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四)

明正土司的住地打箭炉,是出入川藏的咽喉,西部的军事重镇,也自然成了康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们还是先看史书的记载:

“打箭炉地方外通西域,内皆高山峻岭,实为天设之险。皇上救援西藏,令护军统领温普带领满兵五百赴炉驻扎。”这是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七年三月丙寅(1718年4月17日)所记四川巡抚年羹尧“疏言”中提及的。

清《 圣祖实录》在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丁已(1719年)又记:“都统法喇等疏言'臣等遵旨将绿旗兵令副将岳钟琪带领先行, 臣亲领满洲兵至打箭炉。据副将岳钟琪等称,一到里塘,即将达哇拉木渣木巴、第巴色布腾阿住等传齐安抚。’......查都统法喇前进招抚巴塘,招抚后即驻扎巴塘防守,不可不发兵接应。应行令护军统领噶尔弼并总督年羹尧,将现在打箭炉之满洲、绿旗兵内酌量添发法喇处,现在成都之满洲兵内酌量派往打箭炉驻扎。......松潘离打箭炉亦不远,应行令副都统宁古礼等亦侦探准噶之信,酌量领兵援应。”

清《 圣祖实录》还记: 康熙六十一年九月戊子(1722年10月15日),议政大臣等议复“署理四川巡抚色尔图疏言”,“应如所请”,上“从之”(就是皇上允许):“从前平定西藏,留兵防守,自打箭炉至拉里,曾将四川绿旗、土司番兵共留三千五百余名,挽运粮响。今解藏钱粮可敷二、三年之用,且藏地可以采买米粮,  不必多人挽运。但自打箭炉至拉里设有六十六站,不可无兵防守。臣通计各站酌量驻兵,并将土司番兵亦添入数内,一同驻扎,共需兵一 千九百名。”

在大小金川两次用兵中,打箭炉地方更显得要紧,清《高宗实录》就载:乾隆十三年二月乙亥(1748年3月19日),四川副都统卓鼐奏打箭炉系各番要隘,宜豫为固守。请于从前派满兵八百名内,酌带五百名赴炉驻守。”

乾隆三十七年九月戊戌(1772年10月2日)又记:督理粮饷侍郎刘秉恬奏“南路军粮以雅州府为总汇,由省城至雅州四百余里,路尚平坦,由雅州抵打箭炉六百余里,山路险仄。而打箭炉又分运各路军营总汇:一往卡丫、达乌;一往吉地、丹东;一由噶达、资隆转运绰斯甲布之木池。”

据《雅州府志》所记,打箭炉在“雍正八年,安设阜和营,依山修砌石城一百四十五丈,为五门。”其实打箭炉只有三门,清《 高宗实录》乾隆十年五月丁丑(1745年6月5日)就载:“打箭炉原设三门,东门大卡系进省通衢,南门公出卡系赴藏大道,北门雅纳沟系通各处(藏寨)的小路。”

冯有志先生在《西康史拾遗》一书中记载述较详:“早在雍正八年(1730年)安设阜和协(应为阜和营)时,为防止藏兵内侵,东依跑马山,西临折多河,修筑了乱石砌成的城墙三堵,共长一千一百四十七丈,并分建了东、南、北三座城门。”

这阜和营便是朝庭在打箭炉正式设立的军事机构。到了乾隆四十三年,又将营提升为协。清《 高宗实录》有载:乾隆四十三年三月癸亥(1778年3月30日)兵部议奏四川总督文绶等咨改阜和、泰宁营制事宜,上“从之”,将“阜和改营为协,泰宁改协为营,应将原设泰宁协副将改为阜和协副将,泰宁协左营都司改为阜和协左营都司,俱移驻打箭炉。”“阜和左右两营定额兵共一千十七名。”

这些史料,便充分说明打箭炉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和朝廷对他的重视。

(0)

相关推荐

  • 清朝的锡伯族为何从东北西迁到新疆,还将满语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锡伯族发源于我国东北的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但当下在我国的新疆却有着一个以锡伯族为聚居主体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并且在清朝中期就开始迅速衰亡的满语满文却在居住新疆的锡伯族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那么,锡伯 ...

  • 满洲八旗中的索伦兵,为什么倍受清朝皇帝青睐

    作者:李光彩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6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众所周知,清朝的满洲八旗军队在清朝前期有着强大的战斗力,但在进关后战斗力却迅速下降.尽管历代的清朝皇帝都想尽一 ...

  • 从未见过皇帝,却被内定为状元,几年后皇帝对他说:永不叙用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清时代的状元都很了不起,当时的制度严格,采取糊名誊录的措施,这让考试尽可能地公平.不是最为顶尖地人才,很难杀入最后地殿试,更不用说高中状元了.然而,还是有一个人,以投机取巧的方式,再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四)

                          4 唐希顺命一支大军乘胜挺进,翻过雅加埂,直逼喇嘛营官的木鸦(雅)老巢. 那营官的官寨,建在一山嘴之上,原先这里本是白教的喇嘛庙梵蒂寺. 来自内陆的官兵,一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

    再说四川提督岳升龙,也不干净.于养志就曾上疏参他向已革职的天全土司高一柱面言:"我用摺子启奏,令尔戴罪护理."希图酬谢:又给银子与阎国耀等去建州贩盐:又因茶马之事,指称部内使用,令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二)

    根据川陕总督席尔达从唐希顺和四川巡抚贝和诺处获得的情况和提出的进军之策,以及"唐希顺已亲至化林营汛,抽调各镇.营官兵,应否直前剿逐,擒拿渠魁,密题请旨"时,皇上便立即决断:&quo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五)

    康熙四十年正月十三日(公元1701年2月5日),唐希顺抵打箭炉,三路大军会师炉城,一埸历时二十四天的茶市之战结束. 此役<清实录. 圣祖实录>上有这样记载:康熙四十年二月乙丑 (公元170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六)

    为争夺打箭炉茶市,由乌斯藏第巴(藏王)纵放喇嘛营官打死内土司蛇蜡喳吧而引发的"西炉之役",以倡乱者身首异地.老窝被焚而告终. 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千百年"茶马互市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八)

    2 打箭炉是进藏通道,"内陆兵丁赴藏驻防,经行该地,番民等递运粮石,供应承办,虽按数给发脚价,不使扰累,而伊等效力奔走,于一切差使并无迟误,勤劳恭顺,甚属可嘉!应厚加恩赏,以示奖励.&quo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九)

    这次用兵,确实不无声势:由四川提督李质粹进驻东俄洛,"扼两赡对总隘":夔州副将马良柱出理塘,为南路:松潘总兵宋宗璋出甘孜,为北路:建昌总兵袁士弼出沙普隆,为中路.明正土守备汪结等参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一)

    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那场争夺茶市的战争,史称"西炉之役"         "西炉之役"与打箭炉锅庄                        (上)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藏历第十二饶琼的土兔年,即皇历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这是"甲拉甲布"最不吉利的一年. 土司蛇蜡喳吧已好多日子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怎么也不明白,早在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

    明朝末年,游牧於天山南北的蒙古厄鲁特四大部之一的固始汗部,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打败统治青海的蒙古却图汗,占领了青海全境.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固始汗又攻入四川甘孜地区,灭了白利土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