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由铁杵何必磨成针想到的》
昨天给学生上写作课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讨论题:铁杵何必磨成针。课堂上给学生分析了一下立意,觉得意犹未尽,索性写一写。
一根铁棒,何必要磨成针,有这么几方面的理由:
一、铁棒是有铁棒自己的作用的:天生铁棒必有用。不管是做防身的武器,还是做干活的工具,甚至如果足够大的话,还可以去做“定海神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东西各有各的优点。张飞虽然鲁莽,但是带兵打仗是把好手,如果让他去绣花,那一定是昏了头。把一根铁棒硬生生地磨成针,与这个是并无两样的。
二、把一根铁棒磨成针,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是不合算的。经济上,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一根铁棒,如果采取合适的工艺,一根铁棒,可以造出很多针来。而如果从时间上看,把一根铁棒磨成针,大概没有个几个月的功夫是不行的,这还不知道这根铁棒到底有多粗多长,如果真如“定海神针”,恐怕几生几世都没希望了。其实如果放开思维,我们还可以这样想,我们拿着这根铁棒,去一个卖针的地方,跟老板说:“老板,我拿这根铁棒跟你换根针如何?”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省时省力省心。
三、由铁棒磨成针,推及到教育问题上来看。要“物尽其才”更要“人尽其才”,而这个前提是,“因材施教”。是什么材料,就让他成为最合适的他,这无疑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由此我想到了“熬鹰”。
东北的鄂伦春族,西北的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都有熬鹰的文化习俗。熬鹰是残酷的事。熬鹰者给鹰套上脚环,拴一尺来长的绳子,将鹰置于动荡的横木上。从此鹰的自由是一尺长的绳子,鹰的领土是一根小小的横木,鹰的天空被一间小屋阻隔。熬鹰有六字口诀:一累,二磨,三饿。一次又一次地飞起,一次又一次地被无情的绳子拽回,最终被累得大翼低重,没了威猛。 接下来是磨,横木如秋千,稍动便摇,时时警觉,神经紧绷,时间一长熬没了脾气。三五日内是绝不给喂食物的,直把鹰饿得晕头转脑,双眼瓦蓝,不管死食活食,唯食即食。从此以后,鹰的傲骨、鹰的雄风、鹰的卓尔不群的神韵便荡然无存。鹰的俯瞰苍茫大地的视野微缩到熬鹰人手上那丁点可怜的食物。
再经过配套的驯化手段,这只鹰才算熬出来了。当然也有铁骨铮铮,不为威逼利诱所动,视死如归者,或饿死、或被无奈的熬鹰人放归自然。熬成的鹰成了主人手上的玩物,惟命是从,偶尔帮主人抓只山鸡、野兔,以讨主人欢欣。原本可以俯视天下的雄鹰被熬成了一只呆鸟,正如一根可以做“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铁棒,硬生生被磨成了一根绣花针。幸耶,不幸耶?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熬鹰”式的教育:一累、二磨、三饿。高考制度的存在,为教师们提供了熬鹰的舞台,培养了大批熬鹰高手。采用题海战术把学生累得苦不堪言者有之;采用大考小考随堂考,考得学生心惊胆战,磨得学生呆若木鸡者有之;采用见缝插针,加班加点,甚至把学吃饭休息的时间挤掉,饿得学生大脑供血不足者有之。
为什么要搞熬鹰式的教育呢?青春期正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能量最充沛的时期。爱因斯坦所有在科学上的创造,都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这个年龄段是人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最具创造力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不用这些无用甚至有害的事情缠住你,用极其严酷的应试缠住你,那么你的能量将如何释放呢?
灰姑娘想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可是她的后妈不让她去,于是撒了一盆豌豆在灰里,叫灰姑娘把豌豆拣出来,如果你在两个时辰以内把豌豆拣出来,我就放你去。捡豌豆这件事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可是它却足以用来阻止灰姑娘去做另外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王子的舞会,舞会才是有意义的。
中国教育的某些内容就是灰堆里的豆子,本身毫无意义,但是它却能够耗去我们最好的年华与最活跃的能量,磨损我们的自由意志,让我们不能去从事那些真正需要创造力的事情,最后我们没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我们去参加了衡水二中的高考誓师大会。这是一个成色十足的黑色幽默,面对这样坚硬的教育体制,每个人都在哀叹我们无能为力,因为靠你一个人无法改变这个世界。
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可能有一种英雄情结,他想要解民于倒悬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想得多了就变成了野心家。所以中国人经常会有一种救世主的情结,野心家认为自己是救世主,而像我们很多不是野心家的人,我们则希望出现一个救世主,你来救我,而我们自己呢,就在那儿待着,啥也不干,等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