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韶华》:听感染科大夫讲述“疫”无反顾背后的故事

解读中国工作室

为世界提供感知中国的别样视角08-20 17:11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短短两个月内,全国各地共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相关专业医护人员达到了16000多人。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和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实短视频节目《恰是韶华》,今天推出第四集《“疫”无反顾》,讲述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医生曹玮在武汉最前线抗疫的经历,以及她所见证的中国医疗体系改革历程。

△《恰是韶华》第4集:

《疫无反顾》

“我之所以成为医生,是因为我想为别人提供帮助。”怀着这样的初心,2008年曹玮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同年留院工作。十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传染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科医生正是急需的专业人才。曹玮也很想深入疫情前线了解新冠病毒,获取一手疫情病源信息,从而找到攻克疫情的方法。

2020年2月,曹玮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抗疫第一线。

As a doctor,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to get the information is you went to the spot and see the patients by yourself. 

作为一名医生,想要获取疫情病源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你亲自去那里看护病人。

北京协和医院不仅派出多支援鄂医疗队,还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短短的20多天里,承担了10余场对外交流活动。曹玮作为北京协和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专家出席记者会,向外国一线医务人员分享了抗疫经验。

疫情之初,我国取得的有效成果经验,除了因为我们采用切断传染源保护未感染人群、治疗感染病人的基础方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家的体制能够动员社会的各个部分,从而获得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对抗疫情。

这次抗疫取得成功,人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付出,医生和护士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而在疫情中坚持工作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群体,也在竭尽所能为抗疫贡献力量。

曹玮认为中国鉴别新型疾病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新冠病毒的传染力要远远超过非典SARS病毒,这一次面对疫情,国家比2003年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Compared with the 2003 SARS, we are making a lot of progresses. Because after the epidemic of SARS, the clinics of treating diseases with unknown fev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nearly all the hospitals over China.

与2003年的SARS相比,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SARS疫情之后,国家在几乎所有医院都开设了针对未知发热病症的门诊。

作为一线工作者,身处新医改风向标的前沿阵地,曹玮见证了新医改给很多病患带来的切实帮助,尤其是在降低医药和手术费用等方面。

她还结合在美国和加拿大访学及博士后科研经历,客观评述了中外在医学教育、研究以及医疗体系之间的差异。

I think the gap between Western hospitals and Chinese hospitals was shrinking. We are more and more in the same line and sometimes even in some aspects, we can be ahead of them. We certainly have a long way to go, but I think we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also we have our own advantages.

我认为我们与西方医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我们的医疗水平越来越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要领先于西方。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认为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已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中国织起了世界范围内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网。

曹玮医生见证了中国医疗体系发展历程,也在疫情来临期间身先士卒地冲在第一线。她的故事与她的初心密不可分,更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明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近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了解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