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尼 赋予大理石肉感的天才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雕塑家,建筑家,画家

今天萌想跟大家说说贝尼尼,聊聊他的雕塑。

贝尼尼 ,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

1598年,贝尼尼出生于意大利。此时距另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的去世,已经过去34年,欧洲渐从文艺复兴迈向巴洛克时代。

或许天意使然,数十年后的贝尼尼成为了巴洛克艺术最为耀眼的光束。正是贝尼尼给予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在历史上无可撼动的影响。

他最为人知的作品就是《圣德列萨祭坛》。
戴克里先浴场附近的圣玛利亚德拉维多利亚教堂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教堂,没什么特色,但还是有不少人会去参观。因为里面有贝尼尼的惊艳之作——《圣特蕾莎的沉迷》。

这么棒的作品

看一千遍也不为过啊

特蕾莎是1622年加入圣徒的西班牙加尔默罗修会的修女和神秘主义者,雕像在袖廊左侧的科尔纳罗小礼拜堂中,抬头望去,特蕾莎被大理石制成的悬挂物包围着,一支由带翼小天使射出的箭穿透她的左侧身体,她在巨痛中倒下,然而却产生了神秘的幻觉。
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圣特蕾莎的沉迷》都是贝尼尼最受欢迎的作品。
莫尔曼多认为:《圣特蕾莎的沉迷》中贝尼尼雕塑风格中的柔情、温和、强烈,抵达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新高度,正如他辉煌的技术成就令我们头晕目眩、赞叹不已一样。
在灼热的云上,这位圣人(她一生中体验过不可思议的身体凌空)表现为漂浮到半空,看起来没有任何可见的支撑物。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贝尼尼作品的第二个特点:善于用坚硬去表达柔软。比如,在他的另一件代表作《诱拐佩尔塞福涅》中,贝尼尼描绘了冥王双臂环绕美貌的少女,想要劫走她的瞬间。
《诱拐佩尔塞福涅》
大家感受下这位雕塑家的鬼斧神工~

在刻画少女吹弹可破的肌肤时,贝尼尼让冥王的手指,陷进了少女的肌肤,表现出了少女身体的柔软,这也成为整尊雕像的点睛之笔。

1622/博格塞美术馆藏
用大理石等坚硬材质塑造的雕塑,想要表现柔软,难度非常大,贝尼尼采用的方式是用触摸的瞬间去表现。
他的作品,大多与追逐和欲望相关。当然,用的是神话和圣经里的典故。
而堪称是“巴洛克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的贝尼尼,也雕刻了一件与米开米开朗基罗不一样的“大卫”。

先看一下贝尼尼的“大卫”。

贝尼尼创造的这尊《大卫》雕像,就与米开朗基罗的完全不同。这尊雕塑描绘的是少年大卫,弯下腰开始战斗的姿势。
开朗基罗的作品是动感的,而贝尼尼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

开朗基罗  大卫 作品

这尊作品体现着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追求恒久的状态。米开朗基罗选取了大卫投石的紧张时刻,此时的大卫正充满自信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充满了肌肉线条的硬朗之美。

而在另一尊雕像《面纱》中,贝尼尼更是将女子带着面纱的形象,刻画得极为逼真。尤其是那一层柔软的纱,更是惟妙惟肖。

《大卫》完成后,贝尼尼重新投入《阿波罗与达芙妮》的雕刻中。

该雕塑取材于一个古希腊神话,表现了达芙妮在被阿波罗的手触到时,就开始变为一棵月桂树动势和变化的过程。

《阿波罗与达芙妮》/1625

该雕塑采用了奔跑的动态构图,两个人的手臂伸展成了一个半圆的弧线,与脚下的动作协调一致,从而使他们的身体曲线优美得如同飘逸的舞姿。

这尊雕塑如同遭遇了时间冻结的魔法,动态画面一瞬间静止,人们似乎闯入了阿波罗与达芙妮的对峙,甚至还能听见枝桠抽出的细微声响。
二人五官精致非常,然而神情凝固,充满紧张感。
达芙妮展现出了独特的湿润与柔嫩,躯体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因雕塑太过独特,为了传达正确的基督教思想,底座上刻有巴贝里尼枢机创作的格言:“那些热爱逃避追求享乐的人,最终手里只有树叶与苦果。”
以罗马为画布雕刻了一个“新的罗马”。
在罗马,你走哪,都绕不过贝尼尼,圣彼得广场,这个‘拥抱的手臂’,是他设计的。
如今的罗马,是一篇史诗。诗中每个字眼都由风雨洗礼,偶然一瞥,便是跨越千百年的雄壮与深沉。
而在17世纪,有人将罗马比作大剧院,说了这样一段话:“大剧院上演了一出大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圣天使桥"上矗着的天使,有好几座,也是他雕的,喷泉就不说了,贝尼尼就是个‘喷泉控’。
贝尼尼几乎一生,都没怎么离开过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曾对他说:“你,就是为罗马而生的,而罗马,也将永远以你为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