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不用悲观
本周五沪深港通十大成交股无一医药,实属罕见。中证医药指数成交额萎缩到7月高光时期的一半。
在市场上,大多数人的选择总是错的。
集采正发生边际变化,力度在收敛,兼顾合理利润,支持药品创新,范围在扩大,给人万物皆可集采的感觉,刚开始杀估值,但很快会适应,长春高新不是已企稳吗?
当投资者纷纷离开之际,正好是逆人性进行长线布局之时。任何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不会差,而医药是永续创新驱动的,永远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有一个5年持续更新的研发榜单,可以验证医药的长期价值。
药智网是国内健康产业大数据服务与赋能平台,2016年9月24日,首次发布“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简称药智排行榜),每年都在持续更新。
如果以榜单TOP10企业作为重仓,投入100万初始资金,5年内根据榜单变化进行持仓调整,至今(2021年9月18日)其所持股票价值已超过200万,成功实现翻倍。
医药认知高壁垒,上班族对医药行业上市企业颇感兴趣,但判断企业投资价值主要依靠财务数据、市场新闻及官方消息,且大多数时候连企业年报内容都无法坚持看完,大多内容都是囫囵吞枣,不明其意,更别说将各方面因素分析透彻,所以一直以来有心无力。被动的指数化投资方式,省时省心,更适合入门投资者。
复盘2016年-2021年数据,药智排行榜TOP10企业128.9%的收益要远高于沪深300、医药制造及恒生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许多投资者的基准线,而TOP10药企组合跑赢沪深300指数不费吹灰之力,并且换仓周期以年为单位,可谓躺赢。
药智排行榜实现投资收益5年翻倍,核心是创新属性,可以拆解为药企成长潜力及量化研发实力两个指标。
首先就药企成长潜力而言,在资本市场已不仅仅局限于其财务数据中的营收、利润。反而更加注重企业未来价值成长,在仿制药利润大幅下降的今天,研发实力毫无疑问成为了考量企业成长潜力的最重要的标准。
而研发实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则一般由多维度因素共同决定,通常情况下领域龙头企业在研发实力上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其他,而体现到资本市场上,在中国研发实力排行榜中名次越靠前,市值增幅程度也越大(药智排行榜TOP30、TOP20的5年收益率低于TOP10)。而榜单TOP10企业之间的变化也多数在几大龙头企业间交替进行,部分排名上升迅速的企业,当年的股市表现也明显优于之前,并且类似于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瀚森制药无一不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个股,也是新一代创新药企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对比历年榜单前十即有明显发现。
其次,对于量化研发实力而言,上市药企研发能力如何确定,哪些因素重点影响,如何量化成为了大家头痛的问题。
而药智排行榜也正是以其严谨的评分细则,综合考虑药品周期中不同研发阶段所起的作用,以榜单排名的形式量化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其评分内容主要包括当年药品受理批准情况得分、药企研发投入资金情况得分、药品临床试验完成情况得分、专利得分及前一年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得分5部分按比例计算所得(下图以总榜为例)。
其中,以占最大比重的受理与批准情况的得分部分为例,其主要根据企业当年药品审评审批实际结果,反映了企业期间管线推进程度,并根据不同药品分类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评分,比如1类新药得分大于2类,批准生产得分大于批准临床。
在FDA、欧盟申报药品的企业及获得批准上市或临床的企业,针对重大专项、特殊审批品种、优先审评品种,新药研发项目与国内外企业进行重大交易的企业,给予适当加分,契合当前创新药出海的趋势。
正是因为这些严谨而先进的细则,最终造就了药智排行榜收益高于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及医药制造指数的最终结果,还侧面印证了榜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当下医药属性基金遍地走的时代,一个稳定且高收益的股票持仓是多么难得,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以其远高于指数型基金的收益表现,综合属性偏向稳定,适合时间不多的谨慎性投资者。而对于市场机构而言,榜单覆盖范围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选择潜力企业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