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玦——环之不周谓之玦

行清洁者佩芳

德仁明者佩玉

能解结者佩觿

能决疑者佩玦

故孔子无所不佩也

------《离骚》汉代王逸注

‖玉玦,不论考古出土,还是收藏馆藏,都是人们所熟知的物件。考古资料表明,其最初的用途为耳饰。

‖考古证据表明,最古老的玉玦出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1992年秋,考古人员从兴隆洼遗址17号墓人头骨的两侧发现了第一对玦饰,据此确认早期的玉玦就是耳环,后面的相继出土更是验证了这一点。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有扁平环形玦和管式玦两种形制,前者是兴隆洼文化玉玦最典型的器形,也是后来最常见的造型,绵延使用了五千多年。东亚其它地区、长江流域也曾出土玉玦,但都略晚于此。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三十四章

‖以兴隆洼出土的玉玦为例,其加工痕迹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已经有了桯钻、管钻、皮绳线具、片切割、抛光等成熟的制玉技术。玉玦在制作时先是做出一个完整的环,再用绳来回运动锯出缺口。古人以绳子为载体,加上解玉砂和水。用以割石和制玉,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线切割技术。除线切割以外,史前人类还研究出了片切割技术,不过就是换了介质。

‖《庄子》曰: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断。‖

‖玉玦的作用,后世多有引申。

《荀子·大略》说:“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广韵》曰:“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返,赐玦则绝。这里的玦就是有断绝的意思。

‖《晋书》曰:“魏时,张掖石瑞有二玦。礼能使决疑者珮玦,故遗其臣亦授之以玦。晋授命有二玦,其一当魏历数既终,当禅大晋,故与之玦。凡授命将即天子之位,皆众人之所疑,以武皇帝能断决,应天顺民,授曹氏禅而尾是,得应珮玦,故以赐焉。是以有二玦”。

《白虎通》曰:能决嫌疑则珮玦。

《西京杂记》曰: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上珊瑚玦。

这些都是后世的引申,史前人们是否有这些意愿在里面,未知。

玉玦从诞生之日起,便有了不同于其它的意义。它像极了维纳斯,虽残缺,却极美,殊不知这是古人的故意。

凡事忌满,过尤不及。知道人和事的边界,着实很难,以玉玦傍身,常有提醒,也许是今人喜之的因由。

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说:

‖在中国距今八千年前的兴隆洼出土玉器中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砂绳切割技术。5000年前,从红山到凌家滩,崧泽与良渚,及至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砂绳切割工艺在中国玉器的制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整个东亚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这些发现为揭示东亚地区玉器加工技术的传播及东亚地区玉器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院长罗森说:

‖玉以稀为贵,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相当肯定远古先民已能够辨别和使用闪石玉。对坚硬的玉器加工,无疑是一項值得称道的成就。此中亦显示,当時社会已存在专业工匠和一定程度的分工。从某些特定的玉器显现,当时已到达高度发达的等级社会。有关此方面玦饰尤具重要意义。玦飾外形虽变化多端,但均在圆形上开出一个缺口,且看来都是耳饰。一个社会殚精竭虑于某一类特定器物制作上。不难想见此类器物别具社会或精神意义。虽然我们目前对此中奥妙理解不多,然而可明确了解的是,这些块饰多出土于墓主人耳部・看來玦饰的象征功能已被延到死后世界·这些玉器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葬仪和来世已具备相当复杂之观念。耳部装饰让脸及整个头部成为注意焦点。视死如视生,相信墓葬出土玉器也当具此类意图。

......

玉器的扩散,特别是闪石玉以及特定器类诸如玦饰的扩散耐人寻味。各地之间必具有诸多共同特徴。如各区域一定都发展起或共享攻玉的技术;他们必定发现玉料的來源;由于玉料有限,分布並不广泛,必存在广泛交易网络,但交换网络及使用特定玉器,並不足以说明不同地区的人群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更遑论相同的用玉观念,意念随同相关文物可透過不同的方式傅播,比如語言、社会关系、祭祀等。虽然上述各項都不可能重建,但我们却可肯定不同地区先民吸收了用玉观念及玦饰后,必会发展出一套当地的用玉价值,並通过一系列社会及仪式将此价值观予以强化。

丨了解红山文化,请从这里开始!

作者 丨 袁叔说

来 源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说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