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清军入关不封刀屠城80万人,几百年后国人才知真相
中国每个封建王朝的末期都离不开社会动荡、战苦练练、乱贼横行和民不聊生的结局,素有“最硬”朝代之称的大明,到了末年亦是如此。
由于百姓们平静安逸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满足,所以部分地方力量就开始蠢蠢欲动,党派之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波又一拨,这使得明末的发展情况极不乐观。
其中,清军的势力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在它连续不断地打压之下,明朝还是走向了灭亡的道路,朱氏子孙的政权开始逐渐瓦解,清朝便正式接盘,开启了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新篇章,历史又将迎来新的命脉。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皇太极的带领下,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彻底打败了明朝余孽所遗留下来的军队,顺利占领了中原。
在清军入关扬州之后,就曾下达过这样一条命令:十日不封刀,并对扬州进行屠城。
但是这件事的真相当时并未知晓,一直连同战火被封存了起来,直到百年之后的今天,国人才对扬州屠城这件事的真相有所了解。而整起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身为清朝裕亲王多铎了。
为国誓死守住一座城
关于扬州屠城这件事也被后人称之为“扬州十日”,早在1645年,清朝就带了整整十万人马一路南下,当他们到达扬州城的时候,却遇见了他们的宿敌——明朝守将史可法。
他一心只想守住明代留下的江山社稷,在清军攻打扬州城的时候,还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一封信用以告知明帝现在的扬州城危机四伏,请求朝廷能够派兵增援。
可当时的明朝早已是自身难保,面临着四处都是清军的境地。于是史可法只能选择孤身作战,靠着城内仅有的一万名士兵对抗城外的十万清军,他誓死要捍卫扬州城!
强大的清军力量没有让史可法有过一丝害怕,但二者终归是力量悬殊,也难逃战败的命运,一开始清军也不想开战,减少自身不必要的伤亡,于是他们就打算能够劝降史可法。
但史可法却是个有名的忠义之士,他怎么可能为了自己可以苟且偷生,而去背叛自己的国家呢?终于在5月20日之前,扬州城还是被清军强行打开了大门,一下子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史可法也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死伤众多气急败坏后开始屠城
在清军拿下了扬州城后,自己也是元气大伤,手底下的士兵也是死伤众多,在从明军手中夺下扬州城后,清军有点高兴得得意忘形,惨遭明朝残余势力的偷袭和攻击,这令清军的将领们感到十分气愤,于是默许自己的部下可以对扬州城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没过多久,扬州城就已是血流成河,尸堆成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死城。
据后来的统计,在清军的这场大规模屠杀中,杀害的人数可达八十余万。
日本的扬州十日记带来了真相
这真是一段黑暗的历史啊,但是这八十万条人命居然在清朝的史书上只是轻描淡写,这也难怪清朝的这场罪行会随着战火被淹埋如此之久。
另外,清朝是十分忌讳写它的不好的,为此还特地发明了一种叫做“文字狱”的刑法,多少文臣武将以一字之差就被下了大狱,哪怕只有一字不得圣心,就会为自己引得杀身之祸,所以导致时至今日国人对于清军血洗扬州城这件往事了解甚少,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所能查明的历史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能是各说各的罢了。
不过好在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把日本的《扬州十日记》带回到了中国研究,后来发现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切,自此以后,清军屠城的真相才被世人一点点熟知。
小结
“扬州十日”事件也为国人敲响了警钟,在我看来,清军完全不应该杀害那一个个鲜活无辜的生命,同时还应验了那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强者自会受到尊敬,而弱者只会招来侵略和羞辱。
即便我们今日已然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大国里,但是仍不应该忘记过去发生的苦难,懂得把所遭受的这些转化为发展的力量,只有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硬道理。才能有资本和对手进行较量,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