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篇 “华夏第一村”
X
“华夏第一村”的命名
为何称“兴隆洼文化遗址”为“华夏第一村”?自1983年至1993年,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先后经过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期别的兴隆洼文化半地穴式房址170余座、窖穴400余座、居室墓葬30余座。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及动植物遗骸资料,由此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兴隆洼一期聚落内的房址均成排分布,井然有序,最大的两座房址面积各达140余平方米,并排位于聚落中心部位。居住区的外围环绕一道椭圆形的围壕。通过对房址内出土木炭标本进行碳14年代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处经过全面考古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由于具备了“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这三个条件,故将兴隆洼遗址称之为“华夏第一村”。
内蒙古敖汉旗境内通过近30年来的考古调查,已确认在全旗境内共分布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遗址4000余处,约占内蒙古自治区古遗址总数的1/6。敖汉旗博物馆已征集收藏的文物达5000多件。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公布的126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敖汉旗兴隆洼、大甸子、城子山遗址名列其中。境内正式命名的史前考 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在同一旗县提出四种不同考古学文化命名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指出:七八千年前的赤峰地区兴隆洼文化遗址反映的社会发展已达到了氏族向国家进化的转折点,文明起源超过万年,社会分化早于中原。
“华夏第一村”——八千年前的文明
敖汉旗是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其古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发展轨迹清晰,没有断层,已被考古界命名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家沟文化”、“小河沿文化”等几种类型的文化,既填补了中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确立起四个考古学文化的坐标,也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向前推近了三千余年。
这里产生的兴隆洼文化表明:早在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原始村落。这里产生的赵家沟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前就由刀耕火种过渡到耜耕原始农业阶段;这里发现的草帽山积石冢、兴隆洼陶塑女神等诸多红山文化遗迹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进入了早期的城邦式的原始国家;这里产生的小河沿文化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与中原地区乃至长江流域有密切联系的同时期原始文化;这里发现的大甸子、城子山等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与中原地区同等发达的等级社会制度与青铜器时代文明;这里发现的周家地山湾子等诸多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已掌握了成熟的青铜采矿和冶炼铸造技术;横亘在敖汉中部的两道燕长城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在燕国版图,春秋战国之后,这里一直是北方骑马民族的驻牧之地。秦汉之后,这里开始有准确的史籍记载。正如有些专家们所说: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中国北方文化,了解中国北方文化,不能不了解敖汉古文化。
“华夏第一村”的六大之最
一是聚落内的所有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中国已揭示的最完整的原始村落,是中国8000年建筑史上的奇迹;二是这里发现成批的居室墓葬,是中国史前时期最奇特的埋葬习俗。人猪合葬现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尚属首例;三是这里出土的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磨光真玉器,是探索中国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