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秦战韩魏的伊阙之战,及辨析鲤鱼跳龙门

两个龙门

常说的“鲤鱼跳龙门”,是哪一个龙门呢?根据分析,应该是黄河龙门。

黄河中游,主要是南北方向河道,为秦晋之间的界河,自北向南,先后有河口、碛口、壶口、孟门、石门、龙门等要点,黄河出龙门,就出了晋陕大峡谷,河面顿时变得开阔,豁然开朗。

黄河龙门

黄河龙门,又称禹门口,河东是山西省河津市,河西是陕西省韩城市,西汉七祠八庙之首大禹庙位于河津市,据北魏《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禹的功德,称为禹门。

鲤跃龙门,又作鲤鱼跳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传说黄河鲤鱼,逆流而上,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也影响了日本等地,日本风俗在男孩节悬挂鲤鱼旗,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像鲤鱼一样跳过龙门成龙。

“禹凿龙门”的传说在秦汉以前就已存在,而关于“鱼化成龙”的最早记载则出现在汉时期的典籍中,可以推断“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是在西汉初期开始逐步形成的。

传说中,大禹治水,禹率部下,踏遍黄河中游,相传“龙门”就是大禹凿山治水时所留下的遗迹,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诸汉时期辛氏所著《三秦记》,此书早已失传,如今只有在后世著作《艺文类聚》、《太平广记》等书中可见对此书的引述。

原先的龙门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洪灾,于是,大禹开山,形成龙门,黄河得以宣泄而下,洪灾得以治理。

鱼化龙,鲤鱼跃过龙门化身成龙的传说,在《拾遗记》、《太平广记》等书中有记载,记述大禹在龙门被鱼群的行为感动,因而点化鱼群成龙。传说带有神龙崇拜、道教思想和神话色彩,与汉代的社会人文相符,因而可以推断“鱼化龙”的传说也是成形于汉时期。

“登龙门”的典故源自《后汉书》,书中记载,东汉李膺,是有节操的名臣,高风亮节,在儒士之间有高度评价,儒生们以能够获得李膺的认可,为一大光荣,视之为“登龙门”,而“登龙门”也是出自“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指鲤鱼跃过龙门,化身成龙。后世引用“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认可和引荐,而就此提高身价,此外也用来比喻科举考试进士登科。

现代科学解析,鱼群跳水的动作,其实是繁衍后代时所呈现的一种正常现象,由于禹门口的地理特征对鱼群来说是一个理想的繁殖地点,所以到此云集,热烈跳水。

唐时期,由于“李”“鲤”谐音,“鲤鱼跳龙门”从民间传说升格为天命之兆,尚鲤之风极其兴盛,朝廷军符令牌,制成“鲤鱼”形状,甚至还有法律规定不准食用鲤鱼。有不少文学作品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中得到灵感,如唐时苗秀的《鱼登龙门赋》、唐时无名氏的《河鲤登龙门》、唐时元稹的《赋得鱼登龙门》等等。

鲤鱼跃龙门

再来说说伊河龙门——

伊阙,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以南的龙门。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

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两岸香山(东山)、龙门山(西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像天然的门阙一样。隋炀帝都洛阳,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伊河“龙门”之名沿用至今。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

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由于朝野上下崇奉佛教,他们便在伊河两岸的山上开凿石窟,发愿造像。今天看到的龙门石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历了北魏和盛唐两个开凿高峰。虽历经自然风化和人为毁坏,龙门石窟仍存有窟龛23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通)、佛塔80座,是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弃儒信佛,去世前,遗嘱不归渭北下邽祖坟,而是葬于香山,最终归于佛门。

龙门石窟

伊阙也与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关,传说中,洪水泛滥,洛水和伊水,形成一片汪洋,大禹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和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

大禹开凿的是哪一处龙门?黄河龙门与伊河龙门,相持不下——从传说诞生的时间上看,肯定是黄河龙门,因为,伊河龙门是隋唐时期才改名的,不过,从地理上看,应该是河南伊河龙门,因为,大禹出身于嵩山,当然不应该舍近求远,而晋陕的黄河龙门,实在是太远了,因此,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其实,不妨认为,两处龙门都是大禹开凿的,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在历史上,曾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从这一点看,司马迁时代,伊阙仍然称为伊阙,而同时期,晋陕黄河的龙门已经有了),前293年,白居易的祖先、秦将白起,在伊阙,击败韩魏联军。

战神白起

战国前期,魏王国为霸主,那时,今陕西洛河与函谷关之间,皆为魏王国领土,函谷关以东,为韩王国领土,今河南洛河以北,为周王国领土。

商鞅变法,秦国崛起,击败魏国,函谷关以西,皆为秦王国领土。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齐湣王免去主张与秦为敌的孟尝君的相位,改用秦国五大夫吕礼为相,秦、齐两国重新交好,于是,齐国得以全力攻打宋国,而秦国则向邻近的韩、魏两国发动战争,侵吞土地。

秦军出函谷关,连续夺取韩国的宜阳、新城。

伊阙之战

前293年,在秦相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升任左更,出任秦军主将。同年,韩魏联军,进军至伊阙,与以西秦军对峙。白起秦军,十二万人,韩、魏联军,二十六万人。秦军主将白起,利用韩、魏两国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的弱点,先设疑兵牵制悍将暴鸢率领的较强的韩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较弱的作为前队的魏军。魏军战败而逃,韩军侧翼暴露,秦军猛击,致使韩军也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取得大胜,共斩首二十四万,秦军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重要关口伊阙关,落到秦国手中,战后白起因功升为国尉。

白起一战成名,升职大良造,进而北上南下,夺取魏国河东土地、以及韩国南方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平顶山叶县一带)等地。

白起用兵,经常是“连锅端”,对韩魏的伊阙之战,对楚国的鄢郢之战,对赵国的长平之战,皆是如此。

伊阙之战的重大意义在于,秦军杀出函谷关,从韩魏手中夺得函谷关以东大片领土,势力大增,对中原各国形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0)

相关推荐

  • 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3——李元礼和鲤鱼跳龙门

    [原文]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释意]李元礼为人丰神俊朗.仪表堂堂,自视甚高,以按名教标准来品评天下得失功过作为自己的责任,晚生后辈, ...

  • 伊洛传说(六)

    龙门山下话鲤鱼 (一)美国鲤鱼 上世纪70年代的北美洲,因藻类生长失控,造成河流严重污染.美国政府为清理这些水生植物,从亚洲引入"鲤鱼". 鲤鱼不仅适应性强,繁殖力也强,寿命还很长 ...

  • 石材薄浮雕鲤鱼跃龙门诠释飞黄腾达寓意

    石材薄浮雕鲤鱼跃龙门诠释飞黄腾达寓意 鲤鱼跳龙门石材浮雕 古代汉族传说中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寓意经年努力,一朝成真,就会飞黄腾达.所以古人用"鲤鱼跃龙门"比喻中举.升官 ...

  • 传说故事:鲤鱼跃龙门

    "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这句话出自<埤雅·释鱼>.说的是传说中黄河鲤鱼只要能翻越龙门,便可成龙的故事. 话说东海之中鲤鱼家族,一群金背白肚大鲤鱼正在讨论关 ...

  • 伊阙之战白起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在兵力悬殊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大军

    秦国自从得了巴蜀之地以来,实力大增,频频东进进攻和.经过几十年的战争,韩魏的领土已被秦国占去了三分之一.韩魏都明白,纵有再多的城池也不会填满秦国的胃口,这样下去,早晚要受亡国之痛.因此韩魏一直等待着一 ...

  • 伊阙之战中24万联军被屠,白起一战成名,韩魏武卒为何不堪一击?

    谈秦说汉(226)伊阙之战中24万联军被屠,白起一战成名,韩魏武卒为何不堪一击? 战国末期,魏.韩两国结盟,以公孙喜为将,共同组织24万精锐于伊阙共同防御秦军.秦昭襄王任命入职不久的将领白起,以不到魏 ...

  • 伊阙之战:秦军东进中原 开创列国争霸的大屠戮阶段

    公元前3世纪初,伊阙之战的鲜血染红了洛河地区.这场冲突本身就是秦国大举东进的开端,巩固了他们的地缘政治优势,秦军也创下了列国大规模战争屠杀的先河. 战前格局 伊阙之战是新一轮历史进程的触发点 伊阙之战 ...

  • 白起成名作 伊阙之战

    白起成名作 伊阙之战

  • 伊阙之战(一):打通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路

    秦昭王初年,宣太后的弟弟魏冉任秦相,魏冉依据当前形势,认为秦国的国力已经在六国任何一国之上,便提出了"蚕食韩魏.削弱齐楚"的策略,其策略的本质还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q ...

  • 伊阙之战(三):秦国掐断天下之脊,从此掌握战略主动,亦北亦南

    伊阙之战是韩魏两国自与秦国交战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两国精锐损失殆尽,已丧失自卫能力,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 ...

  • ​伊阙之战:人屠出场,白起的成名之战

    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组织齐.韩.魏三国合纵伐秦,后来宋和中山国也加入联军一同进攻,公元前296年,函谷关被攻破,秦国被迫将之前侵占的韩.魏两国土地还了回去,联军才没有继续进攻. 同年,楚怀王在秦国被 ...

  • 白起力战名将犀武、暴鸢,阵斩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伊阙成名之战

    伊阙今称龙门,伊水从香山.龙门山两山之中而过,形如门阙,故先秦时代称之为伊阙,意为伊水之门阙.隋炀帝定都洛阳,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这个地名一直延用至 ...

  • 秦灭韩之战

    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作战. 秦赵两军在肥及番吾作战中,秦军先后被歼10万余人(参见肥之战.番吾之战),损失巨大,进攻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