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篆刻家林剑丹先生在华东师大讲学——我的篆刻创作观

初夏,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园绿树浓荫,繁花似锦。5月27日上午,著名书法篆刻家林剑丹先生应邀为华师大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做题为“我的篆刻创作观”的主题讲座,偌大的教室坐无虚席。

林剑丹先生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一直活跃在当今书坛印坛,是文革后书法复兴路上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成就卓著,曾担任中国书协各类国展评委二十余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界最高成就奖“兰亭书法奖-艺术奖”。

展开剩余87%

讲座中,林剑丹先生回忆了他童年时期在平阳莒溪镇(今苍南)乡间的生活学习的情景。他从小就喜爱书法篆刻,曾得到族叔林弼先生的启蒙。十岁离开山村来到温州,初中毕业就去当学徒到温州美术设计公司工作,后得到前辈之介,拜入方介堪先生门下,林老师还介绍了与同门如韩天衡、张如元、马亦钊的情缘,他再三强调,做人一定要带着对前辈的感恩。他谈到他的一生中,得到了众多地方前辈对他的鼓励和指导。如叶曼庐、谢磊明、马公愚、吕灵士等书法名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他还得到了谢稚柳、沙孟海、陆维钊、林散之、启功、王蘧常等书法篆刻大家的赏识和提携。

林老师说,为书者,始终要把握“立德为先”,要把人做好,心要纯,把艺术摆在第一位。搞艺术的人要有正气,要有文气,还需要灵气。正气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人心不正,产生邪念,对艺术是最大的破坏。林老师把其师著名诗人王敬身先生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良师教导、益友观摩”是人生的财富。 “良师教导”是指选择老师很重要,若老师找错了,把路引坏了,艺术之路便难以前进;“益友观摩”指朋友之间,要互相观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在讲到篆刻创作时,他非常强调篆书对篆刻的影响,反复强调同学们学习篆刻必须要练好篆书,特别是小篆。林老师例举了印章发展的源流,文字体系与印章的关系,他还着重介绍了自己对晋系古玺文字的学习与研究,讲话中他不时地强调文字不能杜撰,要注意每个字的篆法是否妥当,他说中国的汉字造型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非常美丽。他强调“师古”,“师古”是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方介堪先生在篆刻创作中要求“无一字无来历”,我也是尽量如此。林老师在课堂中还结合自身的篆刻谈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大家分享了林老师从1961年十九岁所刻的《张宋庼假观记》到近年所刻的《松鼠》等四十余方印章,其风格呈现有古玺印、秦印、汉玉印、细朱文、鸟虫篆及师法流派印风,虽一路师古,但时出新机,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境界,与时下浮躁印风形成鲜明对照。除印章外,林老师还非常注重边款的文辞创作,如《捉虫》一印的边款:“琢磨玺印乐无穷,腕底通融三代风,时有老妻来细问,今天捉了几条虫。”不仅反映林老师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更展示出日常创作中丰富的生活意趣。林老师独特的玺印文字体系和玺印文字应用让同学们十分敬佩。

林老师还现场操刀示范刀法和刻制边款,同时还分别用小篆与古玺书写了“志于道”、“游于艺”赠送学校留存,三个小时的讲座平淡无华,干货满满,令同学们领略到大家长者的风范。在观看同学们的部分作品时,林老师频频赞赏,认为华师大书法专业学风好、路子正。对同学们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林老师现场操刀

林老师现场手书

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组织承办,上海书协副主席、华师大美院中国画与书法系副主任张索主持讲座,书法专业导师顾琴、崔树强和任课导师王客及五十余位专业同学参加了听讲。

林剑丹老师与华东师大书法篆刻专业师生合影

林剑丹,1942年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今属苍南县),师承方介堪、王敬身先生。曾任温州博物馆副馆长,温州书画院院长,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现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长期从事书画、篆刻创作及研究,担任中国书协国展评委二十余年。2013年荣获中国书法艺术界最高成就奖“兰亭书法奖-艺术奖”,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型展览,并被专业机构收藏。

在书法篆刻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四体皆精,苍劲清雅;篆刻上溯战国,下及秦汉,并旁涉明清诸家。特别对中国古玺及古玺文字的研究及创作具有开创性成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玺印文字体系,是中国当代书坛印坛的杰出代表人物。

篆 刻 作品

👆凿山骨、喜雨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委曲

👆美意延年、不及山僧一味闲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谢客岩

撰稿 摄影:王雪纯、许耕硕

周心瑶、王竞雪、张亚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