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锋:风水学源流
风水学源流
尹锋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从原始时代开始,古人选择住址主要是以安全、避寒、防风、干燥为主,所以多选择在地势较高、隐蔽性好、不易被洪水猛兽侵害的地方居住。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逐步改善,人们在观察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并将这些生活经验与阴阳五行、八卦九星,干支周期相结合,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修正、完善,使风水学理论逐步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作为环境学的风水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秦时期的风水
《周易·系辞》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在远古时期,人类居无定所,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穴居而野处”可能即指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时期,就穴居野处的居住方式来看,是出于人类生存的本能,仅仅只能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藏身之所,随着人类的进步、农业的产生、生产力的提高,穴居野处对他们来说已不再适应,这就要求人们有一个固定的生活居住环境,因为农耕生产必须遵循土壤条件、气候变化等自然规律。为此,古人在这方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知识,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提供了参考依据,便开始有《周易·系辞》中“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之说,风水的萌芽诞生了。
在《诗经·大雅·绵》中有:“古公亶父(即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叙述了古公亶父率姬姓氏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它北倚巍峨的岐山,南临滚滚东流的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东西长约7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岐山山脉绵亘东西,以西北诸峰为最高,山麓的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周原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系天然屏障。诗中又言:“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此。”意为古公亶父用龟甲占卜,祈求神灵的旨意,卜辞中显示大吉:此处可居,宜于建宅,亶父决定在此定居。从此姬姓的部落就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疏沟整地,划分邑落,开发沃野,造房建屋;并营建城郭,设宗庙,立太社,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改变了过去游牧民族的习俗,发展农业生产,使周逐步强盛起来。
至周武王时,迁都于雒邑(即洛阳)建都之际也进行了占卜,《尚书·洛诰》这样记载:“周公拜手稽首曰:‘……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來以图,及献卜。’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文中记述了周公奉命选择都城地址,于乙卯日到了洛阳,在河朔黎水、瀍水西、瀍水东进行了反复占卜,结果俱吉,确定洛邑为新都后,绘图命人献于成王,成王看后非常高兴,即命周公营建洛邑。
《书经图说》中的《太保相宅图》,画中表现了周初定都规划时的情境,反应出了“体国经野、辨方正位”选址活动,亦即文中所言“卜食洛邑”、“攻位洛汭”之形容。
从以上史料的描述中,我们可对先秦风水文化的逐渐诞生略窥一斑。当时人们为了生活、生存的便利而“择地而居”,选择“近水向阳”适宜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并对山川河流进行分类,为风水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据《尚书》记载,当时的疆界是以河流和山脉分定九州,并与天之九星相对应,有“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之说,在《周礼》的记述中:“以土宜之法,办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先秦典籍《逸周书》中亦有“土宜天时,百物行治”之说,可见以“土宜之法”的相宅知识已具雏形,“土宜”二字与天时相对应,通过辨别适宜于人类、鸟兽、草木生存的环境,及十二种土地区域的物类名称,寻找利于人类居住的场所,能够趋利避害,使人民生活兴旺、鸟兽繁衍、草木茂盛。顺应天时不但是人们遵行的客观规律,也是积极处事、治事的原则方法,同时也成为后世风水理论的依据之一。
(二)、秦汉魏晋时期的风水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术兴起,随着《周易》学说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周易·系辞》语)的法天象地理论的建立,以及阴阳五行说的发展盛行,到秦汉之时,日趋成熟的阴阳五行理论,逐步成为解释宇宙万物的普遍原理,天文历律、八卦方位、干支周期等都与阴阳五行密切关联,人们用阴阳消长来解释季节变化,用阴阳失调来解释各种自然灾变。
秦汉之际,此时的风水学说中产生了察地望“气”的观念。据《太平寰宇记》记载,秦代的长水县有一座山(今浙江嘉兴南),秦始皇听术士说有天子气,便遣发一批死囚去要斩断龙脉,最后囚徒们不堪劳苦,中途逃离。《晋书·元帝记》亦有此记载:“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压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史记·高祖本记》中亦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又据《史记·日者列传》载:“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乙家曰:‘大吉。’辩讼不决,以状闻。制曰:‘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人取于五行者也。’”文中记述了汉武帝把术数家聚会讨论确定娶妇的吉日,堪舆家也在其中之列,同时可以看出,汉时五行学说是人们遵守的最高准则。
汉时,风水理论还不够充实,只是处于一个逐步成型阶段,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并且成为当时人们对宇宙世界认识的基本概念,同时奠定了风水学的理论基础,从《汉书·艺文志》目录可知,有两部关风水的书籍《堪舆金匮》(十四卷)和《宫宅地形》(二十卷),据相关研究资料认为,汉代流行的六壬式占可能是《堪舆金匮》的内容之一。《宫宅地形》属于形法类的一部风水专著,《汉书·艺六志》中说:“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廓室舍形,壬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然形与气相首位,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由此可见,汉代风水术已包含有相地、相人、相物、相畜之法了。文中提到九州之势以立城廓、宫室、宅舍、屋形等,显示出汉代修建城池都邑及民房宅舍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与地理形势的,这无疑是对风水理论的一种发展,使卜宅、相宅的实践经验可上升到理论层次。
魏晋时期风水理论日趋成熟,相宅之风盛行,三国时魏人管辂可谓开一代新风的风水宗师。《三国志·魏书·管辂传》中说:“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与邻比儿共戏土壤中,辄画地作天文及日月星辰。每答言说事,语皆不常……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前文中引述过的管辂过毋丘俭墓时对其风水所下的断语:“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可说明管辂对风水术之精通,流传至今的风水学经典《管氏地理指蒙》一书,据考证为托名管辂所著,书中对观星望气、阴阳交感、山川形势、寻龙点穴有系统的论述,堪称风水学说之准绳。
魏晋风水理论发展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郭璞,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所撰风水专著《葬经》(亦名《葬书》)的出现,标志着风水学说的正式形成,《葬经》一书最早见载于《宋史·艺文志》,题署为郭璞所撰,明初大儒宋濂在《葬经》序言中云:“窃尝读之,真确简严,意非景纯不至,实堪为相地之宗也。”吴沉在序中亦盛赞道:“吾知景纯之书,百世所不能废也,景纯盖亦传述古人之遗法而笔以乎?呜呼,以景纯之书,明白简易,为子孙家置而诵之,岂不足以尽送终之礼!”《葬经》分内、外篇两部分,以“葬乘生气”为总纲,重点阐述了五行之气的行止聚散,以及死者与生者之气的祸福关系,提出了“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这些观点对风水术的发展很有影响,清代吴元音在《葬经浅注》中则直接引用《周易·文言》中“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之语,解释父母子孙“同气相触而应”的依属关系,以“生者气之聚”说明“葬乘生气”对后代兴旺的重要性。又言:“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认为“风”和“水”聚散行止,是有无“生气”的关键因素。书中“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的四势之说,成为选择风水环境的首要条件。《葬经》全书虽然仅有两千余字,但它重在阐述相墓点穴的基本观点,为后世风水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而郭璞也被后世称为风水学的鼻祖!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风水
随着魏晋时期风水理论的逐步形成,至隋代时,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隋书·经籍志三》中就记载了十三种与风水有关的相地书籍。从书目名称来看,当时多以五音、五姓、五行生克为理论依据,总体来说,在前代基础上没有大的突破。
唐代是风水大师辈出的时代,据《古今图书集成》堪舆名流列传记载,当时的风水大师有:袁天罡、李淳风、一行禅师、司马头陀、丘延翰、杨筠松、曾文遄、范越凤、赖文俊等。其中以杨筠松为最突出的代表,对后世风水学的影响与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比郭璞显的更大。杨公,字筠松,名益。《宋史·艺文志》称为杨济贫,由于他可以通过调理风水使人脱贫致富,后世又称之为“救贫先生”,祖籍窦州(今广东信宜),其人不见于正史记载,只是传说其为唐僖宗(874~888)时的国师,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一过虔州(即今江西赣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迪(即曾文遄)、刘江东诸徒,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都药口”(据《赣州府志(卷九)》《方伎》载)。风水术界至今还流传着有关他为民间做风水的许多神奇传说,后人尊奉杨公为风水形法派的始祖,其代表作有《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青囊奥语》《青囊序》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的内容概括为:“《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疑龙经》上篇言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葬法》(指《葬法十二杖》)则专论点穴,有倚盖撞粘诸说……”杨筠松不仅是风水学的始祖之一,而且经他传承的弟子亦都是风水大师,对风水术的推广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古籍《刘江东家藏善本葬书》中,明人胡翰在其序中言:“唐文皇帝取其国经入内腐,也不复传,及黄巢破长安,国师杨筠松窃奔江西,授弟子三人,其一曰曾智,智授廖高及具甥赖文进,禹三传而上牢刘子先得之。”杨筠松在风水史上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在其学说中山水相宜、观龙察脉、阴阳互动、雌雄交会等理论观点,为后世风水理论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后人称他“曲尽地理造化运行之机,真参赞化育之大道”(《地理正宗·青囊奥旨序》)。可以说杨筠松是郭璞之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另外要提到的是唐代广为流传托名黄帝所撰的《黄帝宅经》一书,《黄帝宅经》在风水史上与《葬经》地位等同。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应该在唐代成书。《宅经》的内容主要包括序、总论、凡修宅次第法、阳宅图说、阴宅图说。序曰:“今采诸秘验,分为二十四路,八卦,九宫,配男女之位,定阴阳之界,考寻休咎,并无出于阴阳之宅,此即养生灵之圣法也。”由此可知,其理论依据是以阴阳为纲,配以天干、地支、八卦、九宫,形成二十四山、二十四向,又称二十四路,以坐向五行及男女年命五行断其吉凶。其核心是根据卦象、卦理,再结合时空方位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论证宅相概况,恰与杨筠松风水理论的“形法”相对应,可见,唐代的风水术已有明显的“形法”与“理气”之分。
宋代风水已派生出正式的流派和体系,这便是著名的江西派(即形法派又称峦头派)与福建派(即理气派)。《青岩丛录》对这两大派的风水活动及理论特点概述道:“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及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间传之,而今用之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迪、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其它拘忌,在所不论。其学盛行于今,大江南北,无不尊之。”形势派(即江西派)的始祖为杨筠松,该派以寻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对地理形势、山川龙脉、土壤气候、地貌方位等有较为详尽的描述。理气之法便是福建派。从理气法的原理可知,理气派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唐代的《宅经》。据有关专家考证,王伋乃王赵卿,约为南宋人,据说他深通罗盘原理,《罗经透解》一书中的针法诗“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是他所做,被认为是较早注意到磁偏角的堪舆大家。理气派偏重于时空方位和立向布局,以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为经,以八卦、九宫、二十四山向方位为纬,将复杂的理论系统化,在其之下又形成了三合、三元、九星等诸多流派。其间出现了几部对后世风水学有深远影响的代表性著作,如赖太素的《催官篇》、刘唐卿的《囊金》、蔡元定的《发微论》等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朝代,外来民族入主中原,由于两种文化的逐步交融,那时风水学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但值得一提的是,对后世在风水学有影响的一位重要人物刘秉忠,据《元史·巴图鲁传》记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臣巴图鲁建议定都燕京,其理由为“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甲于天下”。然而主持这一工程的人,就是官拜光禄大夫太保的刘秉忠。据《元史》记载:“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其所编著的《地理大全》为后世风水经典。在元大都的选址定位上,他“辨方位,得省基,在今凤池坊之北,以城制地,分纪于紫微垣之次”。运用易学中“法天象地”的思想,综合各种风水理论,确定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忽必烈雄霸中原之前,为了进军中原,曾要求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修了一座城池,取名开平,后开平升为元上都。据有关专家考证,元大都的中轴线竟然与元上都的城门中线重合在一条线上,两地相距近八百公里,这是偶然还是巧合,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是难以达到的,这又为刘秉忠高超的风水学造诣涂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色彩!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风水,辅助他完成霸业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便是“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的堪舆术数大家,据说明代的南京都城便由他所选,有一本风水经典《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也精于风水,且为自己身后安葬选了“仙虾八斗”风水宝地。据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明成祖的长陵便是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所选,由此可见,明代对风水的重视与流行。
清代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统治的需要,努力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在宫室建造和陵寝选址上也完全遵循着汉文化的传统。由于受汉文化风水的影响,清代设有专门负责天文观测与宫室陵寝的风水事宜的钦天监:“凡相度风水,遇大工营建。钦天监委官相阴阳、定方向,诹吉兴工,典至重也。”
由于明清时期帝王对风水的重视,使得堪舆之风大兴,风水的发展,流派林立,著述繁多,体系也更为庞大,理论则更趋繁杂。这一时期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丛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流传下来的大量风水学著作,同时民间也在收集和整理风水经典。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以辑录整编前人风水理论的著作有:《人子须知》《天机会要》《地理大全》《地理正宗》等。
分门别类后,形势峦头方面有:《地理醒心录》《入地眼全书》《地理啖蔗录》《形气元珠》《卜宅真机》《地理精微记》《谢氏地理》《地理玉髓经》《地理八窍》《辟径集》《撼龙经批注》《地理心法》《地理括要》《地理三字经》《杨公倒杖法》《一贯堪舆》《地理仙婆集》《地理铅弹子》《地学求真》《地学》《地理人子须知》《地理大成》《地理指掌》《扒砂经》《地理铁案》《地理人天共宝》《地学形势集》《地理琢玉斧》《天机会元》《阴阳二宅全书》《阴宅集要》《雪心赋》《地理大略》《地理正义六种》《地理正宗臆解》《地理金丹》《地理四弹子》《赖公葬法秘旨》……等等。
理气方面有:《葬经翼》《地理理气秘旨》《地理度金针》《地理三会集》《图书奥义》《三元地理理气图说》《玉尺经全书》《地理孝思集》《地理录要》《天心正运》《地理小补》《地理说略》《地理葬书》《玉尺经正义六种》《经羲秘旨》《心眼指要》《地理辨正合璧》《辨正发秘初稿》《地理辨正》《乾坤法窍》《地理金锁秘》《堪舆指原》《地理仁孝必读》《地理一盘珠》《堪舆正论》《堪舆正传》《辨正直解》《催官篇注》《阴阳捷径》《拨砂真诀》《地理铅弹子》《地理五诀》《天元五歌》《阴阳撮要》《堪舆理气秘诀》《堪舆辟谬真传》《地理六经注》《山洋宝镜》《周易葬经》《理气择要》《堪舆辑要》《地理存菁》《直指原真》《四课水法》《堪舆一贯》《地理元文》《地理撮要》《许氏辨正释义》《理气三诀》《山洋指迷》《杨曾地理元文》《沈氏玄空学》《辨正新解》《金氏地学粹编》《穿透真传》《阴阳五要奇书》《玄空古义四种》《钱氏辨正参解》《天玉经说》《地理一贯集》《阴宅镜》《堪舆小志》《阴阳指正》《地理指南》《天玉经注》《地理四秘全书》《地理辨正集注》《天惊诀补义》《定向指原》《增补理气图说》……等等。
论述水龙的专著有:《地理新知录》《水龙经》《地理千里眼》《青田刘氏心书》《地理正经》《辅星水法》……等。
阳宅方面有:《阳宅十书》《阳宅大全》《阳宅集成》《宅法全书》《阳宅要诀》《立宅赋》《阳宅修方招吉》《宅法定论全书》《八宅断诀》《阳宅指掌》《相宅新编》《阳宅三要》《宅谱通言》《宅谱指要》《阳宅入山断诀》《八宅明镜》《阳宅便览》《阳宅爱众篇》《都天滚盘珠》《宅法举偶》《相宅经纂》《阳宅会心集》《鲁班经》……等。
论述罗盘的著述有:《罗经顶门针》《罗经透解》《罗经拨雾集》《易学蒋针》《罗经秘窍》等。
择吉方面有:《三式秘窍全书》《象吉备要通书》《永宁通书》《协纪辨方》《玉镜正经》《选择辑要》、《崇正辟谬》、《诹吉便览》、《董公选择要览》、《选择正宗》等。
记录山川龙脉的钳记有:《卧云地图》《安徽各地钳记》《桐城龙脉总论》《赖刘越中钳记》《澉浦钳记》《苏州大地记略》《地纪图说》《越中钳记》《苏州来龙记》《地钳杂记》《休宁钳记》《浙中钳记》等。
除以上所罗列的众多书籍外,还有遗漏的或未知的亦不少!
明清时有三位在风水学发展上具有开创性的代表性人物值得一提。
首先要说的是明朝的医学兼风水大家缪希雍,江苏常熟人,字仲淳,号慕台,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疗遂愈。而立志从医,搜求医方,博览群书,尤精本草之学及堪舆,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医学上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缪希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其风水学传世之作有《葬经翼》,把中医学上的“气”、“脉”等理论运用于堪舆之学,书中论述了望气、三宝经穴法、脉缓、脉急、脉硬、脉软、脉侧、脉中等理论,开篇即云:“夫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是知五岳四凟,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又云:“山止气聚,名之曰穴。穴有真病,同乎废人,虽具形骸,神气伤于败缺,而中无所存,如是者则法不可葬……”用中医望、闻、问、切的实证方法引证风水,是对堪舆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在古人眼中,中医跟风水一脉相承,风水师调理的是环境风水,使人与自然和谐有序;而中医调理的是人体风水,使人体气血流畅、经络疏通,自身内部和谐则百病难侵。所以古代好多的风水大家都精通医道,而好多医家则会寻龙点穴。
第二位是蒋平阶,明末清初人(1616~1714年),字大鸿,又字雯阶、斧山,号宗阳子,世居华亭张泽,即今日上海松江区张泽镇。明亡后,曾参与反清复明活动,据有关资料载:“几度事败,遂感时事不可为,后专心诗词之学、堪舆之术……公幼年时,随父安溪公习形家风水,常遇不得其解之案。至明亡后,习无极子玄空精要、吴天柱水龙法、武夷道人阳宅法,游历十载,印证所学,终至茅塞顿开,堪舆大成,时人赞为一代地仙。晚年定居绍兴稽山耶溪,创蒋盘罗经,传徒:会稽姜垚、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等。又有滇南范宜宾,浙江章仲山,苏洲朱小鹤、上虞徐迪惠、湘楚尹有本、广东蔡岷山,各立其宗,秘其所学,专其所长,排其所异,终无一宗贯通其学。有《水龙经》《天元五歌》《地理辨正疏》等著存世,为时师奉为经典。”蒋大鸿得其三家真传,遍证大江南北古今名墓,穷通其道,终成一代地仙。但在其传承过程中,私秘其学,对入室弟子也分别授受,不肯轻泄,使人无法尽窥其奥,难以登堂入室。致使后学者揣度百起,门派林立,真伪难辨。
另一位是清末的风水大家沈竹礽(1849~1906年),原名沈绍勋,字竹礽,清浙江钱塘人。沈氏从16岁起,就开始读堪舆方面的书籍,因父亲早逝,沈氏想找一个可供先父安息的吉地,为此而博览群书,考察不同的墓穴。沈氏初习三合派风水,后屡经亲自验证,知道此派风水有不少不足之处。其后得知玄空风水,屡有征验,故穷其毕生精力探其奥妙。1875年,26岁的沈竹礽与姻亲胡伯安到无锡,拜访玄空派传人章仲山之后裔章莆,可惜时过数月,未能探其玄旨。后以重金借得章氏三元宅断观看一晚,二人遂用一整夜的时间,将整部书抄写下来,而后,沈氏为了解其书中真谛,又购得易理方面书籍一千七百余种,经过多年的研究,才找到打开玄空之门的钥匙,悟透由杨筠松至蒋大鸿、章仲山一脉的玄空真学,并着手重新补入注释,玄空风水学的神秘之门终于被打开。沈氏殁世之后,其子沈祖绵及门人搜集其生前手稿,辑录而成《沈氏玄空学》一书。此书将玄空风水学内最隐秘的理气学说公开,详细论述了玄空风水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是第一本最周全、系统的玄空风水学专著,亦成为后来学习玄空风水的必读书籍。由于沈氏用自己的超人智慧悟得玄空真谛,终未能尽窥玄空之奥,其学说后人亦有疑义。但这并不影响沈氏对玄空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他那种做学问的执着和胸怀更为后世所敬仰。
易和斋主人
尹锋,1964年生,祖籍甘肃山丹,传统文化的修习者与实践者,师承国学大家费秉勋教授、俞长江教授。现为:伏羲故里国学院院长,欧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院院士,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副会长。曾先后为海航集团、法国JZ药业、天宇毛纺、辰龙集团、华中集团、澳洋地产、亚美地产、辰纪地产、国力地产、腾达地产等企业进行策划指导。出版《掌上奇门》《掌上乾坤一一解析奇门遁甲》《斗转星移一一解开奇门遁甲之迷》《解析风水一一传统堪舆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上、中、下)等,著述二百余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