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VS“京杭大运河”,它们难道是两条河?
之前看到读者留言,说到隋唐大运河并不是京杭大运河,船夫看到后就很理解这种说法的由来,别的不说,在地图上画一下就很容易发现区别。如图:
很多人将图中灰色部分看作是——隋唐大运河,而将颜色较深部分加上首尾两端看作是——京杭大运河。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却以偏概全了,大运河本身是几千年来,无数劳动人民不断开凿,持续拓宽和维护出来的伟大工程,不论是京杭大运河,还是隋唐大运河,这些名词不过是大运河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称呼,都是大运河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而想要了解大运河,我们还要从开凿它的初衷说起。
我们都听过战国时期,韩国为了拖垮秦国,派去水利工程师郑国去开凿郑国渠,反倒让秦国获得千里良田的故事,这里的郑国渠主要是用来灌溉,种出更多的粮食,而大运河的主要目虽然也是为了粮食,却并不是为了灌溉,而是为了运粮。人类的社会生活,导致村镇的出现,随着人口不断汇集,更大的人口规模催生出了城市。起初,城市中的人口靠周围土地出产的粮食就可以自给自足,加上往来商人运来的粮食,勉强维持供需,但逐渐的城市中的粮食就开始捉襟见肘了。这也是为何汉朝首都——长安,人口一直在30万人左右。人再多,就养活不起了。
直到隋炀帝登基以后,力主开凿了大运河,当时各地已经存在了大大小小的运河,但彼此之间互不连通,起到的水运作用十分有限,隋炀帝的创举在于将这些运河彼此贯通,联通了鱼米之乡江浙地带,到东都洛阳,再到北京的运河体系,这样南方的粮食就可以通过廉价的水运,运到急需粮食的北方。到了宋代以后,长安与洛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人口流失严重,与此对应的北京的地为越发重要,尤其是成为元大都以后。此时原先的运河走势就有些尴尬了,毕竟把粮食运到北京需要绕很长一段路。于是在元朝通直了大运河,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所以不论是京杭大运河,还是隋唐大运河,都是大运河文化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