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与乌梅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性味酸,平。
归肺、大肠、肝、脾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
【药对功效】清热泻火,调中止痢,生津止渴。
【配伍机制】黄连大苦大寒,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尤善清中焦湿热,为治疗湿热痢疾、湿热呕吐的首选药;又清热泻火,解毒,善泻心火而为治热毒疮疡要药。凡心火亢盛,中焦湿热,热毒疮疡诸证皆可用。
乌梅以酸涩为用,而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以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等。且酸敛生津,生津止渴,以治津亏口渴及消渴证。
“蛔得酸则伏”,故又为安蛔良药,以治蛔虫腹痛及蛔厥等。此外尚可酸收敛疮,治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捣烂外敷可治胼胝、鸡眼、牛皮癣等。烧炭存性又可收敛止血,治便血崩漏等。
二药配伍,酸苦合用,清热燥湿而不伤阴,生津涩肠不碍邪,共奏清热泻火,调中止痢,生津止渴之功。
【临床应用】
1.蛔厥腹痛,配伍干姜、细辛、蜀椒、黄柏等。
2.肠热下痢,尤宜于热痢久治不瘥及休息痢。清代徐大椿曾赞其为“治久痢之圣方”
3.消渴。对胃热炽盛,消谷善饥,口干喜饮之消渴证尤宜。
4.烦热口渴。凡胃热或暑热引起的心烦口渴均可用此药对治疗。配伍麦冬、人参、地黄、天花粉等治疗。
现代临床用于胆道蛔虫症、急性菌痢、糖尿病等。
【现代研究】黄连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乌梅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离体兔肠管的运动;有轻度收缩胆囊作用,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在体外对蛔虫的活动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的蛋白质过敏性休克及组胺性休克有对抗作用,但对组胺性哮喘无对抗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用法用量】黄连,6~10g;乌梅,6~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痢疾或泄泻初起及胃酸分泌过多者忌用。
【按语】中医方剂中常见到酸性药和碱性药同处一方配伍应用的情况,如乌梅丸中的黄连与乌梅。黄连主要有效成分为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等生物碱类成分。乌梅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其中最主要的是枸橼酸和苹果酸。二者合用组成酸碱药对,在煎煮过程中,由于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可能会发生反应,彼此对成分的溶出可能会存在影响。黄连乌梅药对不同配伍比例的指纹图谱研究表明:黄连中的盐酸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溶出率随着乌梅配伍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乌梅与黄连的配伍量趋近于1时,溶出率达到最大;乌梅中存在的枸橼酸等酸性成分对生物碱的溶出有影响,并且乌梅配伍剂量越大,这种影响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