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进藏老兵追忆:126团从云南进军西藏纪事
总第288-1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申竹林 现年90岁,50年进藏,在藏工作近30年,参加昌都战役、平叛改革、守卫边防、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中任昌都军分区加强营(10多个连队)政委党委书记,参加瓦弄作战。
为老兵带货
宁夏新米 开售
一位专心做宁夏大米的老兵
老兵种植的大米
由得天独厚的黄河水灌溉
晶莹剔透,筋道醇香
自产自销,保质保量
1950年3月,14军42师126团接受了从云南进军西藏,参加昌都战役,昌都战役结束后,继续挺进察隅边防昀命令。
1952年由于供给困难(从丽江到察隅要走47天),部队精简缩编只留2、3连、机炮排和团机关少数人员在察隅,执行边防守卫任务。1954年1月划归西藏军区,改为察隅部队,后改为公安8团,又改为步兵153团,由昌都警备区直接领导。
参加昌都战役
接受了进军西藏任务后,团党委和各级领导,对部队进行认真学习动员。因接受这一任务较突然,弯子转得大,当时部队反映也较多,主要认为,好不容易打垮了蒋介石,该休整享受一下了。不少干部考虑家庭、婚姻等问题,对进军西藏一时想不通。军、师首长亲临部队动员,通过动员学习。干战深刻地认识到,西藏由于帝国主义在插手,外国势力在边防蚕食我国领土。进军西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军的神圣职责,昌都战役,对解放全西藏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遵照党中央部署,完成这一任务。干部战士是经过党长期培养教育、有良好的思想基础,。经过动员学习,都表示一定听党的话,完成这个光荣任务,部队很快形成了进军西藏的备战高潮。
部队边动员、边进行党的民族政策丶宗教政策教育,边进行高原地区适应性生活锻练,如喝酥油茶丶吃糌粑等,军事上进行负重耐力训练,爬山丶搭帐篷丶过溜索等训练。同时,还从云南边纵七支队抽调会藏语的35人组成民族工作队,以便开展沿途群众工作和充任藏语翻译,团政治机关配备了懂英语、印地语、藏语的翻译干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部队各方面都有所提高,50年7月底,部队分两路进藏。一路由1营和团直部分人员组成先遣队,由团长高建兴同志率领,向西藏桑昂曲宗(今察隅县)的察瓦龙地区松塔进发,
另一路于8月由团政委成泽民同志带团2营、125团3营、团直机关部分,向德钦、盐井进发。为了保障供应,14军调集了2000余匹骡马组成辎重团负责运输。
、
因受地形、道路、供给等条件的限制,战士们除武器装备外,还携带高原御寒装备、口粮等70多斤的行装,经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横渡金沙江、澜沧江,翻过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等海拔5000多米以上的几座雪山。进军途中部队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高山反应,吃不好,睡不好。道路之艰险,从未遇到过,过江没有桥,不仅部队物资全靠竹溜索,连骡马也是用竹溜索溜过。有些地方根本无路,靠绳索攀登,或用树搭梯通过。因运输困难,有时到了断粮的地步,不得不靠山上野菜等补充。部队因动员充分,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紧,干部带头吃苦,部队情绪稳定,斗志旺盛。经历1个多月的艰苦奋进,于1950年9月到达怒江边的察隅的察瓦龙地区松塔村。成政委所率领的部队也按时到达德钦。准备参加昌都战役。
西藏地方反动势力,为了阻止我军进军西藏,在察瓦龙地区搞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地方武装,占领着怒江边的要道拉克拉,拉克拉一面靠山悬崖绝壁,一边是汹涌的怒江,还设有滚木擂石,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它是通向碧土的必经之路,不经此地,无法直逼碧土,参加昌都战役。夺取这个要地,也是配合昌都战役的一个重要行动。此时,昌都战役即将进行。我军到达松塔后曾派人,与这支地方武装的头目那恩进行谈判,但那恩拒不接受,并声称要维持“彼此边界”。他扬言“我占据天险,有300余条枪,要与解放军决战”。先遣部队进行了认真的侦察,得知地方武装,系由当地各头人的名枪手组成,有一定战斗力。根据地形高团长决定,以先断其后路,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消灭这股敌人。于10月5日,先派2连6班班长魏殿堂同志,带领全班和几名工作队同志,夜间越过藏军背部的悬崖绝壁,截断了藏军退路后,2连从正面起发起突然袭击,一举全歼守敌,并俘虏了守敌头目那恩。战后魏殿堂同志被14军授予“战斗英雄”称号。那恩对我军的英勇战斗,敬佩得五体投地,他说“解放军真是神兵,我想也不曾想到,你们竟能爬上连山羊也无法走的悬崖绝壁,睹住我的后路,使我毫无办法只有投降”。
部队占领拉克拉、扎那后,稍事休整后,向碧土疾进。藏军在碧土驻有一个代本(相当团),约500余人,布置在碧土到梅里雪山一线。经团党委研究,认为打好碧土这一仗,是配合昌都战役的重要战斗。决定仍分兵两路,采取绕道敌后进行奇袭的战术。一路由1营副营长卫进才同志带领2连和部分工作队同志于6日深夜出发,在崎岖的山腰上摸索前进,在7日天亮前摸到碧土后方,占领有利地形。一路团政委成泽民带领2营、团直机关从德钦出发,直取梅里雪山守敌。全歼驻守在梅里雪山企图阻止我军进入碧土的敌人。当二连进入碧土寺时,藏军一僧一俗两个代本(相当团長)还在吃饭,就当了我军俘虏。开始两人很害怕,经讲解我党我军政策,解除了他们的顾虑,同意山上藏军放下武器。由于二营进攻神速,令未上山,藏军已溃下来,被我3连俘虏,此次战斗共俘虏藏军多东吉司总指挥以下官兵400多人。大批物资和马匹。对所俘藏军,大部释放并发放了路费,让其回乡。125团3营顺利围歼了盐井之敌。
1营与二营在碧土胜利会师,10月19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
这时天已变冷,雪要封山,由于运输困难,根据上级指示,2营和团直机关的一部分,由成泽民政委带领返回丽江。1营和部分团机关人员由团长高建兴带领进驻碧土、扎那、门工一线,边冬训、边调查了解察隅地区的政治情况和风俗民情,通往察隅的道路、等情况,为进军察隅做准备。
同时做好察瓦龙地区群众工作,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并向各地头人、活佛宣传我军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宗教政策。争取他们支援部队进军边疆。经过各方工作,取得较大的效果,一些有名望的头人如阿比、白马、碧土寺活佛等,在这方面起了不少作用。在进军察隅的过程中,其运输等事大都由他们担任,未出现过大的差错,也为以后成立解放委员会打下了基础。
挺进察隅
察隅地区约有1000多里的边防线,是中缅、中印交界的三角地带,是缅甸、印度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是战略要地,是西藏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察隅河而下就是被印军占领的瓦弄重要据点。我军未进驻察隅之前,印军经常沿察隅河而上到察隅、竹瓦根一带活动,欺诈打骂群众,抢劫藏民财物,群众对此甚为愤慨。部队解放察瓦龙后,曾2次派小部队和部分人员到通往察隅沿途各村和寺庙进行宣传,赠送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画像和宣传品以及其它礼品,边疆人民知道了解放军是毛主席派来的队伍,不派款,不要粮,不支“乌拉”,买卖公平,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自由,是少数民族的救星。盼望解放军早日来到察隅,成了边疆人民的一致要求。察隅地区派出扎西代表群众2次到察瓦龙看望部队,并介绍了察隅的民情、风俗、寺庙和印军等情况,请求部队早日进军察隅。1951年6月初团派副教导员张达德同志带领一个排和工作队员、医务人员、配备报话机,先行前往竹瓦根,沿途宣传群众,了解沿途情况,为部队进军创造有利条件。
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公布后,上级指示我部必须在10月1日前进驻察隅。1951年8月下旬向察隅开进,从察瓦龙到察隅,不仅要徒步行军20余天,还要横渡波涛汹涌的怒江,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祖秀垃、牛拉、泽马拉、日秀拉等4座大雪山。险恶的自然条件给我们进军带来了许多困难。山下是纷纷细雨,山上是大雪飞扬,偶尔下冰雹。盘山的羊肠小道曲折泥泞,道路艰险,气候恶劣,没有住房,吃“夹生饭”,晚上睡不好觉等等。所有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无私无畏的人民战士。经过20余天的艰苦奋进,我们终于在9月20日到达了竹瓦根。在这艰难的征途中,部队始终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到之处战士不顾疲劳,争先恐后地帮助群众治病、背水、砍柴、拾牛粪,又把自己节约下来的粮食、盐巴、茶叶送给贫苦藏民,以模范行动赢得了沿途广大藏族群众的信任和热烈的欢迎。寺院僧尼也自行组织,吹着法器,敬献哈达,清扫道路,欢迎解放军,其场面极为动人。
竹瓦根距察隅还有100余公里,沿察隅河而下,是个多地震区,50年一次大地震,完全毁掉了原有的山道,严重阻塞察隅与内陆来往,使察隅人民吃不到茶叶、盐巴丶布匹等,生活十分困难。当时,要用16驮大米方能换到1驮茶叶,盐巴比金子还贵,修通这条路,既是我们进军的必需,也是察隅人民的殷切期望。
为了执行上级决定,在10月1日以前到达察隅,决定由团长高建兴率3连(我是三连政治指导员)、部分团直人员、工作队人员,带电台先行,沿途根本沒有路,有的地方要爬山绕行,设法用背包绳拴到树上下,砍树搭梯爬崖,用竹溜索过河等办法,于9月30日如期到达察隅。部队到达察隅后,立即派出1个排进驻实际控制线沙马前哨,升起了五星红旗,从此结束了有边无防的历史!
其余部队由一营营长郭献璜、教导员王杰敏率领,边修路边前进,战士们在工具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决心就是用手也要尽快打通道路。我们发动群众,开展了“出主意”、“提建议”的劳动竞赛活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想出用“火烧水浇”办法,爆破巨石,解决了没有炸药的困难,没有绳子就用山上的葛藤拉木料,没有锯子就用木箱上的铁箍做成锯子……就这样一米米地向前修进。察隅河两岸是悬崖绝壁,河面宽50余米,水流湍急,吼声震天。为了修路架桥,从察瓦龙出发前就特地从大理请来了一位工程师,可他到河边一看摇着头表示毫无办法。困难吓不倒英雄汉,我们就自己想办法,并请教当地的群众,用当地群众的土办法,先用巨石垒好两岸桥墩,用数丈长的木料从河两岸逐层向河心延伸,并将大石横木压两头,最后用竹溜索将数丈长的4根大料从中间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就架成了。此桥不仅可行人,也可走骡马。我们终于不在河中打桥墩,没有用一颗钉子与铁件,全靠工兵班几把斧子和自制工具,架通了察隅河上第一座前进大桥,真可堪称为架桥史上的“创举”。当地群众认为3年也修不通的路,部队不到两个月就修好了100余公里的骡马路,架大小桥梁40座,打通了进军察隅的道路。更换了过察隅河的竹溜索。
保证供应线畅通,派1个连驻扎竹瓦根。同时还向中缅边境派出1个排,配备电台,以防中缅边境蒋军残余骚扰。其余部队驻察隅,设电台与上级联系。
屯兵生产
部队到边疆后的安家建设,是关系到安定边疆人心的大事。部队住帐篷,群众认为是不会长久的”。为此,干战在过人高的荒草里盖起了临时草棚后,又建起木板屋,1953年部队按云南军区规划,自己动手修建正规营房。木工、砖瓦、装修等一切工程都是自己动手,边学边实践边干,该地区历史上从未有过石灰、砖瓦,经战士们多次试烧,全部烧成了。经过3年多的努力,盖起砖木结构的礼堂、俱乐部、澡堂、宿舍。战士们住上了宽敞舒适的营房。从此以后,人民解放军就在察隅这块美丽的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也安定了民心。
从云南省的丽江到察隅要走47天,由于大雪封山,交通运输困难,人称” 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季)淋破头,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学狗爬”,云南省军区每年只能向这里运送一次物资,供应极端困难。战士们说:“我们吃1斤粮食,国家就得拿出几十斤”,而运费相当粮价的9倍多。文化生活差,每年给送一次报纸、书信、几部电影片。大家几乎能把每部电影画面对话背了下来,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每句话每个动作;报纸都是订起来,翻了又翻,看了又看。
察隅是西藏东南部的河谷地带,河谷和山岗都是原始森林,气候温暖,雨水充足,盛产水稻,有“西藏江南”之称。为了减轻后方运输的困难,遵照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 和“屯兵边疆,生产自给”的号召下,部队进行开垦荒地,生产自给。干、战拿起铁锹、十字镐等军用工具,向荒地进军。工具磨秃了,让原来在家当过银匠的金成信同志烧起火炉修理。战士们还开动脑筋模仿家乡的样式,用坚硬的木头制成了各式各样的木质工具。经过艰苦劳动,在千年荒地上开出了近800亩良田,种上了稻谷、包谷、黄豆、麦子等;不少干部、战士写信向家乡亲友要来各种各样的菜种,在这块土地上种出河南的西瓜、南瓜、豆角,山东的大葱、大蒜,云南的茄子、灯笼辣椒,山西的大黄瓜,新疆的哈密瓜,四川的包心白菜、芹菜,广东的西红柿,湖南的冬瓜等30多种蔬菜和粮食。到1957年底累计生产粮食、瓜豆和蔬菜几十万公斤。蔬菜完全自给,粮食自给三分之一,既改善了部队生活,又减轻了内陆运输困难。
当地人民群众在部队的带动下,也掀起了开荒生产的热潮,仅沙马一个不大的村庄就开荒80多亩。据统计,在1954年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部队驻地周围村庄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年轻人从贸易公司买来了新球鞋、彩色头绳和美丽的氆氇藏装等,把自己打份得更漂亮。老年人常对小子们说:解放军来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幸福是劳动创造的。他们更要热爱解放军,军民联防共守好边疆。
(原刊于《战斗在高原》《西藏党史资料》1990年第3期
(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