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笔姿势大有学问,孩子这么学,可提高读写和学习效率

前段时间我操碎心了,因为发现Eric的握笔姿势不正确(捂脸),应该说他养成了握笔的坏习惯,所以最近他涂鸦和画画的时候,我都陪他拿着一支笔,慢慢地引导他的握笔姿势。

其实我带哥哥Joshua的时候,一直特别留意他的握笔姿势。因为握笔姿势会影响孩子接下来读写和学习效率,所以哥哥的握笔和涂鸦发展,一直都比较稳定,到现在握笔姿势也非常正确,控制力度也很好。

但二胎感觉会不由自主的心大(捂脸),前段时间和Eric体验「优陪计划」3~5岁的课程,在做一个涉及到手部精细运动发展的“学龄前读写游戏”时,Eric就跟我说,“妈妈,我写不出来”;我才猛地意识到,Eric的握笔姿势还停留在2岁孩子的状态。

我评估了一下Eric当时的情况,他不是不会正确握笔,而是习惯用2岁时的握笔姿势。他觉得那个姿势好玩也舒服,并且习惯去用,便是孩子无意识养成的“坏习惯”。

所以,今天想借着我引导 Eric 调整握笔姿势的过程,来和大家梳理一下孩子握笔姿势的发展里程碑。不同的孩子,可能在同一个年龄段的握笔姿势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都是正常的。

孩子的握笔姿势从12个月开始就要注意了,能预防坏习惯肯定是最好,但如果已经养成,就越早引导效果越好,改变的困难也小很多。现在 Eric 也才3岁多,也是适合培养好习惯的年龄段,这几天也很明显看到他握笔姿势上的大改变。

如果你看完我今天的文章,发现孩子握笔姿势不太对的话,也不用焦虑,因为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握笔姿势,学龄前都挺容易做起来的,我也会详细说说。

1~2岁:拳头握笔姿势

一般来说,从10~12个月开始,如果给孩子一张纸和笔,我们会留意到孩子会开始尝试涂鸦。粗笔头的麦克笔或蜡笔,是这个时期孩子最早期的标准文具,如果留意孩子抓握蜡笔的姿势,你会发现他们用的是帕默式的抓握方法(palmer supinate grasp),孩子是使用整只手去抓东西的。

孩子会用拳头握笔,让笔和纸呈90度角,用肩膀、手肘或者手腕的移动来写字,你会留意到孩子大部分的涂鸦的作品都是粗线条,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用手部力量控制的中心点与笔尖分得很开,所以只能涂大字画。

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各种书写工具。

掌握握笔姿势的过程对发展精细运动是非常有效的,在接触和使用不同种类的蜡笔、麦克笔后,可能你会发现孩子比起用笔,还是更喜欢用手来做事情。喜欢用手和鼓励用笔两者并不矛盾,在安排过程中我们除了鼓励孩子用手,也同样要给孩子机会,去接触适合年龄段的书写工具,只有不断地感受手、手指和文具之间的控制力度,孩子才能逐渐地积累出丰富的,使用工具的肌肉感觉。

2~3岁:侧握拳姿势

2~3岁之间,孩子会从拳头握笔姿势,过渡到侧绕式的帕默式姿势(radial cross palmer),即是说孩子的手指用力方向都是朝向纸,而不是握紧手掌。

这个时候,虽然孩子的手指和拇指都还是同时在用力,但是手掌的支撑力变少了,手指和拇指受到的压力较大,孩子对于手部肌肉的控制,从整个手转移到了手指和拇指。这个过渡期大部分孩子可能需要花上一年才能过渡完,甚至有的孩子在四岁还会继续使用这种姿势握笔。

我家 Eric 前段时间就处在这两种握笔姿势的过渡中,如果引导他使用正确握笔姿势的话,他第一次调整的时候,给我的反馈是,“手腕和指尖处不舒服”。

孩子的运笔是需要手腕的精细运动力量配合,两三岁孩子如果有这个反馈,其实是暗示孩子精细运动力量的不足,但三岁后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已经习惯这种方式。

孩子手指和拇指的运笔力量,到了3岁后都会比较稳定,但是如果之前没有做到充足的引导,注意运笔姿势,导致他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孩子自然会认为,没有自行调整的必要性。

3~4岁:过渡中的三脚架抓握姿势

同样,如果孩子前阶段一直得到很好地引导,三岁后就会慢慢地过渡到改良的三脚架抓握姿势,你会发现孩子可以用整个手指来支撑运笔的力度,而不仅仅是用个别指尖,比如拇指、食指、中指等单个指尖。

Joshua 当年的过渡就非常自然,我可以观察到他握笔时手臂的移动范围逐渐变小了,手腕和手控制了书写过程中的大部分动作

这种控制力度非常重要,能让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更有目的性的创作,比如画一个完全闭合的小圆圈,画一个有明显90度角的正方形,或者能画一个X的图案,这些都需要孩子拥有正确的运笔姿势才能够做到。

4~7岁:标准三脚架/四脚架的握笔姿势

当孩子的手、手指和手腕上的精细运动肌肉变得更强壮的时候,孩子的铅笔抓力就会发生变化,标准三脚架就是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

铅笔放在中指上,与拇指和食指捏住铅笔的地方形成一种三脚架的形状,无名指和小手指夹在下面来增加支撑力,但实际上不会接触到铅笔。

我们都知道,使用三脚架的握笔姿势,铅笔和手之间的角度是最大的,且笔不是垂直于纸上的,三脚架握法是最成熟的握笔姿势,因为它允许在手和手腕指尖有更多的灵活性,这样子就可以帮助孩子有效的书写出信件和画出复杂的图案。

Eric 前段时间最喜欢的,还是用手掌握拳抓握,所以整个铅笔就笔直立在手上,我也在一点点地引导他使用三脚架握笔姿势,比如现在的握笔姿势是这样子的,已经算是在改良版三脚架,往三脚架握笔姿势靠拢了。

这个姿势可以帮助Eric更好地进行书写游戏

正在被慢慢接受的四脚架握笔姿势

我们都知道三脚架握笔姿势是公认的,但是还有一种比较微妙的握笔姿势,叫四脚架握笔姿势。这种握笔姿势和三脚架握笔姿势几乎一样,细微的差别是,握笔时中指不被夹在铅笔下面,而是帮助拇指和食指夹住铅笔,铅笔被放在了无名指上,所以最后接触铅笔的是四个手指。

我家 Joshua 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是 Eric 这段时间,也偶尔会用起四脚架握笔姿势。

目前研究开始逐渐承认这个姿势的,也认为四脚架握笔是正确的握笔姿势,虽然比较少见。

我自己个人的态度是,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握笔习惯,当然优先选择三脚架握笔姿势。如果你发现孩子用四脚架握笔姿势,但书写还是比较轻松、清晰进行,并且没有影响肌肉压力和速度的话,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可以观察孩子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微调,这种调整是很方便且见效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握笔姿势的发展?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孩子的握笔姿势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只要前期适度地引导,孩子就会慢慢过渡到正确的姿势。

如果想避免孩子养成握笔姿势的坏习惯,顺利过渡并且发展出好的用笔习惯;或者和我一样,发现孩子年龄已经超过了标准阶段,但还是使用低幼等级的握笔姿势,那我们同样需要加强孩子在手腕、手部的精细运动肌肉锻炼,而不是把关注点只放在握笔这个动作。

推荐以下这几个方法,可以尝试做起来:

1.选择合适孩子年龄的文具

每个孩子合适的文具是有年龄差别的。我翻看弟弟去年的照片,其实那会儿他的握笔姿势也是正确的,符合年龄段发展。

我反思应该就是这半年多来,弟弟经常习惯性直接用哥哥的文具,加大了他最开始使用工具的难度。比如哥哥已经在用铅笔和圆珠笔了,但当时2岁多的弟弟其实更合适蜡笔、油画笔等低幼的配置。在这个高难度的使用过程中,弟弟“下意识”地认为之前的姿势更舒服,控制力度更大,就“退回”到2岁的握笔姿势了。

2. 合适时机的正确握笔姿势的示范

家长示范正确握笔姿势是需要的,只要你的握笔姿势是正确的,平时也和孩子有足够多的交互游戏、涂鸦的过程,孩子自然而然地观察你、模仿你,并且学习你的握笔姿势。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握笔姿势不太对,最好也借此机会改正一下,因为孩子会跟着我们的姿势学习,如果习惯了不正确的姿势,想改变就比较难了。

就像我现在拿筷子的姿势和我妈妈一摸一样,都是不正确的。但小时候没注意,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初中,已经很难改正了,改起来自己的肌肉状态也不舒服,我妈一直觉得很遗憾让我学到这个不好的习惯。

3. 平时可以开展更多的精细运动活动

当然,真正需要引导的不仅仅是握笔姿势,我们可以借助日常机会和孩子做更多的精细运动活动。

在给孩子进行能力启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只盯着孩子某一项能力的发展,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发展之间是彼此关联的;同时,能力发展也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想要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就不要只关注在握笔上,可以尝试其他锻炼手腕肌肉的灵活性的活动,不要仅仅只集中在手部锻炼上,不然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枯燥而抗议,你又因为孩子的强硬而生气,结果就更难改善某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了。

想分享几个我觉得很有帮助的游戏给大家,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快速地帮助我调整了弟弟的握笔姿势。

  • 捏面团

捏面团材料很简单,一点面粉和水就可以了。我会用一个大一些的盘子放上一些面粉,让他们先用手感受细腻软弱的粉类的感觉,然后一点点的加水,引导他们搓和捏,慢慢揉成一个面团,然后他们会整只小手包裹住面团,施加不同的力度去捏和感受。

图片来自「小芽启萌·优陪计划」游戏课

因为面团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在捏的时候也会自己去把握力度,是很好的抓握训练,能锻炼到手部的小肌肉群。

  • 把螺帽拧在螺栓上

平时家里工具箱里零散的螺帽和螺栓,我也会利用起来,对大人来说,配对和拧紧螺丝不过是很简单的日常动作,但这个动作对孩子来说,是个有趣又有难度的游戏。

这个小游戏除了帮助孩子锻炼手部的拿捏动作,也是锻炼手眼协调的好方法;不过选螺丝的时候注意不要选到尖头、扎手的,选一些不太小的平头螺栓就好了。

  • 串珠游戏

串珠游戏,其实他对孩子手腕的运力要求是一样的,所以当你引导孩子进行串珠游戏的时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去聚焦指尖力度的转移,去锻炼各个手指的力度。

使用的时候你要评估孩子的年龄和肌肉运力状况,选择合适的孔口,太大或者太小都有可能会影响串珠游戏的成效。

  • 系鞋带游戏

我首选是用纸皮箱制作的鞋带,比较轻便,而且简单。你也可以直接学我,把家里用完的纸巾盒再利用,在盒子两边戳八个洞洞,就可以当做一个简易版“鞋子”,用来系鞋带了。

当孩子在串鞋带的时候,需要保持大拇指和食指在抓握时形成的手心空间呈现出圆形,能够锻炼孩子的指尖抓握能力,就是孩子需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抓起小物件的力量。


现在 Eric 的姿势也基本上都调整过来了,今天文章也算是他成长的一个小的行为调整过程的反思。

其实说真的,养孩子的过程中哪有不“踩坑”的,我自己也会有很多狼狈和沮丧的时候,比如发现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后,其实内心第一瞬间的想法是自责,怎么就那么大意呢。

但是很多时候,我也会对自己说,这也才是生活真实的意义,也大概只有在海市蜃楼里,养育一个孩子才能够按照教科书一样发展。

在帮助孩子调整或者改善的过程中,我更看重的是,我能否持续保持一个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行为。不需要去执着孩子一定要明天立刻改善这个坏习惯,而是相信当我这样子全方位地支持他之后,他会在他内在的节奏下,足够的时间点,得到改善和调整的契机和力量。

我眼中的“静待花开”,但并不是不管不顾、不去关注也不用引导,而是我们相信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用足够的敏锐、默默的耕耘去支持他,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改变,潜移默化中想要变得更好。

我认为这是比起只盯着纠正孩子的行为,更加长远和重要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