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的素质

如同一桌酒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厨的手艺一样,一趟旅游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的素质。
在赴台湾旅游之前,就听业内人士介绍说,台湾导游的素质是比较高的——至少比起其它某些地区的导游,在引导游客消费的时候,要委婉一些、包容一些,绝少出口成脏甚至大爆粗口的情况。而我几天行程下来,果然有这样的体会:台湾的导游的素质不低,对于宝岛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的介绍耐心而详尽;对于游客们提出的种种要求,也是竭尽可能予以满足。即便是游客最为敏感的引导消费,导游做得也相当含蓄,言辞较为委婉。比如说,她的衣着打扮,尤其是脖子上的挂饰每一天都是在变化的,这让我们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又为她即将重点推介的某个商品巧妙地做了铺垫,并且又不露痕迹。
但是,这位台湾导游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又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她对于大陆游客多是已有游览内陆的名山大川的经验似乎毫不知情,对于不同年龄的游客来台湾旅游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与年轻游客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于大陆游客的文化素质似乎也有些低看。
一天早上,我们登上阿里山,从山顶上飘下一团又一团的云雾来,台湾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云瀑”而非“云雾”,非常非常好看,是阿里山的一道奇景。然而,类似于此的“云瀑”,我不知看过多少回了,比如说江西庐山上的“云瀑”同样好看,甚至可以说更好看,因为那里的“云瀑”更有气势,与周围景色搭配之后自然也更加美丽。而在旅游大巴上,台湾导游习惯于在介绍景点或者是与台湾相关的人文与历史的时候,让游客回答一些其实相当浅显的问题,并希望大家多多举手、多多鼓掌,让人好笑甚至反感;当一些老年游客无动于衷的时候,则又流露出强烈的不快,感觉很不职业——她可知道,老年人较之年轻人性格要沉稳一些,更喜欢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点赞?至于屡屡提醒游客不要随地吐痰、抽烟,固然有必要,但是反复聒噪,是不是也有可能让很多没有这些习惯的人不太那么自在?
导游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人是千差万别的。大陆的游客与台湾的游客、港澳的游客、外国的游客不一样,老年游客与年轻的游客不一样,男性游客与女性游客不一样,属于生意之人的游客与属于文化人的游客不一样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想服务好这些不同地区或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导游必须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在服务他们的过程中,注意差异化和针对性。否则,眉毛胡须一把抓,必然会在有意无意中对部分游客的感情造成伤害,影响到一趟旅游的质量。
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台湾的那位女导游在解说中说,对传统文化的更好的传承在台湾。在这里,“礼义廉耻”受到高度的重视;直到今天,这里还是使用的繁体字。当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插了一句:在台湾不少地方,我也看到了简体字。台湾导游立刻回答:那是写给大陆游客看的。——这样的说法事实上还在来大陆之前,我就在网上看到过了,意指大陆的游客若非耳提命面,是有可能把他们的某些恶习带到台湾的。但是,这无疑是另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台湾虽然依旧使用的是繁体字,可在文字的使用方面与时俱进乃是事实。举例说,今天台湾的很多户外广告采取的都是从左到右横式书写的方式,这就与昔日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不同。这样的变化并非坏事而是好事——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即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有所扬弃与有所吸纳。
所以,在我看来,台湾的导游整体的素质确实还是不错的,但并不是说已经尽善尽美,没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