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真的好吗?
文/两又同齐
在和长者聊天的时候,总是会不经意谈起之前的生活,说那会感觉吃个馒头还是香的。
我也记得小时候基本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吃的玉米面和白面参杂的蒸的馒头,或者纯玉米面的窝窝头,有点涩还有点拉嗓子。
然后每到村里有人老了,在下葬的那天,那家人就会准备很多白色的馒头切成小方块,分发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吃,那会,不懂死亡的意义,也不知离别的滋味,反倒是有点盼着赶紧老个人可以吃上几块香喷喷的馒头块。
而在物质丰盛的今天,馒头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物品,人们也衣食不愁。反倒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身上,以前的人物质都无法满足,又何谈的上教育呢?所以人们总是拿之前的孩子上学跟现在的孩子相比。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所谓的学校就是几间空房子,然后在门口的墙上抹上一块黑板就算是教室了,每天自己拎着自家的板凳去上课,然后在自己的大腿上写作业,做题,等到放学的时候再把板凳带回家吃饭,那会所谓的操场就是教室外的一片空地,然后在那拿着自己缝制的毽子,做的跳绳,又或者用棍子花几个方格来回蹦,夏天拿着自己在家里兑的糖水解渴,冬天大家都挤在一起取暖,日子也过的别有滋味。最主要的是那会很少有家人会考虑或者顾虑到孩子学习,更多的时候就是靠在学校听讲然后自己在家写作业。而且很多时候放了学就下地干活,所以很多人都觉得那会的孩子真省心。
那现在的孩子,空调教室,多媒体上课,各种音体美设施,还有课外特长爱好班,物质生活丰富了,反而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叛逆,脆弱,敏感,压抑,抑郁等词汇通通体现在孩子们身上。
很多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觉得让孩子去那些贫困的山区看看,或者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上学是多么多么的艰难,希望他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考高分等等,可是貌似这些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人们常说忆苦思甜,可是生活在这一代的孩子他们从来都没有吃过我们曾经的苦,又怎会知道今日的甜呢?我们那会的苦可能是生活的苦,他们从来不缺吃吃穿玩具,所以即使你说的老泪纵横,他们也只是点点头表示不理解的同情。这就好比你给一个富家子弟说有的地方连吃饭都成问题时,他会觉得不可思议,最后噗之以鼻。
反过来思考,难道今天的孩子真的不苦吗?他们也很苦,只是每个年代的苦都不一样罢了。这一代可能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苦。物质不缺,却找不到精神的寄托。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丧失了奋斗的动力,而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从来也没有学会如何在优越的环境中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从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乍富的我们只知道如何在贫困中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知道如何在富有的情况下引导孩子。所以我们总想把自己的孩子拉回我们曾经的环境,然后让苦难成就孩子,岂不知这样的苦难不仅仅能造就孩子,也能毁掉孩子,造就他们自私,攻利,思想的贫瘠也会让他们生出邪恶都花朵。正如有的人在苦难中拼搏,有的人在苦难中压抑死亡。
我们更应该正视今天的教育,学会如何引导孩子让在我们都基础上走的更远一些,看的更宽一些,而不是让他们达到我们现有认知的期望。
所以所谓的忆古思甜只是相对而言,我相信今天的孩子等他们长到我们这个年纪,也会有他们今天的苦和以后的甜来对于。所以忆古思甜只是对于一个有阅历过往的人本身而言,而不是将自己曾经的苦和今日孩子的甜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