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干大洋洲的商代青铜兵器:首博《望郡吉安》系列之一
来自新干大洋洲的商代青铜兵器
首博《望郡吉安》系列之一
第一单元 南国厚土
今天,远眺吉安市的“北大门”——新干县大洋洲镇,水草丰美、土地连绵,似乎一切都是安静的。时光推移到1989年的9月,这里发现了可与中原殷商文明媲美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新干大洋洲”从此载入了教科书。失落的文明,吉金重光,一座神秘而玄幻的王国就此走入人们的眼帘。
这里,邦畿肇域,中原商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
这里,四海之一,本地文化的基因孕育着南土之美。
这里,汇聚文化支流,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连接在一起。
望郡吉安”文物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此次展品共计280件,分别来自江西省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61件、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10件、吉安市博物馆及各县(市、区)博物馆馆藏二级以上文物209件。缔造吉安文明的商代“新干大洋洲”、宋元时期江西地区满誉海外的“吉州窑”、“文章节义并重”的吉安庐陵文化等展品全景式地展现吉安的历史文化。
新干县大洋洲
1989年9月20日,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永村涝背沙丘取土时,偶然发现了新干商代大墓。新干商代大墓所在沙丘,实为干江水古河道,现西濒赣江仅1公里,其东五公里处为牛头城商代遗址,西越赣江约20公里处为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
经发掘,该墓为商代大墓,有一棺一椁,椁室东西长8.22米,两端有 2层台。共出土文物1500余件共出土商代青铜器486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骨器5件。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国家一级文物23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全国所罕见,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一举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充分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发明。它的发现,是我国江南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
大洋洲墓所出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粗略加以分类,礼器中的食器有鼎、鬲、甗、簋、豆、匕等,酒器有罍、瓿、卣、壶、瓒、勺等,乐器有镈、大铙,兵器有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镞等,用器有杖首、炭箕、厨刀等,工具有斧、钻、凿、刻刀等,农具有耜、臿、犁、镰等。此外还有若干饰件和用途有待研究的杂器。
乐器中的大铙,在商代是南方特有的器种。三件纹饰彼此不同,有的饰有云纹、联珠纹,和江苏等地的出土品接近;有的饰勾连雷纹,前所未见。
兵器的特色更多。戈均系直援无胡,有方内、曲内两大类。其中曲内的,内作无角兽首形,显示利齿。长刀形狭长,前端勾卷,背上有插入□内的片状环,颇似山西石楼等地的出土品。戟为浑铸,以直援的戈与长刀合为一体,与周初的勾戟类似而不同。矛的类型也较多,有的□部有伸出的系环。箭镞类型很多,有的是单翼的,即一侧的翼特大,或以为是一种鱼镖,尚待研究。
兵器中的短剑尤其值得重视。这种短剑的剑身下端平直,有短茎,比西南地区出土的早期柳叶形剑、周初的柳叶形剑更近于东周流行的剑的形制。这种短剑的发现,有可能为东周剑的起源提供新的线索。
另有一种扁平无銎的圆刃斧,件数较多,是兵器还是工具不很清楚。个别器上铸有符号,类于当地陶文,可能是文字。还有一种曲尺形的扁平端刃器,用途也待研究。弧形刃的刀,或许与南方多见的靴形钺有关。长方形无柄刀,可能脱胎于当地文化中的一种陶刀。
兽面纹铜胄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通高18.7厘米,口径21.0×18.6厘米
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胄是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用具。此胄壁厚仅0.3厘米,因此并不会有笨重之感。整个器物浑铸成形,由底沿倒立浇铸成形。青铜胄在新干大洋洲商墓中只此一件。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版权所有
文字编辑自展览资讯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无极游: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