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连载)罗学贵:耕读中国人:第十七章 不识食物,柿子助杀日本鬼

耕读中国人

罗学贵著

编辑:落英小桥

第十七章  不识食物,柿子助杀日本鬼

文/罗学贵

编辑/落英小桥

据说,日本在准备侵略中国时,仁裕天皇召开了内阁研讨大会,讨论侵略中国有关事宜,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主战方说:武力征服中国,三个月足够。支那人就是一个病夫,不禁打。

反战方说: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历史上他们都被人打败过,但是从来没有人占领和统治他们。中国人,尤其是汉人,他们就是天生地造,没有什么力量使他们灭亡。

仁裕天皇最后决定:中国必打,包括整个东南亚和远东地区。我们不能死守在这个小岛上,我们迟早会被海水吞没。打!大和民族才有希望。

我们要准备好两支队伍,一个是武装部队,一个是食务部队。

何为食务部队?就是供给部队,一旦仗打起来,不说武器弹药,就连士兵吃饭就会有问题。

因为中国人吃的食物和日本人不一样。中国人吃的是五谷杂粮,日本人吃的海生动物。我们总不能一直把海生动物制成罐头,运往前线,运往南京,运往重庆,运往大西南。

如何解决士兵的吃饭问题?开战前我们都要做好方案,并进入中国实地考察。就这样,一支食务先头部队进入了中国。这支部队有三十多人组成,以旅游观光的名义来到中国。

这一天这群日本人路过一片柿林,只见一望无际的柿林,树上都挂着大红的,深红的,金黄的。大的象馒头,小的象樱桃。有的长着几条棱,有的底部长出了尖角,有的又圆又扁;有的又高又壮的像灯笼一样的东西。他们不认识这是柿子,只觉得,那东西红的耀眼,红的揪人,好象少女的红唇,撩拨的让人蠢蠢欲动,激情澎湃,恨不能咬上一口。

当地的果农正在忙着收获,当秋风徐徐吹起的时候,文静的柿子林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柿叶摆动着红、黄、绿色的衣裙。柿子摇晃着脑袋,暇意地笑着。笑红了脸,慢慢地酥软了身体。那红光透亮的妩媚,诱惑着伸出来的手。摘一个熟透的柿子,揭去盖头,用力一吸,啊!那甜汁加着桔瓣样的肉一同滑到嘴里,滋润到了心房。孩童们还会顽皮的将吃去肉汁的外壳吹满气,再盖上柿蒂,将其完好地放在柿树上,等那些被红光诱惑上当的人拿起品尝。自己却躲在树后偷着乐的恶作剧。

几个日本人走到果农跟前,向果农打听柿子的来龙去脉。一个果农说:这是柿子,一种可以吃的水果。果农接着说:早熟的柿子总是会被那些鸟类;兽类;虫类偷吃掉。因此,每当大量的柿子从黄泛红的时候,就会早早地摘下来。

日本人问:你们如何知道它成熟了?果农笑着说:俗话说:“柿子捡软的捏”就是这个道理吧。日本人学说着:哟西哟西,捡软的捏。

果农又饶有兴趣地告诉日本人:初冬来临,农家的门前屋檐下,挂满了摘下的柿子。有的用绳子;有的用棍子串成一串串真象即将燃烧的鞭炮。那些凉晒的已经去了皮的柿子,在阳光下,水分被风干,慢慢的由金黄变成紫褐色。再将其码好在大缸里压紧盖好。数天后,雪白的柿霜生出来了。成了裹着白衣的少女,很美、很甜、很诱人。

吃过柿饼的人一定知道它的美味。却并不了解那裹着柿饼的白霜是什么?有的人甚至还以为是放久了,发生了霉变,不敢下口了,或者洗掉。其实那是一种很美的高级天然物质——葡萄糖。

把那些摘下来没有去皮的硬柿子——有的连枝挂在家里或挂在屋檐下,也有的码在纸箱里,等它们慢慢的变软再挑出来。如果要它早点熟软,可以在里面放几个苹果,那它一定会早熟了。

用软柿子和面做出的柿子饼,可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但是不能多吃,会涨肚死人的。如果你喜欢脆的,那就把硬柿子放进水里,要快就用温水,要颜色好看就用凉水,每天替换一次,大约有五、六天,就去了涩,变成又甜又脆的可口柿子了。

在那里,还有用涩柿子治疗泻肚的,还真灵。满嘴都是涩涩的,不好吃。不过,还是少吃的好。如果让其在胃里成了结那就不好办了。曾经有人就是吃涩柿子治泻肚,当时的确好了。可在第二年发生了肠梗阻开了一刀。

在柿子快要变红的时节也就是柿子收成的时节。大街小巷里都是买柿子的吆喝声——“脆柿子”“甜柿子”“软柿子”“柿子饼”。如果能自己亲手从柿子树上摘下柿子来,那种快意只有实践过的人才能感到。

我们这里,许多的柿农们总会在摘过的柿子树上留下一些果实。当霜打掉所有站不住的叶子,那些红彤彤的柿子还独独的挂在枝头上,望上去就象一盏盏红红的灯笼,照耀你回家的路。

那个果农你别嫌他罗嗦,为什么介绍那么详细?其实他是一名地下党,他是引诱这群日本鬼子吃柿子。

日本鬼子果然上了当,来到这个果农家里,开始品尝各种各样的柿子产品。吃罢柿子,欲杀猪宰羊招待这群日本鬼。但是他们不敢吃,怕果农下毒,他们只吃随身带的罐头。孰不知,这罐头是海鲜,不能和柿子同吃。不一会儿,这群二十多人的日本鬼子全部中毒倒地,成了地下党的刀下鬼。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待续,后续更精彩)
作者简介:罗学贵 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喜欢乡村的青山绿水,工作之余每遇佳景、偶得佳句,即发诗兴,便把这美丽画卷描绘出来,久而久之,结集千余首,自取名《垄上诗行》。本人擅长律绝、填词。古风和长短句、散文诗多是信手拣来,自然、自由、带有泥土味,原生态成份多一些,还需要沉淀和打磨。因忙于工作,作品末考虑出书和投稿等事宜,这是第一次面世,希望大家喜欢。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韵律诗评: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诗歌评委:
钟金洲   古道西风
槐花飘香     新新
五月雪   任绪华
组稿:
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徐志杰    秋实
主播:深谷幽兰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