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如何出新意

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不断升温,但其笔试科目之一的申论考试成绩却连年看低。据统计,2006年全国及格人数不到1万人,2007年平均分只有28分,2008年仍不到30分,2009年约为32分。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拉分最多的是最后一题,即申论文章的写作。阅卷专家分析认为,立意不新,人云亦云,是多数考生写作失败的主要原因。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否新颖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很多申论文章没有主题,或者难以看出立意,只是“申而论之”。笔者认为,申论文章必须立意出新,才能夺人耳目,才能获得阅卷者的认可。

宏观把握,在理论实践上出新

历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均以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给定资料创设公务员工作的现实场景,以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申论可以考察考生审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的立意必须从宏观上去把握,才能摆脱就事论事的窘境。从阅卷情况看,很多申论写作不得要领,抓不住主要问题,只是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认识肤浅,论证乏力,反映出考生理论水平的欠缺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低下。

立意在整篇文章中处于统领地位,“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的高低体现考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纵观历年申论试题,给定资料多是一些报道性的信息材料,属于实践层面的感性素材。很多人只看到素材反映的表面现象,不能深入分析出产生问题的根源,也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实践将失去方向。申论立意要把握给定资料,在深入思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完成实践到理论、事实到观点的提炼过程,从而提升理论高度,形成宏观上的立意。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申论是考察考生从事公务工作的能力,从事公务工作就是代表党和国家施政,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所以,申论立意的政治高度是衡量考生行政水平的重要标尺。当前,全国上下正兴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难题的有力武器,是统领各项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申论资料所涉及的社会问题,都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难题,而且多数已经解决或者已经找到解决对策。写作申论时将科学发展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文章的立意就从社会价值观的宏观视角上得到了确立,许多社会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国考2007年的申论试题是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如果仅仅针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提出加强监察、严厉惩处违法占地等手段,还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如果引入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立意就更宏观,论证也更有力。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就成了2010年国考申论资料的来源,其考察的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应用。不妨从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切实加强海洋保护,统筹兼顾,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等方面去思考,使文章立意宏观,视角高远,并具有很强的政治气息,能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准确定位,在角色转换上出新

申论文章的作者是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公务员担负着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所以申论文章的立意不能脱离这一特殊角色,必须准确定位,力求在角色管理上写出新意。给定资料大都在七八千字,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很多考生没有通读完资料就匆忙应战,结果定位不准,概括问题往往片面,观点也难免偏激,常常出现跑题现象。申论思维就是公务员思维,必须全面分析给定资料,找出共性规律,并进行总结归纳,辩证分析,以淡定的态度平和审视问题,客观分析原因,才能提出不偏不倚的对策,形成申论平和中庸的文体风格。

申论是公务性文章,要站在政府的角度看问题,视角要全面,立场要鲜明。申论的写作背景是公务活动,公务活动依附于各级公共管理工作,公务员的基本职责之一是代表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因此,申论文章的立意必须站在公务管理的角度,以妥善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谨记职权范围依法行政,不可越权越位。找准公务员的位置,是目前很多考生特别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在申论写作中难以跨越的门槛。只有定位准确,切实以一个公务员的身份站在国家的高度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做到立场鲜明;否则,不是戴着墨镜看人,就是言辞偏激,难以客观地处理政务。

管理意识必须突显主流思想。主流思想是一个时期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这种思想为多数人认同接受,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申论是公务文章,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政府形象,必须突显主流思想。然而,申论给定资料包罗万象,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有的甚至故意设置干扰内容混淆读者的视线。面对琐碎、繁杂、无序的资料,只有做细致的分析归纳,才能提升出理性的认识,然后上升到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必须与社会主流思想相一致。如申论试题“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倡导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落实到该问题,就是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促进人与海洋环境的和谐发展。如果局限于经济利益,并由此引申出“我国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开发海洋资源”的观点,就与国际社会所倡导的保护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能源的观点相悖,不符合主流思想,文章的质量必将大打折扣。

挖掘本质,在思维方式上出新

很多考生只能表述给定资料所列举的社会现象,不能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要使立意摒弃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内在本质,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提炼,从而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立意的过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善于抓本质,是一个公务员归纳概括能力的基本要求。一位记者曾说:“在作品立意过程中,要强调立足于具体材料,进行艰苦的思索,把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对历史的了解,把对人生的感悟,把对现实社会脉搏的把握,都融入对材料的认识和主题的鉴别中,从而提炼出最有个性、最有社会意义的主题来。”申论文章的立意也是如此。只有认真分析给定资料,经过缜密的思考,才能抓住本质,提炼出高屋建瓴的主题。经过思考,思想观点就有了深度,文章的立意就能打动人。

挖掘事物本质要明辨是非。文章的立意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如果是非不明,判断有误,就不可能把握给定资料的主要思想倾向,也就难以挖掘出隐藏在资料背后的本质问题,文章的立意就不可能准确。立意要力求深刻,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提升出对解决社会问题有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理念,在一般认识上更进一步,给人以启迪。思想源于丰富的生活感受,对现实生活有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思想认识才会深刻,提出的见解才会独到。思想也来源于博览厚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的思想来自于博览群书和敏锐的洞察力,很难想象一个从不读书、懒于思考的人会有深刻的思想境界。

立足材料,在作文宗旨上出新

申论立意既有宏观把握,又有角色定位,具体到真实写作中不能“大而空”,而要“具体而现实”。如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立意必须立足于给定资料,否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申论文章属于议论文,很多人以为“申而论之”就是亮出观点、信马由缰,但是这样的申论文章总是难得高分。原因何在?从议论文的角度看,很多文章还是不错的,但作为申论文章,却不符合公务文书的写作要求。申论立意必须立足给定资料,可以引用相关的知识素材,但万不可脱离给定资料。申论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是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提炼、归纳、加工,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发现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申论文章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其立意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具体到写作,就是给定资料,给定资料框定了申论立意的范围。通过阅读给定资料解决现实问题,是申论立意的题中之义。公务员在现实工作中经常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申论就是从宏观的角度论述解决某一问题的认识、策略或可行性方案,要求准确把握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对可行性方案加以论证。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立意,能够更加贴近申论文章的写作要求。申论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替国家政府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否解决问题,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申论写作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而是要通过文章体现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反映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做得好能够透露出写作者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很多考生在申论文章中空发议论,始终不能触及要害,更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反映出社会工作经验的缺乏和对复杂事务应变能力的低下,这是难以适应公务员工作需要的。例如,面对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空喊“统一认识”、“提高素质”口号,而应提出加大惩处力度,确立“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的立意;面对酒驾之祸,不是不疼不痒的教育,而应大刀阔斧地治理,确立“遏制酒驾急需法律紧箍咒”的立意等等。这些立意都是从实际出发,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的。

变换角度,在反映时代上出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一变,景致一新。申论文章虽然指定一些范围或方向,但选取角度不同,写作效果也会不同。对申论问题应“多角度分析,小角度切入”,切入就是变换不同的角度,并化宏观为具体,化全局为局部。通过阅读可以得出多个观点,从多个观点中选取一个进行立意。根据材料特点,联系实际,选择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从而锁定文章的主题。从小角度切入不仅能迅速锁定中心,切入话题,而且能很快寻找到最佳的论述角度,有利于文章出新。

申论文章的立意还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把反映对象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去考察、思索、表现。申论文章是处理公务的,社会现实中的各种事务,社会矛盾的突发事件,无不是申论资料的来源,要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比如,一些地方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采取毁林造田的短视行为,导致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由此提出退耕还林的举措,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必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协调、科学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体现在申论立意上是比较恰当的。(鲁东大学)

该文发表于《秘书》(2010年05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