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的传神与写意。

(一)

我们可以省略细枝末节,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人的轮廓,就像晚明流行的简笔小人。

我们可以不必花太多的笔墨,即可写出人或物的某种风采与神态。

这“寥寥数笔”并不是胡乱的涂鸦,而是依照“力的式样”勾勒的。这就是美的同构。

持莲观音 | 九龙璧

(二)

传统气韵神形理论把审美物象分成3个层面。

首先是具有表现性的骨架结构与轮廓外形,它们圈定了审美物象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继而导引着所有细节。

骨架结合和轮廓外形的重要作用,不是表现实体,而是表现虚体。虚体是事物“可感知而不可形求”的生动气韵。

老子出关 | 葡萄玛瑙

(三)

如果把这一审美方法运用于观赏石的玩赏,

那么石头的表现性、骨架结构与轮廓外形同样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审美过程中起作用。

别有洞天 | 灵璧石

(四)

天然观赏石的形态走向,本来就是由观赏石的骨架结构所决定的。

有时,你看它的骨架结构虽然很简单,但是这种简单不是粗率的,而是“笔不周而意已周”的率真,是有技巧的“抓大放小”。

凤凰 | 来宾纹石

(五)

这诠释了观赏石审美中形神密不可分又相互排斥的创构规律。

如柳枝透射出离别的柔情。不是人的情绪无端移情于杨柳,而是柳枝柔韧如丝、婉转缠绵的形态与离别的柔情愁绪在人的内心达成了美的“同情”——相类的情状与情感在美的同构中达成了贯通。

烟锁池塘柳 | 黄龙玉

(六)

我们说“传神阿堵”,“传神”其实没有固定式样,它可以借由多种样式来表现。

“鱼沉雁杳,雪舞花飞,此则态也而非意也。”

恽向的“意”“态”论直接推演出“画至于文人而后能变。如变山而如笑,或如滴,或如妆,或如睡,而山则一也。如变水以冰,而不离于水也,如变日月而益以五采,而日月一也。如变形而以色,而形色一也。如变影而以光而光影一也。

其中“妙处不能尽言”,但“总谓之传神”。

疏林闲叟 | 长江石

(七)

石如诗。两者的鉴赏方式具有相通之处。

涟漪 | 乌江石

(八)

正如南宋严沧浪的“入神”说。他认为“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无以加矣。”

何谓“入神”之“神”?诗要写活,形象描写过于细密,则流于死板而无以“传神”,会缺乏活泼泼的生趣,这也就是无神。

(九)

观赏石之“神”出,必然有灵感与韵味。

对“神韵”“神采”的捕捉与把握则“有片刻而得者,有一日而得者,有数日而不得者,盖神使然也,非人力所能也”。

“神使然也”。有“神”即灵感方能心花怒放而笔态横生,才能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不觉而入“境”。

悠闲自在 | 大湾石

(十)

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神”,乃是艺术形象的内在精神特点,是艺术臻于至美的神妙境界。观赏石作为类艺术品,美感的生发同样离不开美的“神论”。

顾恺之有一段关于绘画传神的语录,他“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

问其故,他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高僧 | 沙漠漆

“传神阿堵”就是在形象描绘的前题下,表现出其精神面貌、气质与风姿。捕捉、拿准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才能表现出内在的精神。

顾恺之认为就人物来说,眼睛的描绘至关重要。故而轻易不下笔,下笔则务求“以一目而尽传精神”。

如谢赫评晋明帝的画作,说“虽略于形色,但颇多神气”,也是在这个形与神的层面上的辩证评判。

古佛青灯 | 右江石

(十一)

当然,我们所谓“传神”之“神”,需要以一定的形似为基础,没有形似就无所谓神似。如果完全脱离形态来赏石,那就会让人觉得“神不可测”、一头雾水。

如东晋高僧慧远是辨形神之论的,他说“形离则神散而罔寄”。这句话应用到艺术上,也是有理的。

待春 | 海洋玉髓

(十二)

郑板桥是个才气冲天的美学专家,他在赞赏徐文长的雪竹时说,文长的竹子“绝不类竹”。但这种看似随心所欲的创造背后,是徐文长扎实的基本功和费心思量。

神也好,意也好,“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所谓“形态既肖,神自满足”。人物题材则取故事,山水则取其真境,无论什么题材的绘画或观赏石美学构成,均不能离开形态物象对神、意、气、韵的决定作用。

板桥遗墨 | 九龙璧

(十三)

一块逼真、形象、生动的天然观赏石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可以使观者进入奇中见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玄妙境地。

尤其古典赏石,其旨趣与我国书画的“虚象”“味象”说同出一辙,意趣相通。

不求“逼真”,转而求“神韵”“以形写神”,追求的是一种思想意境,一种情趣,一种超越了物象的思想自由与精神“致幻”。

鹤梦图 | 海洋玉髓

(十四)

传神的实质性力量在于抓住所要表现的物象的本质特征,这在观赏石鉴赏中至关重要。

“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全其骨气”,犹如“古之嫔,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古之台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

这就是突出世象万物的个性特质而无需面面俱到,与刘道醇对物象的“所尚”异曲同工。

他说:“大抵观释教者,尚庄严慈觉;观罗汉者,尚四像归依;观道流者,尚孤闲清古;观人物者,尚精神体态;观畜兽者,尚驯扰扩厉;观花竹者,尚艳丽闲冶;观禽鸟者,尚毛羽翔举;观山水者,尚平远旷荡;观鬼神者,尚筋力变异;观屋木者,尚壮丽深远……”

万里山河 | 灵璧石

(0)

相关推荐

  • 花卉摄影的创作程式

    花卉摄影的创作程式                                                           陶业忠 整理 牡丹花 花卉摄影,是体现自然界美好的重要方式,在中 ...

  • 邓安连 | 赏石艺术与气韵生动(一)

    作者简介: "气韵生动"一词,是赏石界常见的名词,然而多数赏石家对此词虽具亲切感却又有些笼统模糊的感受.气韵生动是南齐的画家谢赫于<古画品录>中:"虽画有六法 ...

  • 赏石,以悟得心,以意传神

    每一块美石,都是一部经典,一个故事,一份情感,一份财富,都表达出玩石者的文化.知识.艺术修养的底蕴和内涵,反映出玩石者的智慧.悟性.哲理.精神.情感和境界,更表达出玩石者的心声. 山水情怀.悟石人生, ...

  • 赏石 | 以悟得心,以意传神

    每一块美石,都是一部经典,一个故事,一份情感,一份财富,都表达出玩石者的文化.知识.艺术修养的底蕴和内涵,反映出玩石者的智慧.悟性.哲理.精神.情感和境界,更表达出玩石者的心声. 山水情怀.悟石人生,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聼月赏石---,用"心"赏石的一种平静心态,一种忘我境界。是与心灵的对话,更是一种冥想式的雅趣。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聼月老师藏石 听月诗 南宋 辛弃疾 听月楼头接太清, 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 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