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链、铰链之绳索

图 《西方为什么总是抄袭盗窃中国科技?》中的:“绳、链、铰链”

绳、链、铰链之绳索

绳索,看似简单,却不同寻常,中国上古时期有“结绳记事”,却又与天文有关,弇兹氏织女发明了的绳索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三股合成的绳子叫“索”。而制绳又是纺织的源头,真是令人想不到呀!

绳索

在桔槔、辘轳和绞车等机械中,都可以看到绳带。就绳索而言,特别是那些天然植物纤维,无疑在新石器时代已被运用。但是,起机械传输作用的绳带在中国的确切起源时间尚不能确定。据考证,手摇纺车可能产生于西元前13世纪的商代。若是,则利用绳带传送运动也不晚于此时期。

直至西周时期,以传动为功用的绳带得到较多应用,《考工记》一书便记述了专门制作皮革用品的「函人」与「鲍人」。春秋战国时代的《墨经》中,亦探讨了发绳的结构与应力关系。可见,绳带的应用及其物理性能,在当时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绳索(或称绳子),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可用来做连接、牵引的工具。

绳索是指由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经过一定的工艺制成的柔软而且细长的物体。相对于弯曲、扭转载荷来说,绳索能承受比较大的轴向拉伸载荷,所以绳索主要被用来作为传递载荷,或者固定、连接某些物体的的工具。

绳子的出现最少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再后,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

西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并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西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

传统的制绳采用天然纤维作材料,包括:棉、麻、亚麻、黄麻、剑麻、马尼拉麻、稻草、丝、羊毛和其它毛发。

结绳记事

绳子还是文字产生前一种记事的工具,即“结绳记事”

《集解》中载:“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用绳打结,以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绳结标记不同的事件。即便家谱传承这样的大事也有人采取结绳记事的办法来进行。

还有,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弇兹氏织女的传说,还有传说她发明了的绳索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既有这样的绳索,也有这样的三个文字,在甲骨文中“玄”、“兹”、“索”(又作素)确实如此表示的。

“绳”字的绞丝偏旁,说明了它是由草、麻或丝、绞合编成的。在古书中,它除了解作名词的绳索之外,还常以其功用引申出“约束、捆绑、限制”等意思,作动词用。

《尔雅》中有“绳之谓之束之”句,此处的“绳”字即捆绑之意了。现代中文中,“绳”字作动词用的已经极其少见,“绳之以法”或“以法绳之”是尚存常见的一个。

制绳与纺织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半坡出土的纺轮,打绳器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早的捻线工具,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

据考,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制绳,到新石器时代已有陶纺轮;织起源于织席、结网,河姆渡文化中已有原始腰机和引纬工具。1927年,在山西出土的半个蚕茧,说明在4700年前,先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绩。

《史记·周本纪》记载:“好种树麻菽”。麻纤维须捻合成线,便于上机织布。捻线的工具序叫“绩”,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的纤维,然后逐根拈接。这是高度技巧的手艺。

“绩”所用工具一般是纺专。《说文·寸部》:“专,纺专。”甲骨文“专”字即象用手旋转纺专的形状。专本义是纺坠,纺专是我国最早的纺纱工具。纺坠纺线要转动,所以加“车”旁写作“转”。

甲骨文“丝”字呈丝线缠绕的样子,“系”字则取手抓几束丝之形,“绝”字取以刀断丝之形,汉字中有“糸”旁的字多达两三百个。

图 绞丝旁的字

制绳

麻绳绝大多数用苘麻打的。手工麻绳的制作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第一个步骤叫“绕绳”,就是把原材料麻通过绕车纺制成半成品麻绳坯子备用,第二个步骤“传绳”,把绕好的麻绳坯子通过传车拧在一起,成为绳子。

首先用架车把苘麻打成单股经线,然后用绳车将单股经线拧成双股绳,最后还要用绳车将双股绳拧成需要几股就几股的绳,根据需要来决定麻绳的粗细拉力。(架车整体上与织布纺车非常相似。)

现在流传下来的打绳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把苘麻缠在了纺坯子绳的架车上,并用手不停地转动着架车上的轴轮,打绳子的第一步,用架车把黄麻纺成坯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子绳。

第二步:接下来就是将坯子绳制作成更粗的绳子,还需要一套打绳子工具,将10米长的坯子绳分成四段,挂在了打绳子工具的四个角上,然后不停地转动中间的一个轮轴,四段绳子便被拧在了一块。不一会儿,由四段坯子绳组成的麻绳便制作好了。如果要制作更粗的绳子,可以在这套工具上增加坯子绳的数量,反之,则需要减少坯子绳的数量。

或者:先把打绳材料扎在卷仝上,然后分开二或三,四,五。每个分头套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把柄洞口然后自按顺序转动,然后小心从扎头慢慢帮其合拢再由扎头处慢慢收回成功的绳,各分头可以继续加料以此类推就是古老的织绳法了。

车套、犁杖套是多股绳子做的,保证不被畜力拉断。犁杖套、各种滚子套一般是两股的绳套,马车的长套、绞捆绳、井绳是三股的,结实耐用。

玉觿——解开绳结与烦恼

1775年,据称英国发明家马虚才“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而中国早在西元前2800年,却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以目前看的制绳方法,确实与纺织有关系呢,真是想不到呀!难怪西方穿不起衣服,怕是古代不会制绳吧!也就不会纺织衣物了。因而只有中国才有织布机。

想找古代打绳器的名字,却找不到,绳索太常见了,以至于想找古代怎么制作麻绳都好难找,有了更方便的机器工具就更难找了,越是简单常见的东西,越不容易制作啊!

倒找到解绳扣的工具“解gǎi锥”,即“觿xī”,应叫解结锥。随着螺丝钉的发明出现了解螺丝锥,简称解锥,后来语言音韵改变,人们不知道解锥的原意,就根据读音写作改锥了。

觿,xī。意为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指由象骨制成的解绳结饰物。东汉许慎十分准确地说,“佩角,锐端可以解结。”

觿,最开始是一种在结绳记事的年代与绳子配套使用的实用工具,原型,兽牙,早期多为骨制或角制,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佩饰,并且多用玉料加工而成。历经数千年,玉觿的造型不仅有所变化,而且其作用也有了很大的延伸,从最初的实用工具发展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佩饰。

古人宽衣解扣,用以玉觿解之。觿流行于商代,到了汉代发展成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饰品。

《说苑·修文》有云——能决烦乱者佩觿。

佩觿者,代表能解决问题、变乱为治的人。

而君主佩觿,亦有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意思。凭借这层寓意,帝王贵族都爱佩戴玉觿,以彰显自己的治世之能。

图 玉觿 西汉中期

《管子·白心》云——事有适,而无适,若有适。觿解,不可解而后解。

觿解绳结,也是在绳结无法解开时,才有人想出来用它。而觿解,正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在这里“觿解”也蕴含着智者的处事之道。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世间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其实办法就在身边,看你愿意不愿去想罢了。

西周初期的《诗经》中就有:“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

童子佩觽是当时的一种习俗,由于觽有解结的功能,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解乱决烦,这是对孩童成长的期盼,望能早成其德。“觽年”一词指的正是佩带由兽骨制成的解绳结饰物的年龄——童年。

古代的每一样东西及习俗都是有着深刻寓意的,而今天把中国古代的一切视作“封建迷信落后”,当做“糟粕”来对待,真的令人痛心疾首啊!

而传说弇兹氏织女发明了的绳索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三股合成的绳子叫“索”,所以,绳索才叫“绳索”啊!(《丝弦上的文字与北极星-织女的绳索》

今天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东西,在上古当初能够想出并制作出来,真是了不起啊!这些资料真的需要好好保护保存起来呢!

--------------------------------------

绳子的多种用途

古代杆秤的发展,一直采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杆的基础上,并由手工制作。直到20世纪,杆秤才由传统的绳纽结构,逐渐改变为外刀纽与刀承或内刀纽与刀承结构。

古代弓箭分为弓和箭两个部分,其中弓通常使用坚韧而有弹性的木或竹制作,两头用一根绳索栓起来,使之程弦状。

索兵即以绳索为主体,多采用投掷手法攻击的武器,也称软兵器。索兵的攻击力有限,也难于训练,因此使用者并不多。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最先使用的武器是石头,为了更远的投出石头,原始人把石头系在绳索上,然后摇动投出,这种系在绳索上的石头被称为流星索。

套索分为用以套人的索与用以收放的绳。套索主要用于困敌,索身一般采用鹿筋或牛脊筋混合人的头发、蚕丝编制,韧性极好。索编成活结,被套中之人越加挣扎,套索缠绕越紧,越难挣脱。

其中一部分的套索,在用来套人的索圈上嵌入锚状的小钩,称为锦索套。一旦被套中,若欲强行挣开,则必然皮开肉绽。

绳子的用途很多就不多说了。

另外,绳子还可以测深、测航速。

我国至迟在唐代末年已有测深的设备。一种是“下钩”测深,一种是“以绳结铁”测深。深度达到六十多尺,这还是浅水测深。再稍晚一些,有记载说用纲下水测深,“纲长五十余丈,才及水底。”纲是大绳,五十多丈,在已是深水测深了。

《郑和航海图》还有大量的“航路指南”文字叙述,航行途中的碍航物、山峰、岛屿、浅滩、礁石、水深、底质、港口标志、定位与航行方法等等,都加以明确的提示。如“船取孝顺洋,一路打水(测深)九托(托是古代测深单位),平九山,对九山西南边,有一沉礁打浪”。可别小看这短短26个字,其中指出了水深、水下危险物、水面征状以及安全航路,真称得上是“一字重千斤”。

古代航程测深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船锚。因为锚链长度是固定的,所以根据船锚是否触底,就可以对海床深度有个基本的判断。比较专业的做法是单独准备带有标记长度的缆绳,配合铅坠或重物进行测量。根据铅坠或重物接触海床后,缆绳露出睡眠的标记断定海水深度。

计程仪又叫测程仪。三国时期吴国海船航行到南海一带去,有人写过《南州异物志》一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在船头上把一木片投入海中,然后从船首向船尾快跑,看木片是否同时到达,来测算航速航程。这是计程仪的雏型。

我国古代这种计程的方法,和近代航海中扇形计程仪构造很相近似。扇形计程仪也是用一块木板(扇形),不过用和全船等长的游线系住投入海中,然后用沙时计计算时间。沙时计一倒转是十四秒。在游线上有记号,从游线长度算出航速和航程。

船舶航行的速度有多快,可以用绳子系着浮体,当船舶前进的时候,便将这系着浮体的绳子抛向水面。在一定时间里拉出去了多长绳子,船舶航行的速度也就出来了。由于当时是用沙漏来计时的,人们往往须放出很长的绳子。绳子长了量起来既费时也费力,为了克服这种麻烦,于是有人想出在绳子上打出许多等距离绳结的办法。这样,只要数一数一定时间里放出了多少节绳子(cargo  net),就可以准确得知船舶航行的速度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抛绳计速”的办法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以“节”作为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却一直被沿用至今。

也许又是被当成是西方“发明”想出的办法吧,不过,这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结绳记事”,制作绳子需要工具,还与纺织有关,这种方法只有当时能进行远洋航海的中国人才能想出办到!西方不能测经度,不能远洋航海,经常触礁,说明测深技术不行,又怎么会测航速......

舞天玄姬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绳、链、铰链之绳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