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钟芸: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特点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 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 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 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 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杜甫(712—770)的诗歌以广博深厚的内容和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为我 国文学积累了大量财富,他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 766 年(大历元年)、55 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 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自 诗人 759 年弃官走秦州、辗转入蜀已过了七个年头。
杜甫入蜀时(759 年),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到公元 763 年史朝义战败 自缢,部下将领田承嗣等降唐,连续八年的战乱暂得结束。但吐蕃、回纥相 继进攻以及藩镇割据的局面已形成。
开元天宝之际,唐边防以西北为最雄厚。安史乱起,河西、陇右、朔方 军全被征调,西北一空。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自公元 761 年起至诗人写《秋 兴》八首的时候,吐蕃、回纥以及党项羌、浑奴剌不断进攻,他们或分或合, 或长驱直入,或骚扰边境。他们不仅占有河陇一带,还在公元 763 年兵临京 师,迫使代宗出奔。吐蕃军入长安,使长安在收复后(安史乱中,长安曾陷 落)又遭受一次焚掠。公元 764 年吐蕃、回纥又一度逼近奉天,京师戒严。
765 年又举兵数十万进攻。其他如蜀北部和西北部也遭受吐蕃等的攻击或占 领,经常处于战争状态。
自安史乱后,藩镇就各拥重兵,唐中央政府难以控制。杜甫所在的两川, 这几年间军阀混战,此起彼伏,少有宁静时候。如公元 761 年有段子璋反,762 年有徐知道叛乱,后又与部将李忠厚争雄。765 年又有崔旰之事。广大人 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中。
杜甫对国家大事和政局的变化无一日忘怀。上述情况,在诗人创作中都 得到反映。见《早花》、《对雨》、《愁坐》、《警急》、《王命》、《征 夫》、《西山》三首、《巴山》、《天边行》、《岁暮》、《释闷》、《去 秋行》、《光禄坂行》、《草堂》等诗。这些重大事变,有的是诗人辗转听 到的,有的是他亲身经历的,或者是在身边发生的。尽管杜甫宽慰自己说: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去蜀》),其实,诗人却“十年朝夕泪, 衣袖不曾干”(《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诗人入蜀,定居成都草堂,生活确实比从前在秦州、同谷时安定许多。 但自公元 760 年开始修建草堂到 765 年离开,先后两次在草堂生活不过四年。 其他时间避难流寓川北。“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将赴草 堂途中有作》)、“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慽慽忍羁旅”(《严氏溪放歌行》), 写出诗人的风尘漂泊。长期生计无着落,他说“路难悠悠常傍人”,既然“常 傍人”,难免要看人颜色。“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百忧 集行》),概括了他的生活处境和心酸。就是这样,并不能完全解决家人饥 寒。这在《百忧集行》、《狂夫》等诗中都曾写到。764 年,诗人曾一度入 严武节度使幕府,“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晚 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莫相疑行》),足见诗人当时不得已
的苦衷和受人猜忌的悲愤。
杜甫入蜀前已患肺病、疟疾,入蜀后的几年,又添了风痹、消渴等病。 同时,761 年王维死,762 年李白死,763 年房琯死,764 年苏源明、郑虔死,765 年严武、高适相继去世。这些朋友,有的是文字故交,有的是知心朋友,有的是政治上的倚靠。接连不断地传来了他们的死讯,给年老诗人以极大的 打击。他深深感到知己零落,文坛寂寞。
从上所述,可以大致了解诗人在写《秋兴》八首诗的心情、生活环境和时代情况。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通常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杜甫是“达”要“兼济”,“穷”也不肯“独善其身”。他永远不忘天 下,虽“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有志报国,而却被弃置 江上,只能“不眠忧战伐,无力振乾坤”(《宿江边阁》)。诗人的心境一 直抑郁难平。本来,他在垂暮之年,很想早日出川。765 年严武死,在成都 失去凭依,才决然东下。766 年来到夔府,又以兵戈未定,滞留不行。夔府 临三峡之险,山河雄峻。山民生活的艰苦以及其独特的风习,都激起诗人无 限诗情。但诗人经常抒发的是对战局的不安和对长安的怀念。
公元 766 年与写《秋兴》的同时或稍早,杜甫在夔州西阁写过以《夜》 为题的一首诗: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南菊再逢 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全诗以第二句为骨,抒写山阁秋夜所见所闻。这首诗里,充满着旅人孤怀怅 惘、心旌摇摇的感情。秋江上的孤帆夜泊,新月下杵声叠起。卧病经年,再见清秋菊放,北雁南归。但是北方故乡、首都长安没有任何令人鼓舞的消息。 深宵倚杖伫立,望牛斗而思长安。这首七律中,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 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几乎冲破纸面,跃然欲出。
《夜》与《秋兴》八首,思想相通,感情一贯。《夜》以简括、含蓄胜;《秋兴》八首则逐层展开,感情更浓郁,意境更深闳。《夜》这首诗,似应 写于《秋兴》八首之前,可以看做《秋兴》八首的前奏。可能诗人写了《夜》 之后,仍感到言不尽,意无穷,所以继续写出了《秋兴》八首。诗人心事郁 结,反复咏叹,也许正是前人所说的“长歌可以当哭”了。
《秋兴》八首内容丰富,感情深沉,章法缜密严整,层次分明。各首之 间有伏笔、有照应。这些,前人早已有所论述。如王嗣奭《杜臆》说:
秋兴八章,以第一起兴,而后章俱发隐衷,或起下承上,或互发,或遥应,总是一 篇文字。
朱鹤龄说:
前三章俱主夔州,后五章乃及长安。(《辑注杜工部集》)
陈廷敬说:
前三章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秩然。(转引自仇兆鳌:《杜 少陵集详注》)
王嗣奭的说法有道理,可惜具体分析不够。朱鹤龄等人的说法不能说错,但 看得简单了些。杜甫写夔州,正是写长安;写长安,又何尝不是写夔州?截 然分为“前三”、“后五”,不完全恰当。事实上,杜甫围绕一个中心主题, 尽量深入发掘其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而不得不反复咏叹,婉转低回。从《诗 经》、《楚辞》以来,就有这种成功的艺术表现方式。《诗经》的《××》
×章、章×句,屈原在《离骚》的反复抒写自己的怀抱与痛苦。较后,如曹子建的《杂诗》六首、陶渊明的《咏贫士》,他们的这些诗,有的构成了完 整组诗,也有的主题思想虽一贯,但前后的有机联系较差,显得松散。甚至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主题虽一贯,但五首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秋兴》 八首这组诗内容上有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组织结构上也严谨完整,不宜拆开, 不可颠倒。
从整体看来,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以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 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抒发国运的由盛到衰、今昔对比的哀愁。 这种忧思不能仅仅看做他个人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特 别是入蜀七年来,忧国伤世感情集中的表现。诗人为祖国复兴,剖心沥血在 所不惜,这在《凤凰台》诗里及其他诗篇里,都表现得很真切。目睹国家残 破,人民流离的现状,自己在政治上又不允许有所做为,其中曲折,诗人不 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诗人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反复慨叹的道理。 当然,杜甫对盛唐的追忆,有惋惜,但有比惋惜更深刻的感情,钱谦益曾指 出过:
肃宗收京后,委任中人,中外多故,公不以移官僻远,慗置君国之忧,故有长安世 事之感。“每依北斗望京华”,情见乎此。白帝城高,目瞻故国,兼天波浪,身近鱼龙。 曰“平居有所思”,殆欲以沧江遗志,奋袖屈指,复定百年举棋之局。非徒伤晼晚,如昔 人愿得入帝京而已。(《笺注杜工部集》)
《秋兴》八首为诗人晚年刻意经营之作,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组诗的结构,有 必要把八首的内容略作说明。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 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发抒了诗 人爱国感情和孤独抑郁。这就使组诗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并为后七章的开 展创造了条件。这首诗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思想感情强烈。诗 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第二首写出了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仰天翘首北望、 长夜不寐的孤独。上应“丛菊两开”、“孤舟一系”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 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诗人入蜀多年,一直是身在剑南,心怀 渭北,无日不关怀君国,北望朝廷。他曾在许多诗里表示过这种强烈的愿望。 旅途滞留,自己不仅年老体衰,无力北归,且天下骚乱,北方仍然在动荡不 安,也不能北归。又由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渺茫的希望往往更激起强烈的 对长安的怀念。所以他寄居夔府时所写的诗里,一再出现《秋兴》八首中作 为基调的“每依北斗望京华”这类思想感情。如:“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月》),“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夜》)。
第三首是第二首的继续和发展,写晨曦中的夔府。诗人日日独坐江楼,思前想后,集中表现了他一生事与愿违的矛盾。秋气清明,江色宁静,对于 心烦意乱的作者,这种宁静的景色反而给人带来了扰乱,增加了烦燥不安的 情绪。
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像“弈棋”一样 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内政上人事的更变,诗人心目中的纲纪制度的崩坏, 军事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攻,这一切都使诗人深切感到大非昔比。诗人在 这唐代全盛时期的政治心脏整整住过十年。在这里,诗人有熟悉的朋友,有 他依恋的朝廷宫阙,也有使他失意、悲愤的丑恶政治现实。总之,对诗人说 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这个地方深深印在诗人心上的有依恋、有 爱慕、有文艺创作上的友谊,有兴高采烈的欢笑,有到处潜悲辛的眼泪。当 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 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的庄严、肃穆,在这样的朝廷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从诗人的回忆中可以看 出当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强盛繁荣的自豪感。在这里,一定程度 上也表达了他的爱国感情。因为对封建知识分子来说,君、国之间,很难划 分明确的界限。因此,他们的爱国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着忠君的历史局限。 特别在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了他爱国忠君的感慨。
第六首,怀想曲江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的繁华。上层统治者不知疲倦 地游宴,引入了“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帝王州”。诗人在无限惋惜 中隐示对封建帝王斥责之意。
第七首忆及昆明池的盛况,展示唐朝当年的国力昌盛。“武帝旌旗在眼 中”,形象鲜明飞动地表现了唐代武功显赫。当年的昆明池,即使在秋天, 景物给人的印象也是壮丽的,没有萧瑟的气氛。物产的富庶更足以表现国家 财物的富饶。
第八首写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美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 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对封建时代的文人来说,自己创作才能为 帝王所赏识,是毕生难忘的荣誉,也是自然的事。
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的有八个乐章一样。 这个抒情曲以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 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忧念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也穿插有 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 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 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 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 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 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 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章中的每一章, 都以它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基调的思想感情。而它 们每一章在八章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 综、丰富,而且有抑扬顿挫,有开有阖,更突出地表现了基调的主题。朱熹 批评杜甫的夔州创作说:
┅┅杜子美晚年诗都不可晓。吕居仁尝言,诗字字要响,其晚年诗都哑了,不知如 何以为好处。(《朱子语类》百四十卷)
从上面所述,朱熹的看法,显然不妥。形象、韵律要服从于基调的感情,要 构成整体的和谐。还是王船山说得确切些:
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 诗评选》卷四)
杜甫恰当地、熟练地继承了古人已有的循环往复的表现手法,八首诗中, 用强烈的对比,无数次的循环往复,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组诗的纲目 是由夔府望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全组诗的枢纽是“瞿塘峡口曲江 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本来相去万里,诗人以一“接” 字,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国家安危┅┅种种复杂感情交织构成一个深 厚壮阔的艺术境界。
第一首气势磅礴。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四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 复。第二首,由夔府孤城望北斗星,由北斗的方向想到北斗下面的京华。听 峡中猿啼,又想到画省香炉。这是两次往复。联翩的回忆,又被夔府古城悲 笳所唤醒。诗人思想由长安回到夔府。这是第三次往复。第三首以下,无不 如此。千家山郭浸沐在朝晖中,想到个人的志愿与现实的矛盾。虽然全首诗 在写挹郁不平,但诗中讲到“五陵衣马”,仍然有夔府到长安的往复。第四 首,先从长安的回忆开始,又回到当前“鱼龙寂寞”的秋江,由秋江景色又 回到“故国平居”,有两度往复。第五首从长安宫阙之盛,回到当前岁晚沧 江,由岁晚沧江回到“青琐”、“朝班”,思想上又是两度往复。第六首, 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当年歌舞繁华,招致边愁, 抚今追昔,是两度往复。第七首当前想到昆明池水盛唐武功,又由长安回到 目前“关塞极天”的冷落。第八首的从长安的昆吾┅┅到白头吟望的现实。 都是往复。
《秋兴》八首的基本表现方式,循环往复是它的特色。不论从夔府写到 长安,还是从追忆长安而归结到夔府,总是夔府——长安;长安——夔府。 循环往复,从不同角度,层层加深。全诗不仅丝毫无重复之感,还赋予诗以 无比深沉感人的力量。真可以说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的诗篇。 这组诗里有繁华与冷落的对比,还与近的对比,个人处境的对比,唐中央政权的今昔对比,志愿与现实的对比,春与秋的对比等等。由对比产生的 矛盾和苦闷,一切事与愿违。杜甫经历了这多年的战乱漂泊生活,对唐中央 无力恢复昔日盛世已看透了,但又不能不寄予希望,尽管希望是渺茫的,但 他没有放弃过。他常想到“开元全盛日”,实际上形成“开元全盛日”的客 观和主观条件均已不存在了。这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忧国 爱民所不可避免的悲剧。在这组诗里,也流露一些感伤的情绪,但更多的是 沉郁、悲壮的感叹,更多的是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积极精神。
《秋兴》八首,自然不同于《诗经》常有的复沓,它比《诗经》的复沓 复杂许多。《诗经》的复沓,基本上是民歌重复歌唱的方式。其中有的每章 更换一二字;有的在每章开头或结尾保有部分重复的字句,而中间有较大的 变换。有的相互间没有相承关系,有的联系紧密。总之都起了加深感情和加 强艺术效果的作用。《秋兴》八首的循环往复更接近于屈原《离骚》的反复 抒情方式。《离骚》的大部分篇幅,反复表现自己的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而 上下求索的精神;抒发他对祖国人民的热诚,以及这种忠贞不为人所谅解的 挹抑;反复陈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痛苦以及战胜这种矛盾的顽强的斗争。屈 原运用了惊人的想像,大量的比喻、神话传说和变化曲折的情节,反复吟咏, 构成完美的诗篇,展示了伟大的爱国诗人的自我形象。《秋兴》八首在创作 方法上和《离骚》有区别,但其循环往复的写法是一致的。
七律是诗人晚年更多使用的一种抒情形式。因为七律的句中折叠多,意思有跌宕回旋余地,音调上曲折萦回,组织严密,音乐性强,所创造的形象, 表达的内容,比五律更易生动饱满。杜甫晚年,七律的造诣达到空前高度。 他的七律章法严密而富于变化,这一向被人称道的优点,体现了诗人辞章修 养的工夫,驾驭诗律的能力,同时也说明了诗人思想的深度与思想的逻辑性。 能否正确处理情与景的关系,是文学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景就是 客观存在的景物,情就是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但在作品里的情与景的关系就
要复杂得多。
作品里的景物描写,一定要符合于原有事物的外貌以及其精神实质的某 些特征。不真实、不准确的形象,不能唤起美感,不能引起读者兴趣,也不 能启发人的想像、联想从而获得更深厚的内容。由于这样的缘故,前人所描 绘的富有特征的某种景,可以被后人所认识、所欣赏。但也要看到作品里的 景,是作家所感受的景。这个景,除了符合上面所说的要求外,它不再是单 独存在的客观景物,它不可避免地有人的移情作用。这个景,就带有某个特 定的人对这景物的看法、感受在内,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这个特定的人的某种 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同样的景,往往因时代不同,人的遭遇、经历不同而 有差异。即使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样的景物,描写起来,也往往因一时一地 的喜怒哀乐而有区别。抒情诗人往往要藉赖景物形象表现自己的心情,思想 感情的倾向和对事物的态度。情与景,分开说是两回事,不容混淆,而在作 家的处理下,它们又是统一的。
抒情诗里的情景,不论是诗人触景生情,或以景寓情,他所描绘的景物, 一定服从于所要抒发之情。因之,情景的和谐统一,就成为抒情诗里一个异 常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论诗经常说到的“情景交融”。作到“情景交融”并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决定于作家对现实生活观察、理解的深度,思想感情的深厚和明晰,以及作家的艺术修养。前人所说的“隔”与“不隔”,是就 “情景交融”这个方面说明其所产生艺术效果的高低之分。
自然,当我们考察作家作品的“情景交融”时,更重要的尺度,就是要 认真区别其所写的景与所抒发之情,是什么情、景,不能脱离作家作品的阶 级倾向、历史内容而抽象地谈论“情景交融”,也不能只从道理推论而撇开 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分析、欣赏,因为这样并不真正能发掘其情景统一所凝聚 的形象及其感人力量,因而也就不能认识作家作品的真实、深刻的思想内容。 “情景交融”,古典作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也创造了不少范例,《秋兴》八首,是其中之一。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
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按:秋,阴气上升。三峡据郦 道元的描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 注·江水注》)〕。秋来自然阴气更重。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 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中。我们感觉这两句形 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诗人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 简单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诗人捕捉到它们内 在的精神。赋予江水,风云某种性格,因此,这些原来本无生命的景物就获 得了生命。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 阴晦,不见天日。与此同时,通过形象也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 的忧思和胸中的勃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和臬兀不安的前 途。两句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种 既掌握景物的特点,而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 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的景物就有了生命,而作者企图表现 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 意境开阔(意指不局促,不狭窄)。苏东坡曾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 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确实是有见识、有经验的话。
杜甫《白帝》这首诗里有“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两句,出色地表现了大雨急峡的雨声水势,阴霾中山林的暗淡,也包含有时代战乱 的影子。但其心情与《秋兴》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深沈、 厚重有所不同。《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写 夔府秋深,但视野无限开阔,有漫天卷地的雄伟声势。上引《白帝》、《登 高》诗句的感情和《秋兴》这两句有相似的地方,而各首的郁愤不平的感情 和诗笔的起伏变化各有特色和重点。
以杜诗中经常写的燕子为例。杜甫住在成都时,在《江村》里说:“自 去自来堂上燕”,从栖居于诗人草堂上燕的自去自来,表现了诗人所在的江 村长夏环境的幽静,显示了诗人经漂泊后,初获暂时安定生活时的自在舒展 的心情。在《秋兴》第三首里,同样是燕飞,诗人却说:“清秋燕子故飞飞”。 诗人日日江楼独坐,百无聊赖中看着燕子的上下翩翩,燕之辞归,好像故意 奚落诗人的不能归,所以说它故意飞来绕去。诗人这里对燕子不是欣赏,而 是带有几分诅咒。在《绝句漫兴》九首里,有这样一首:
孰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里,更接飞虫打着人。
同样说到燕子,同样用了“故”字,这里的江燕好像故意嘲笑诗人茅屋低小, 诗人恼它衔泥点污琴书┅┅惹事生非。但诗人生意盎然,而“清秋燕子故飞飞”则表现了诗人的心烦意乱。 再如同是写到花开,在《春望》中则说“感时花溅泪”,沉重悲凉,见
诗人遭安史之乱,陷身贼中,切身感到国家残破的沉痛心情;《秋兴》第一 首里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凄怨愁苦,见诗人羁旅伤时的怀抱。其他如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瞿塘峡在夔府东,临近诗人所在之 地,曲江在长安城东南,是所思之地。黄生《杜诗说》:“二句分明在此地 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情也”,不失为精道语。至如“花 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之意在言外;“鱼龙寂寞秋江冷”的写秋 景兼自喻;“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的纯是写景,情也在其中。 这种情景交融的例子,八首中处处皆是,不再详举。
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是指情景一致,有力揭示诗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 世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此外,杜甫善于运用壮丽、华美的字和词表现深沉 的忧伤。这是诗人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对事物内部矛盾的统一。这种不协 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不损害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 用协调的字句,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果没有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很 少艺术家敢于这样运用,因为这种写法比较困难。正如用“笑”写“悲”远 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 更为深刻。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辞丽》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
(对偶的一种方式)较“正对”为优。其优越处正在于“理殊趣合”,也就是用不同的道理表达同一的意趣。这样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 的积极作用。曾看到苏联作家的一幅油画,画的是个身着黑衣,面情忧郁的 青年寡妇。她以呆滞的眼神凝视着面前一堆五颜六色异常鲜艳的花朵。人物 内心世界的悲凉和面前的绚烂、秾丽的花朵,是那么强烈的“不协调”,但 又是那么深刻的协调,使观众对创作的主题获得深刻难忘的印象。
在绘画中的这种表现手法,在音乐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明代沈宠绥的《度曲须知》中讲到伴奏和歌者在一种情况下,“歌高,则弹者亦高和;曲 低则指下亦以低承。”(《弦律存亡》)但也有时为了增强气氛,“丝(伴 奏乐器)扬,则肉(歌声)乃应低;调(歌声)揭(高),则弹者愈渺”。
(同上书·《曲运隆衰》)这种相反相成的方法,在现代京剧青衣唱腔伴奏中也是经常运用的。相反相成,就意味着统一。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来表 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这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 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
如果把问题更深一层看,就不单纯是个表现方法问题。它反映了作家对事物内部的复杂性的认识和揭示。悲与喜,热闹与冷清,是矛盾的对立面, 但往往是统一的。大发雷霆固然表现一个人的盛怒,强烈激动的怒和笑又往 往相伴而起。流泪固然表现一个人的悲哀,但哀痛之极,往往欲哭无泪,反 而会出现了异常的沉默,甚至凄苦的笑容。这种沉默或苦笑,比痛哭流涕更 能深刻地表达人的难过和心酸。辛稼轩的一首词说:
少小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 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稼轩长短句·丑奴儿》)
这里不拟评价或分析这首词,如果说他的好处,我认为就在于它揭示了关于 “愁”这一思想感情的内部矛盾,概括了对某种生活的深刻体会。
《秋兴》里,把长安昔日的繁荣昌盛描绘得那么气象万千,充满了豪情, 诗人早年的欢愉说起来那么快慰、兴奋。对长安的一些描写,不仅与回忆中的心情相适应,也与诗人现实的感情苍凉成了统一不可分割、互相衬托的整 体。这更有助读者体会到诗人在国家残破、个人暮年漂泊的极大忧伤和抑郁。 诗人愈是以满腔热情歌唱往昔,愈使人感到诗人的愈老衰、爱国感情的愈加 深切,忧国感情越深,其“无力振乾坤”的痛苦越重。
比如,在《秋兴》八首中,它的基调如前所分析是深秋的冷落、荒凉, 心情的寂寞、凄楚,国家的残破等的交织。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上 述的清、凄、残、苦等字或词,才能符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声 声慢》开头就写愁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慽慽┅┅”杜甫在 这组诗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这些 字、词和秋的意境截然不同,但这些字、词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它们更有 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 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 帝旌旗”、“织女机丝”“石鲸鳞甲”,“香稻”、“鹦鹉”、“碧梧”、 “凤凰”、“佳人拾翠”、“仙侣共舟”、“彩笔”┅┅甚至一些平常的地 名,“花萼”夹城,“芙蓉苑”、“紫阁”、“美陂”也都引起美丽的联想, 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
以上这些字和词的含义,在通常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读者联想到春天的 景色,以及愉快的心情。事实上,一般诗人也确实藉助于这些绚烂的字眼写 春天、写繁华、写热闹的场面。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 和寂寞,用字之勇,真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 情之中。杜甫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他的艺术修养外,恐怕更为重要的要归 结到他的世界观来认识。他有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感情,他负荷了时代的苦难。 他立脚点高,所见者大,所忧者深,即使是写个人哀愁的诗,也不囿于个人 狭小的天地,因此,他的诗是丰腴多采的、具有惊人的气魄的。如果拿中唐 诗人孟郊的诗相比,更可以说明这点。孟郊也有一些像《寒地百姓吟》那样 反映人民贫困的诗篇。他一生穷愁潦倒,有不少写穷愁的诗。如: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别崔纯亮》) 如果没有备尝寒苦、辛酸的人,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此诗虽对现实有所批判, 但毕竟心肠太狭窄。像这样的诗句,在孟郊集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前人 才有“[孟]郊寒[贾]岛瘦”的说法。贾岛这里且不说,孟郊以愁苦的字 写愁苦,以凄凉的字写凄凉。艺术成就也是出色的,但毕竟使人看了,得不 到比字句所表示的更多的东西,印象只是愁苦而已。苏东坡对孟郊的诗风不 满意,曾说:“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读孟郊诗二首》),元遗山 也说:“东野(孟郊字)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遗山先生文集·论 诗三十首》)。其所以如此,正因为诗人胸襟窄狭,他关心的多是个人得失。
有人以为杜甫在蜀中的诗退步了,不再有前期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前后出塞”、“三吏三别”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 这时期并没有消沉,只是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秋兴》八首中虽流 露些伤感情绪,这种伤感情绪有其具体的历史内容,正如前面所说,主要是 诗人对唐朝的复兴感到绝望而引起的。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他晚年的爱国热 情有所减退,应看成这是他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 表现。《秋兴》八首就是个例证。杜甫晚年的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创作经 验的积累,长期生活和创作的锻炼,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 兴》八首就是个例证。关于杜诗的艺术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这无疑地会对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
1962 年 4 月 14 日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2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