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扬威塞北
扬威塞北
隋炀帝登基以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都,这三次大动作,有力巩固了隋的统治。虽然后世的骂名很多,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隋炀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那就是维护统治。可以说,通过这三次大的动作,隋炀帝基本解决了东部和南部的问题。大业三年,有着长远政治眼光的隋炀帝开始把他下一步的重心挪到了北方,北方是突厥人控制的地方,又是一片辽阔的土地。如何在北方加强自己的统治,隋炀帝为此又会想出什么方法呢?
隋北边是突厥的天下。这是隋最大的边患,通过隋文帝的努力有所缓解。东突厥甚至成了藩属国。隋炀帝对这个漠北帝国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怎么加强控制呢?隋炀帝是精力充沛的人。不喜欢呆在宫里,总喜欢亲临战场。这次出巡,到牙帐里展示一下,不让对方再有什么举动。下诏亲率五十万大军,甚至宗教界人士,从大兴城出发,巡游塞北去了。先到榆林,出塞,到和林格尔,再到东到今天的北京,从这儿再回隋。
这是把整个北方草原巡视一番。他想震慑,但为什么要带艺人?这是想展示综合形象,其中军队代表武力,宗教代表文治,是文明上高于草原的地方。为什么不带儒生呢?道是入乡随俗。儒家文化是农耕文化中发展的,草原民族不适应的,不好理解与接受的。
草原文化有宗教,所以隋炀帝想把佛与道的成果带过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更好。还有艺人,代表的是国家繁盛状况。艺术从来没国界,是国家交流的主要手段。更何况,这些艺人表现的是喷水等魔术的东西。这是有魔幻色彩的,也是隐性的震慑。他想展示方方面面的成就。
这是大事,得做好前期工作,准备是双方的沟通,还有安保工作,确保出访时的安全保卫。在沟通上,隋炀帝的做法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先派人去跟启民可汗知会一声,派的是长孙晟,是突厥通。启民可汗当年归顺自也是他穿针引线的结果。他去通报,告诉启民隋炀帝准备北巡,带军队是和平的,不要担心。
长孙晟来了,启民不敢怠慢,来听指示,牙帐是他们的高规格的蒙古包。外面长满青草。长孙晟觉得规格不够,我们是想来立威,这儿接待皇帝不得体呀。他想教训一下启民,怎么用杂草来教训他呢?到大帐外来说,这草真香呀,启民真俯下身来闻,跟长孙晟讲,我怎么没闻出来呀?长孙晟说,我也没闻出来。长孙晟说,要亲自铲除杂草,表明恭敬之心,我还以为是专门留下来的呢。启民赶快请罪,“奴之罪也”,一身骨肉都是天子赐给的,要我拔拔草,是简单的事,你教给我了,是恩惠。启民可汗亲自带头砍草,一会儿大家把草都砍光了。启民可汗想下一步,如果巡幸,要洒扫道路,我们没道路,怎么办?修路吧。于是传令修路,从榆林修起,一直修到牙帐,再修到涿郡,凡是草原上的路他都来修,长三千里,路宽百步,是当时的草原高速了,命名为御道。
安保问题上,照理,安全应该有保证,人多是一回事,也要看怎么调配,当时有两派意见,一个是元寿提的,当年汉武帝出塞时,队伍一千里,今天不能更小,应该在御营外,剩下的分二十四军,每军相隔三十里,可以听到角鼓,一天天发兵,也可以达千里。这意见遭到周法尚反对,他说,这主意是长蛇阵,可是致命弱点,军队距离太远,可能谁也照顾不了谁,遭到袭击,都不知道,也是危险的。隋炀帝觉得有理,怎么办?周法尚讲,搞四方阵,把眷属放在中间,他们待在中间,一层层围下去,往前行走,受到进攻,挡着,抽调骑兵来策应,围成一座城。中原人最善于守城,游牧民族不善于攻城。以我之长攻彼之短,隋炀帝就按这个办了。安全问题解决了。一路北上。
大业三年,隋炀帝信心满满地北上了。隋炀帝北上,启民可汗带领部下来迎接。两方君主一碰面,隋炀帝耀武扬威就开始了。两个物质的东西给足了脸,一是大帐,一是观风行殿。大帐是按牙帐的样子造的大帐蓬。隋炀帝觉得要造一个高规格的蒙古包给他们看看,托给宇文恺做。这样的才华来建帐蓬是小莱。最大特点是大,可以装进几千人。当时启民带了3500人,都进来了,镇住了启民可汗,没见这么大的。帐蓬中还有仪仗队,也有几千人呀。
唱歌跳舞,魔术杂技上场上了,这样折腾,大帐照样只显得热闹不显拥挤。启民可汗可是自惭形秽。隋炀帝想造一个启民可汗不熟悉的,体现华夏文化的,他造了一个观风行殿,这是高规格的活动宫殿,用板子搭成,围上布,与真实的宫殿差不多,也特别大。行殿,肯定得能走,才行。怎么走呢?下边有轮轴,可以人推着走,走得还快。“有若神功”。启民可汗觉得更神奇了。
所以隋炀帝在御道上行走时,百姓觉得神仙一样,久久不敢抬头。隋炀帝好大喜功,也觉得飘飘然,到了8月初九,来到了启民可汗的牙帐了。隋炀帝驾临启民可汗的牙帐,萧皇后驾临公主的牙帐。启民可汗带头跪倒,甚至按当地规格割下自己的肉来献给隋炀帝吃,隋炀帝也是心潮澎湃。隋炀帝在这种场合,赋诗一首,“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韧献酒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可汗的百姓把房向我们打开了。向我叩首了,他们献上了羊羔,我终于觉得比汉武帝还强呀。汉武帝只是登上空的单于台,我是让突厥拜倒了,我难道不够伟大吗?写得豪迈。隋炀帝也要表现出大度来,赐给他们金子做的大缸。二十万担绢帛,表现出特殊的礼敬,这是表现隋突友好的特殊关系,也强调的是宗主国地位。
隋炀帝这次出巡期间,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拒绝启民可汗要求穿华夏服装的要求。启民可汗上了奏表,说自己当年落难时隋文帝的救命之恩,再表述了隋炀帝处处关照,结尾说,“乞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别让我穿突厥服饰了,当个标准子民就行了。这个要求不得了,中国古代改变衣装与改变民族文化是相提并论的。变革服饰是变革民族文化,是最大程度的臣服,隋炀帝却委婉地拒绝了。“断发文身,咸安其性,旃裘卉服,各尚所宜,因而利之,其道弘矣。何必化诸削衽?”还是穿原来的衣服比较方便,内心恭敬就好了,何必改变呢?
我觉得还有两个理由,一是有没有可能让所有突厥百姓都改穿华夏服装,叫所有突厥都变成自己统治,是不可能的。不能完全改造一个民族,急于变换服装是要惹麻烦的。不如索性对他进行羁縻统治。二是启民可汗一个人穿华夏衣装?更不可能,要维护他的统治更要他与他的百姓保持一致,否则百姓与他离心离德,苦心培植的统治不就白干了?这可以看出隋炀帝虽好大喜功,关键时不糊涂。
第二件事是,在大业三年七月一十九,下诏发丁百万修棺林东的长城,还请启民参观,这是防突厥人的。难道对启民可汗不够放心?这是过人处,确实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作为皇帝还不放弃警惕与防范。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效忠与震慑上。得以能打仗与防守为基础,否则会措手不及。所以他也算是未雨绸缪的皇帝了吧?
我想说的第三点:这次北巡对于巩固边防有重要意义,对东北与西北也是强有力的震慑,都派使者来朝贡,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也体现了隋炀帝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风格,既亲力亲为又铺张奢侈,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皇帝史上都是非常突出的,这样的皇帝有迷人处,但也有问题,当英雄久了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越来越轻视别人,看不起芸芸众生;大量消耗了国力,五十万大军,粮草都是问题,百姓付出沉重负担,在官僚中也出现不同的声音。但是,隋炀帝这些活动把东南北的间题都解决了,下一个目标指向何方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