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提出花果山是泰山的杜贵晨教授:我仍认为花果山是泰山
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七十二变; 唐僧历尽81难取得真经; 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这些都是我们所知道的《西游记》然而在这部小说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譬如说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谁?《西游记》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我的老师----山东师范大学的杜贵晨教授告诉你《西游记》背后那些不知道的事儿。
杜贵晨
花果山原型是泰山?
2006年,当杜贵晨提出“泰山是花果山原型”这一观点之后,曾引发了网络上大批网友的反驳,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考证,又发现了大量的旁证。
2006年对于山师大的杜贵晨教授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这一年的年初,他遭到了网友们的一次围攻。
围攻的原因,是因为两篇他刚刚发表的论文:《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和《〈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论》。在这两篇论文里,杜贵晨大胆的做出了考证,认为小说《西游记》里的“花果山”的原型,就是如今的泰山。此事随后被媒体进行了报道,引来了网友们的激烈反响。
媒体不断约访,大批网友指责,让原本就有些准备不足的杜贵晨颇不适应:“其实这是一场不平等的对话,网友们看到的信息来自于媒体的报道,而不是我的论文原文。真正看过我论文的人,即使不赞同(我的观点),起码也会觉得我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现实确实如杜贵晨所说,从论文发表至今已经六年的时间了,学术界对于杜贵晨的论文始终保持沉默,无一人出来反驳其观点,一些读到论文的网友,也开始在网络上替杜贵晨说话,认为其观点是“有道理”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还是继续坚持我的观点。”10日上午,在杜贵晨的家里,他这样对记者表示。杜贵晨的坚持,换来了一些更多的旁证,3年前,他与泰山学者周郢在东平县尹山庄南的花果山之巅,发现了一方《齐天大圣庙记》碑,这块清朝嘉庆十年所立的碑文,详细记述了当地人对于齐天大圣的崇拜与祭祀:“东平州林马庄,每逢旱,辄祷齐天大圣,屡降霖雨。虽然大圣者,金圣叹以为《西游》之寓言,其人若不可考,然口(该字模糊不清,或为“有”字)二子固有词以告余矣……”
不仅仅是泰安,在整个山东,都曾有过一些建于明清时期的“大圣庙”或“大圣祠堂”,而这些建筑在杜贵晨看来,恰恰是民间对于孙悟空的一种崇拜。与这种崇拜同时存在的,是泰山上很多景观的名称,“《泰山志》的成书要早于百回本《西游记》成书的时代,《泰山志》中40余处明中叶以前命名的景观,都出现在《西游记》里,绝不会都是巧合。尤其傲来峰(国)、鹰愁涧、扇子崖、极顶(仙)石、高老桥(庄)、铁板桥等国内自古独一无二的名称出现在书中,就更不会是巧合或虚构,而是直接取自泰山或从泰山景观变化来的。”
作者有可能是泰安人?
在大多数读者眼里,《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然而在学术界,这一说法却始终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所谓的吴承恩做《西游记》的直接证据,仅仅来自于一条被删除的府志。
《西游记》的故事,其原型来自于唐太宗时期玄奘和尚西游的经历,之后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元明二代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文艺作品。这些颇具神话色彩的文学文本,为后来的百回本《西游记》创作提供了优越的基础,大约明朝中叶以后的某个时期,百回本的小说《西游记》才开始出现在市面上,被人们争相传诵。但是此时的《西游记》小说存在一个问题,即最早出现的《西游记》本子“没有作者的署名”,“一直到了民国时期,在胡适、鲁迅等人的考证与主张之下,认为该书作者是吴承恩之说,才开始为出版界进而读者接受,并逐渐流行起来。”杜贵晨表示。
有趣的是,当年胡适等人考证《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主要依据,来自于《淮安府志》中的一条记载:“吴承恩:《射阳集》 四册……《春秋列传序》;《西游记》。”但是这一重要的记载不知何故,在清朝咸丰年间重修《淮安府志》时被编纂府志的人删掉了。对于这一说法,杜贵晨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个人看法,这位作者对泰山非常熟悉,其熟悉的程度和由此透露对泰山的感情,显得有可能是泰安人,或者是长期在泰安居住过的人。若不然,《西游记》中出现这么多与泰山有关的描写,就不好解释了。但在《西游记》的研究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真正读懂《西游记》,做好《西游记》的学习与研究。”
而据杜贵晨多年考证发现,在与吴承恩同时期的时代,山东古兖州的鲁王府也曾经大量的刊印过《西游记》,但是唯一遗憾的是,这部《西游记》与之前的版本一样,没有作者署名,而纵观国内如今发现的各个版本的《西游记》作品,要么署名朱鼎臣编辑,要么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要么署丘处机撰,要么干脆不署作者姓名,偏偏无一本《西游记》中提到吴承恩的名字。
孙悟空的精神特质不是反抗?
一提起《西游记》,大家往往会联想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的结合”、“反叛抗争精神”、“永不放弃”等词语。但是在杜贵晨看来,《西游记》真正的精髓在于写人性和人性的修持。
作为一名研究《西游记》的学者,杜贵晨对于《西游记》有很多别出心裁的说法,其中最关键的,是他对于《西游记》核心思想的另类解读。“越是好的文学作品,作者的思想越是隐藏的深,读者越是容易误解。《西游记》尤其被误解得厉害。如孙悟空形象体现的是一种正面意义的'反抗精神’,就是典型的误读。《西游记》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体验,在于对人性的探索与关怀。”最典型的是前七回孙悟空学道至“大闹天宫”的故事,在杜贵晨看来,这几回描写历来被视为对孙悟空的正面歌颂,其实不然。“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并不具有正面价值,“说不得高尚”。“他一心学道,根性甚好。但因为学道不守戒规,被逐出山门,实是一个被'勒令退学’的孩子。他回到花果山,打得'四海千山皆拱伏’,'龙宫借宝’等,行的都是霸道,不是什么好品行,失学后很快变坏了。他第一次反出天庭,是觉得弼马温这个官太小,第二次被招安去天宫做了齐天大圣,看守蟠桃园,却监守自盗,也不是什么好品行;又大闹瑶池,是嫌王母娘娘做寿没有请他。所以,他的所谓'反抗精神’,更多的是因为统治阶层没有认可他,接受他为其中的一员。他'大闹天宫’,为的只是自己的位子、面子。我们不能因为他反对的是玉帝,就一定是正确或正义的。《西游记》中的玉帝有些昏庸,没有决断,但并非恶类。他对孙悟空也够宽厚了,一心息事宁人,连'齐天大圣’都许他做,可见其并无一定打杀孙悟空的意思。后来孙悟空要玉帝搬出天庭,也就退无可退了。但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要写玉帝好,而是反衬这时孙悟空性格缺陷的严重,即私心放纵,高傲狂妄,结果只好由如来安天,'五行山下定心猿’。”
在杜贵晨看来,《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其实分别代表了四类人:“孙悟空是年轻人的代表,有本事,能接受新鲜事物,身怀绝技桀骜不驯;猪八戒贪吃贪睡又好色,代表的是这一类人物;沙僧老实忠厚,代表的是老好人;唐僧是肉眼凡胎,但是对取经信念坚定。”而这师徒四人在经历过种种磨难之后,终于修成了正果:“这其实反映出的,恰恰是佛教中的修行。尤其是孙悟空的修行,对于年轻人来说很有意义,很多年轻人也是跟孙悟空一样,学到了本事总是喜欢卖弄,认为自己天下第一,其实他需要的恰恰是社会的一种磨砺。”
传统文学中的“三”
不仅仅是《西游记》,在很多传统文学中,“三”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国演义》中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红楼梦》中有三进大观园,《水浒》中有三打祝家庄,《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
作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的博士生导师,杜贵晨多年来除了研究传统文学之外,还一直在尝试着对这些古代文学进行归纳,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他提出了“文学数理批评”理论,这一理论得到了来自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不少学者的赞同与应用。近几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多是引进应用外国的理论,极少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创造,杜贵晨“文学数理批评”理论的提出与逐渐被学者接受应用,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对于《西游记》,杜贵晨也曾用数理批评的理论对其进行过解读,他说:“三打白骨精就不用说了,三借芭蕉扇,三入无底洞,三僧大战青龙山等等,这样的故事情节非常多。”杜贵晨曾对现存上千部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过统计,发现其中以“三”为题目的至少有一百余部(篇),而究其原因,则来自于古人对于“三”的一种崇拜:“在古人的眼里,三是很特别的,有多、全、稳定等意义,那么《西游记》为什么会用到这么多三呢?我认为还是源自于汉儒董仲舒总结的一个古代的思想:'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老子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因为如此,在传统文学中,'三’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数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