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哲学并非是高贵、神圣殿堂,而是回归生活的学问

哲学必须始终保持与生活的联系。它不能高踞由概念与范畴垒砌而成的神圣哲学家殿堂之中,而应该重新回归人的实际生活。

让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哲学家应善于从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学问题。不是把生活作为书本的注脚,而是把书本作为生活的注脚,这样的哲学家才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哲学家。

01走出神圣的哲学殿堂

文学要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哲学同样应该跨出神圣的哲学殿堂走向生活。其实,哲学原本源于生活,但它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来越远离生活,从地上升入思辨的天国。

在人类哲学的童年,哲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因为哲学本身就是为解决人类生存中所面对的问题而产生的。当人类的思维跨过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它面对的自然力量以及原始神话与原始宗教的解释时,就进入了哲学领域。

比起具体的栩栩如生的神话的形象,哲学思维无疑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特点,但思辨性不同于思辨哲学。因为对世界统一性和宇宙生成论最早的哲学解释,都是从可见的对人类自身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出发的。

人类的生活经验不同于科学结论。生活经验依赖于观察,而科学结论决定于科学实验,所以最初的哲学总是与对生活的经验观察不可分。当被称为西方哲学第一人的泰勒斯说,万物来源于水,它表达的是一个事实,这就是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没有水就没有动物,没有植物,也没有生命,因而也就没有生命世界。

万物来源于水,这个道理并不来自科学的研究而是源于生活事实。生命万物对水的依赖是普遍现象,所以这个命题的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例如,中国哲学也有同样的思想,《管子·水地》一文中就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在这一点上,管子的思想类似于西方的泰勒斯的观点。

水在人类生活,包括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地位。不仅上述的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而且对人类至关重要的道德和人性问题,都源自对水的特性的体悟。

《道德经》对水的德性可以说是称颂备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荀子·宥坐》中通过子贡与孔子关于水的对话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哲学的这一特色。《荀子·宥坐》是否为荀子后学所作,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保存了重要的哲学思想资料。

据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孔子:“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的回答完全以水来比喻儒家的一些最重要的道德范畴,他说:“夫水,大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伕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至于孟子与告子各自以水为喻来表明自己的性善论和性无善恶论,也表明古代哲学与人类最切近生活资源的联系。

同样,气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西方的阿那克西米尼说,气是万物的起源,没有气,人类就会因窒息而死亡。气,开始说的就是呼吸之气。气,在中国哲学中更为重要。气得一元论和气的本体论,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支柱。通天下万物一气,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之前中国唯物主义哲学的主导思想。气支配自然,“阴阳失序,乃有地震”;气支配社会,王朝的灭亡是气数已尽;气支配人,“有血气,然后有心知”,“精神皆气也”。

骨气、气节、阳刚之气,都是对人的品质的价值评价。从其根源看,这个气论原初也是来源于得气则生、无气则死这个简单的生活事实。没有气,就是死人,死人是一切都无从谈起的。从呼吸之气到整个宇宙的浩然之气,就是从生活到哲学的飞跃。至于中国最早的“五行相杂,以成百物”的五行说,难道不是因为人若离开金、木、水、火、土,就无法存活吗?

哲学来自生活,都是从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之物开始的,可是哲学终究是哲学。它所寻求的是非经验的东西,如世界的本原和世界的统一性之类的问题,但它力图从可见的东西寻求不可见的东西。

虽然这种直接源于生活的哲学观念是直观的、朴素的、非科学的,但它确实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在中国哲学中,这种直接源于生活的例子比比皆是。《韩非子·说林下》中关于以刻削即雕塑的道理说明办事留有余地的重要性,他说:“刻削之道,鼻莫若大,目莫若小也。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皆然,为其可复也,则寡败矣。”至于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郑人买履之类都是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错误加以故事化的哲理寓言。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到处有哲学问题,哲学家之所以是哲学家,只是因为他们比常人多一双体察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普遍本质和规律性的哲学眼睛。这双眼睛就是哲学智慧。

中国的《易经》是一部包含丰富哲学思维的不朽之作。它强调的就是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于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观于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观于鸟兽,知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根据人生的经验,懂得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终究不会有好结果;根据社会的变动,懂得应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样才能身安国保。这些极具哲学智慧的思想,都是与直接观察自然、社会与人生,从中得到的生命体验不可分的。

尼采

思辨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实际上是纯概念的逻辑推演。它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连生长在思辨哲学气氛最浓的德国的叔本华都不同意哲学只在纯粹概念中讨论生活的观点。

他说过,对哲学的奇怪和糟糕的定义是,哲学是一门由纯粹的概念组成的学问。

康德也得出了这一结论。

“真正哲学的生成不可能依靠编织纯粹抽象的概念,而只能以我们对外在和内在的世界的观察和经验为基础,要在哲学里做出真正的成就不可能通过试图组合概念就能达到,就像人们经常做的那样。”

人们无论怎样抬头不看地上,有心有脑的他们也不可能在世界发展中始终不曾投入行动和感受到完全彻底的震撼。尽管叔本华自己就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者,但他反对哲学龟缩在纯概念领域的意见还是有道理的。

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要妥善解决哲学与生活的矛盾,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就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捕捉哲学问题,把它升华为哲学智慧并以浓缩的方式变为哲学概念、范畴和哲学命题。

哲学必须始终保持与生活的联系。它不能高踞由概念与范畴垒砌而成的神圣哲学家殿堂之中,而应该重新回归人的实际生活。

《哲学与人生》 著 陈先达

02 让哲学回归生活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中有个人物茹尔丹,他是小市民,偏偏醉心于贵族,处处假装爱艺术、爱文学。他弄不清什么是散文,别人告诉他,你说的就是散文。他说,天啊,我整天说散文却不知道什么是散文!恩格斯曾引用过这个故事,他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正像人们远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一样”。哲学也是如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哲学。

我们面对两种哲学:一种是生活中的哲学,一种是书本上的哲学。我们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哲学,更应注意生活中的哲学。哲学既不能没有形而上的问题即纯哲学问题,也不能没有形而下的问题即生活中的哲学问题。没有形而上只有形而下,哲学就会变为生活常识;可没有形而下,哲学就在天上,没有着陆点,永远与人的生活相分离。

哲学家的哲学,就是历史上或当代一些哲学家创立的哲学体系。例如,中国古代的老子、庄子,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这些人提出了基本的哲学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我们要学习哲学家的哲学,学习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典著作,学习他们的哲学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还有一种哲学,就是生活中的哲学。如果我们只懂书本上的哲学而不懂生活中的哲学,这就叫书斋哲学、书呆子哲学。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论哲学和智力》一文中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大意是说,哲学家比任何其他人更应从直观知识中汲取素材,因此哲学家的眼睛应永远注视事物本身,让大自然、世事、人生而不是书本成为他的素材;不能把书本视为知识的源头,书本只是哲学家的辅助工具而已。

当然,这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说要读活书、活读书。生活中的哲学不以命题、范畴的方式呈现,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能从中体悟出哲学道理的生活状态。生活中的哲学智慧是丰富多样的:“变”、“联系”、“矛盾”、“过程”等都是活生生的生活观念。

矛盾变化是什么?是辩证法,所以日常生活现象中的变与不变就是哲学问题。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都知道,事物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的。例如,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儒生找裁缝做衣服,衣服前短后长,他不乐意,说为什么前短后长?师傅说,你未发达,逢人低头,自然前面短点,便于弯腰。后来他考中状元,又找了这位师傅做衣服,变成了前长后短,他又不乐意,问为什么这次前长后短?师傅说,这次你做了官,不用低头而是挺胸、昂头,自然前面长点好。这则故事里包含的不仅有裁缝哲学,还有成衣哲学、人生哲学。

又如,人们从一片树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到了,即所谓“落一叶而知秋”。这里面包含的是什么?是联系的观点,也是一种关于事物信息的观点:一个事物的变化与另一事物的变化相联系。我们可以从一个事物的变化看到与它相联系的事物变化。如果世界上事物彼此没有联系,都是孤立的,就不可能落一叶而知秋。矛盾也是如此。什么叫闹矛盾?就是把矛盾扩大、激化,但如果及时交流、化解,就能使矛盾得到解决。这些都是哲学问题。

关于过程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恩格斯称之为伟大的哲学思想。万物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如一串葡萄很简单,但要得到葡萄,就必须经历种树、施肥、浇水、除虫等一系列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过程通常是枯燥的,而结果往往是丰富的。人也是一样。例如,一个刚开始学钢琴的人,练琴时使人掩耳,自己也苦不堪言;而一旦成为钢琴大师,他的成果就是辉煌的。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是不可能的,要重视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是生活中的过程哲学。

让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

哲学家应善于从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学问题。

不是把生活作为书本的注脚,而是把书本作为生活的注脚,这样的哲学家才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哲学家。

(0)

相关推荐

  • 人的知识来源于何处

    人的知识来源于何处 窦 旭 民 人的认知来源于何处?不用皱眉思索,人们即可立马給出答案:自身获得.他人总结和勤奋读书学习. 的确如此,人类自身从小就开始积累了不少经验,例如孩童在玩水时,就获得了对水的 ...

  • 公众讲话很紧张?学习哲学思维的方法,让你说话更有信心

    很多朋友问:怎样才能建立公众讲话的自信心呢? 很多人对公众讲话不自信的原因,不是心理上的恐惧,因为心理上的恐惧感,只要多练习.适应了公众讲话的环境就好.真实原因:是思想或观点上的信心不足,担心自己的某 ...

  • 唯一一本皇帝所写的哲学书《沉思录》

    你已多久没和自己对话 <沉思录>可以说是一部自我对话录,一部私人日记. 它的作者是玛克斯·奥勒留,古罗马帝国皇帝,斯多亚哲学信奉者,活动于公元二世纪(121-180),距今已有19个世纪. ...

  • 如何心无杂念?水生万象,探寻几分关于水的哲学

    水是人类乃至自然界所有生灵赖以生存的物质,与阳光.空气合称为生命的三大元素.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天壤之间,水居其多.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也认为:水,万物之本源也.水主要来自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等, ...

  • 陈先达:哲学需要烟火气

    我是读者,也是作者:喜欢读,也写作.作为读者,我喜欢理深词丰.耐读能懂的东西:作为作者,我又会专注自我,陷入生僻冷怪以为高的误区. 作者与读者心不相通,是作者尤其是哲学论著作者的大忌. 当然,并不是所 ...

  • 陈先达:哲学教会我们看见事物的本质,仅此一点就足矣

    不懂哲学的国王是不是戴王冠的驴不关我们的事,但哲学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干部,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都息息相关.我们不能说不懂哲学是徒有其名的人,但可以说善于哲学思维的人是个有智慧的人. 2 ...

  • 陈先达:为什么要多学点哲学,少看点“鸡汤”?

    ◉ 哲学最大的技能就是引导或者教导人们如何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 ◉ 哲学的技能是包括人格.理性.信念在内的思维技能,而不单纯是一种实用性技能.它绝非无用,而是超越一切技能的最具价值的技能. ◉ 要使人 ...

  • 陈先达丨哲学可以活人也可以杀人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著作和论文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 ...

  • 陈先达:哲学是人类认识中最高的智慧

    作者: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选自:<哲学与人生> 关于哲学,关于语言,关于智慧,陈先生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具体如何呢?下面就来一下学习和了解下. 1,多学哲学没坏处,哲学其 ...

  • 陈先达:哲学难题之谜的破解

    陈先达(1930.12.30-)男,江西鄱阳人,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岗位教授,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 ...

  • 激荡四百年:陈显达南征大败而归,元宏大获全胜却一病不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61篇 元宏因为突然患病暂时放弃南征,刚刚继位的萧宝卷却不肯输了气势,执意北伐还以颜色. 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正月,萧宝卷派太尉陈显达督率平北将军 ...

  • 哲思|陈先达:历史眼光与历史的长度不可分

    历史眼光与历史的长度不可分.要有远大的历史眼光,必须懂得历史的长度.具体事物的变化可以是迅速的,可以日新月异,但一个国家的历史演变进程是长期的.考察历史与考察具体事物不同.世界历史的尺度是以数十年,甚 ...

  • 陈嘉明 ∣ 哲学、“穷理”与合理性

    哲学往往被视为智慧之学,是时代的精华.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历数一些学科的特点,认为不同于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等,哲学的特点在于"使人深刻".培根的这一说法可以说是很好地把握了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