温室大棚与外界环境会有所区别,温度会提高,湿度也会增大。这样的高温高湿环境是蜜蜂不喜欢的,由于不适应就会影响蜂群的劳动积极性。如果大棚湿度太大,蜜蜂采集时会沾染到水滴,这就更让工蜂不喜欢的。在平常的情况下,如果湿度过大,工蜂会放弃采集,等待温度升高太阳照射,湿度降低花蜜含水量低了再采集,采集的花蜜含水量少,产蜜效率会提高。所以在高温高湿的大棚,工蜂也会放弃采集,等待湿度降低。

如果蜂箱在大棚已经放置一段时间,已经造成采集蜂死亡,蜂群只剩下没有采集能力的幼蜂,当然就不能出巢采集了。哪怕大棚的温湿度并不高,蜂群也会静悄悄,出巢采集授粉的蜂很少。

蜜蜂温室大棚授粉想要避免工蜂采集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就要注意大棚的温湿度是否正常,要让温度在34摄氏度以下,湿度在95%以下。如果能够维持30℃左右的温度,90%以下的湿度对蜂群才是最好的。如果温湿度过高就要注意通风透气,把大棚的排风口打开,大棚内不要太潮湿。同时结合盖有色薄膜,减少采集蜂死亡 蜜蜂就能正常完成授粉。

蜜蜂温室大棚受损为什么容易得病?怎样防止?

蜜蜂温室大棚虽然能够收取租金,但稍不注意就会给蜂群带来很大损失,会使蜂群严重衰竭甚至发生病害,养蜂人就并不乐意给大棚温室授粉。让蜜蜂温室大棚授粉并不容易成功的,蜜蜂是喜欢自然的环境,大棚的环境,蜜蜂不喜欢容易造成伤害,劳动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完成授粉任务。现在有专门养熊蜂给大棚作物授粉的 ,效率会高得多,成本也会降低。但目前养熊蜂的很少,用蜜蜂来进行授粉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损失。

蜜蜂伤亡是透明塑料薄膜造成的,只要用上有色薄膜或加遮盖物就能避免。蜂群容易得病是蜂群弱小和温湿度异常造成的,只要注意大棚通风透气,维持正常的温湿度就可以降低得病几率。还要注意的是,在蜜蜂进入大棚之前一定不能使用农药化肥,任何农药对蜜蜂都有害,喷洒农药后药物残留会让采集蜂中毒。一般农药的药物残留期有一个星期左右,哪怕是低毒农药,喷洒后蜜蜂采集都会有致命伤害。化肥有刺激性气味,某些对蜜蜂也是有害的,所以也要尽量避免使用。

最后总结,蜜蜂温室大棚授粉是有风险的,不要想得太简单,但也不要不敢尝试。只要 是有色薄膜或者加盖遮挡物,防止蜜蜂冲撞,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湿度,避免使用农药化肥,让大棚环境正常,自然,工蜂就是说能正常出巢采集完成授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