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薅羊毛的高手们,互联网烧钱模式真的可行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薅羊毛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其意思与以往相关,但也有特别含义。
对于现在的用户来说,薅羊毛特指从那些愿意用钱来换关注或者用户的互联网公司中,获得一波实惠。至于互联网公司的诉求,就是最终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甚至是付费习惯,薅羊毛者是不管的。
最近PDD爆发了漏洞被薅羊毛的事件,就再次引起了行业和众人的思考。这件事说明了几点:
首先就是懂得薅羊毛的人太多了,甭管多复杂,都可以薅上;
其次是用户只管薅,不念厂商好,凭自己本事薅的,应该感谢自己;
所有人关注点在薅的价值和如何薅上,与品牌的本身服务无关。
这也让人想起,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各种补贴、烧钱手段,对于广大薅羊毛用户,到底有没有效果?
评价君觉得,我们使用APP,一般就两个原因,有用,有趣。而在补贴下,这两种APP的呈现的吸引力其实差不多。先看看有用没有用的APP:
有用有补贴的APP,大家会爱用,经常用,类似滴滴打车等;
有用没补贴的APP,大家会看有没有别的同类APP有补贴,没有就继续用喽,例子还是滴滴;
没用有补贴的APP,因为总体没有用,估计使用频次很低,也不会常用;
没用没有补贴的APP,估计活不了太长,团队该换项目了。
这四种情况,核心还是有没有用,而补贴可以起到促进首次使用,增加用户粘性的作用,但却不能长期见效。
再来看看有趣或无趣的APP:
基本是一个思路,有趣有补贴的APP大家都爱用,比如免费好看的视频,有趣没补贴的,活跃度会降低不少,但还会有人用,至于没趣的APP,有没有补贴都拯救不了。
我们看到,这几年虽然烧钱事件很多,但国外企业却不怎么热衷,如果烧钱才能得到这个市场,不如退出,至少不亏。
而一旦一个产品过了陌生期,还不断烧钱,只能说明自己认为自己的提供的服务不够有用,不够有趣,所以要通过烧钱来支持。
这样的产品,在于同类竞争对手相比下,会总让人感觉差了什么,不利于自己服务的展开。
最后,举个正向的例子。比如曾经一段时间,北京的白领会感觉自己和星巴克更配,而肯德基太嘈杂,还比较老旧。但现在,也有一些KFC餐厅装修的配色充满高级感,配上有时尚造型的椅子,增大间距,减少拥挤感,同样带来了更好的就餐体验。
这样即使没有了那一张张的小优惠券,很多白领也开始逐渐又愿意来就餐,吃吃鸡块,喝喝咖啡了。
显然,先改变自己的服务,比不停地提供优惠券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