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游黄山 / 文:王育培
☀ 感谢阅读!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七上八下游黄山
王育培
徐霞客登黄山时,对黄山的秀丽景色赞叹不已:“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对黄山的向往来自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流传,凭这一点,黄山我非去不可。
进入景区,有一条登山提示:山上有猴子出没,不要穿红色衣服,以免遭到猴子的袭击。糟糕,我就穿了深红色T恤。幸好,一路上并没有猴子的踪影,连只小松鼠也难得一见。
一路上没什么好看的景致,上到半山腰,才见到黄山特有的山体怪石风景:土黄色的花岗岩垂直成柱状,交错、纠结在一起,直插云霄,突兀感分明。如果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奇特的山体,肯定会受到强烈的视觉地冲击,甚至会发出惊叹。可这样的风景我几年前在江西三清山看过。在我看来,这种条柱状山体怪石风景在三清山分布更为集中,不像黄山分得那么散。凭这点,我主观地认为黄山似乎不如三清山。
我有点失望,想下山算了,可“骑虎难下”。
因为黄山的山路有点怪。常见的山路,大多是一路向上的。黄山的路去到半山腰,路都是向上的,眼看山顶就在不远处,可山路却急转向下,往下走一段之后又要转上来。这样的路有好几段,我进退两难。既来之则安之,或许登一次黄山,足以笑看天下。我继续向上走。
到了山顶宾馆,飞来石就在远处,不少游客在照相。我请一个导游帮我照相,导游爽快答应。一路上都有热情的游客帮我照相,挺感动的。
再往前走,就是光明顶了。光明顶有1860米,顶如其名,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白色圆球建筑。光明顶旁边地势相对开阔,站满了游客。我以为光明顶就是黄山的最高峰,感觉到顶了,欢呼了几下。黄山的光明顶不是《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光明顶,没有一丝江湖的恩怨情仇,有的只是“一览众山小”的开阔美景。
沿光明顶右边下去就是飞来石。在一些画家的笔下,飞来石傲立于云海之中,好像天外飞石,顶天立地,很有神韵;或一轮红日在石边冉冉升起,意境美极了。天气很好,阳光灿烂,眼前的飞来石并没有云雾缭绕,也没想像中的高大威猛,但用“雄奇隽秀”来形容绝不为过。飞来石有十多米高,横看也有五六米,傲然屹立,真的很奇特,上面有刻字,增加了它的文化色彩,站在它跟前,更能感觉它的雄壮和强悍。我绕飞来石转了半圈,摸了摸它的仙气,请人照了相,就准备下山。
我以为飞来石往下就是下山的路——也真是下山的路,只不过那里是去往北门,不是我想下的南门,只好往回走了。转身发现飞来石旁边的凉亭竟然是“陶行知亭”,亭上有题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是“万世师表”,影响力上到黄山了——黄山真是值得来。
重回光明顶,听说“鳌鱼背”可以下山,我就去了“鳌鱼背”。“鳌鱼背”巨石相连,有点气势。下了“鳌鱼背”,找了一阵,才找到下山的路,过了鳌鱼洞,一路陡峭直下,感觉快到下山了,我有种轻松感。
山底有个亭子,我以为到山脚了,不料山路很快又急转直上,那个陡啊,近乎垂直,原来是到了百步云梯。我虽然很累,两腿像灌了铅一样,但百步云梯还难不倒我,偶尔用手扶一下,百步云梯也就过去了。
百步云梯上面有一个凉亭,路牌指示两个方向:一是下山,一是上莲花峰。原来莲花峰才是黄山的最高峰。我犹豫了一下:不上,错过黄山最高峰;上,不知下山之路又指向何方。看到几岁的小孩也兴致冲冲往上走,我不再犹豫,一鼓作气上到莲花峰顶。莲花峰风光无限,只是山顶很窄,一条小过道,人多拥挤,大家小心翼翼的,相互忍让,不好品味风景。
下山的路似乎比上山更险,都接近垂直状态。我只想下山,再险也得走。想不到的是,这下山的路竟是通往迎客松的。
迎客松与明信片中的样子很一致,像撑开的大伞,刚劲挺立;又像伸出的长臂,热情亲切。虽然一路上也看过不少奇松,但看到黄山最著名的千年古松倔强地生长在巨石中间,我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振臂欢呼!
迎客松右边就是下山的路,我绷紧的神经终于可放松了。
迎客松前方,听说就是黄山最险要的天都峰。有人说:“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我想看天都峰都不可能了,天都峰要保护生态,今年“轮休”。看来我和黄山还得有个约会。
经过一线天,一路向下,去到搭车下山的慈光阁。在慈光阁附近,我看到1979年75岁的邓小平步行登黄山的大幅相片:邓小平身穿白色短衬衫,拄着拐杖,卷着裤脚,迎风而立,精神抖擞。原来在改革开放“万事开头难”之际,邓小平登过黄山,以示攻坚克难的决心。看到邓公“老而弥坚”的精神面貌。我对他的敬仰又多了几分。能步名人、伟人后尘,体验登黄山的艰险和秀丽,我有点自豪。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十上黄山,对黄山的印象是:“不可思议!”我想,正因为黄山处处有雄奇峻秀的风景和山路,才显得不可思议,比三清山更胜一筹!要归纳游黄山的感觉,我认为最恰当莫过于:七上八下、久久一回、十分过瘾。面对不可思议的黄山,我想再去一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育培,男,70后,顺德教育产业工人, 文学爱好者,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若干篇,自费出版作品集《在哪里见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