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之美——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
前
言
我们习惯将欧洲14-16世纪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指的是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复兴,但用来形容德国未必贴切,因为从15世纪起,以阿尔卑斯山为界,欧洲南北艺术开始分野,南方意大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辉煌传统,出现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大师,而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国艺术家仍忠实于哥特式传统,一方面由于北方没有可被复兴的古罗马传统, 另一方面,当时分崩离析的社会现实无法给新艺术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
16世纪,德国的印刷术和宗教改革主导了整个欧洲的发展。从克拉纳赫、丢勒等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艺术家的版画作品我们可以印刷术的普及对油画所带来的变革力量。尽管与意大利、荷兰相比,德国城市化以及艺术发展程度较低,但仍是当时欧洲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当时的艺术家对于抄本插图上单薄僵硬的形象已然厌倦,他们在寻找一种更真实的画法,但又不像意大利艺术家那样研究透视法、解破学等科学知识,而是尽可能在画面上添加繁复的细节。
德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统一的国家,而是不同区块的合并,擅长思辨是德意志民族的特色,比起国家,它更像是一个思想的架构,诞生了许多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还有艺术家。这是一个哲人与魔鬼同在,理性与狂热并存的民族。由于带有民族沉重的历史,德国艺术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本次线上展览选取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五位艺术家,通过回顾德国文艺复兴以来艺术的发展,我们更能领略其魅力所在。
01
卢卡斯
·
克拉纳赫
宫廷艺术家与宗教改革者
Lucas Cranach ,1472-1553
“
卢卡斯·克拉纳赫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父亲是一位职业画家,因而从小便受到艺术的熏陶,后来又在欧洲各国游历,不断汲取各地的艺术营养,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同时代许多艺术家一样,克拉纳赫的许多作品也是宗教绘画,但同样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克拉纳赫的作品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了人物和风景的完美结合,总能带给人以美感。
卢卡斯·克拉纳赫 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 1520
The 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木刻版画
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以《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这幅作品为例,许多画家都曾从《圣经》中取材,只有克拉纳赫笔下的这幅画最为恬淡闲适,特别是与卡拉瓦乔的作品风格相比,克拉纳赫的这幅画描绘的简直就是天堂。尽管是在逃亡途中,画面还是非常宁静祥和,怀抱耶稣的圣母始终面带慈祥的微笑,身边簇拥着许多忙碌的天使,有的送来野果,有的吹笛演奏,有的唱歌助兴,圣约瑟在一旁也显得非常从容,静静思考下一步的行程,这幅画与其说是逃难,不如说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卢卡斯·克拉纳赫 扮作圣杰罗姆的阿尔布雷希特在他的工作室 1526
Albrecht Of Brandenburg As St. Jerome In His Study
布面油画
在这幅画中,克拉纳赫已全然忘记年轻时所探索的问题,即如何将人物融入到一个整体中,他后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慢慢从背景中孤立出来,每一个人物、每一件物体都被分明地限定开来,得益于他在画面中加上了一种更宽的透视视野,以便人物可以分散开来。
卢卡斯·克拉纳赫 帕里斯审判 1528
The Judgment of Paris
木板油画 101.9cmx71.1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克拉纳赫总能将人物与景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幅画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帕里斯王子担任三位女神比美的裁判。帕里斯王子身着铠甲,注视着裸身的三女神,背景是多瑙河附近的景象,女神的躯体和自然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极具美感。
卢卡斯·克拉纳赫 马丁·路德 1532
木板油画 33.3cmx23.2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肖像,在画家的生涯中一开始就占有首要的地位。克拉纳赫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他家人和王室成员的形象,还留下了《马丁·路德像》。马丁·路德是克拉纳赫的好友,他多次为马丁·路德画像,并通过版画手段加以传播,他的肖像画一般面部线条严谨,以装饰性的方式出现在统一的背景前,且用光比较均匀。1520年,克拉纳赫面对路德的铜版画肖像写下了这句话:“路德本人的姿态永远包含着生动的灵魂,而卢卡斯(指克拉纳赫本人)的笔,不过只画了有限的容貌而已。”
由于克拉纳赫与路德的友谊,在后期的画作中,他将新教中一些重要的教理转化成了图像,对神学主题进行了教学式的插图表现。
忧郁的天才
02
阿尔布莱希特
·
丢勒
Albrecht Dürer,1471-1528
“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早期在纽伦堡迈克尔·沃尔格穆特担任学徒,1490年完成学徒生涯后,在德国和意大利旅行,而后在纽伦堡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思想主要来自于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研究。
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自画像 1500
Self Portrait
木板油画 67cmx49cm
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藏
丢勒曾经为自己创造一幅自画像,后世有评论者认为这幅柔和的画像实际上是为世界末日的来临而创作的。因为画作上的日期是1500年,启示录中说这一年正是接近世界末日的时候。丢勒认为这个时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追随基督,效仿基督。
看丢勒的版画作品,画面中有强烈的堆积感,几乎不让任何一处留白。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四骑士 1496-1498
The Four Horsemen
木刻版画
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书房中的圣哲罗姆 1514
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
版画 48.26cmx35.56cm
卡尔斯鲁厄国家艺术馆版画收藏馆藏
到了十六世纪早期,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尝试过版画,但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将版画提升到了美术领域,这值得称赞。尽管丢勒在其职业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版画,但他认为只有三幅作品配得上“大师级版画”的称号,包括这幅圣杰罗姆的版画。圣杰罗姆出现在小房间的后面,沉浸在抄写文本中。根据基督教经文,圣杰罗姆正在将圣经翻译成拉丁文。圣徒的工作台上放着一个小十字架,提醒人们基督拯救了人类。它与人的头骨一起,作为纪念品,提醒观众思考他们的灵魂在审判日的状态。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野兔 1502
Young Hare
水彩画 25.1cmx22.6cm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藏
这幅著名的水彩画《野兔》,画上有着著名的“AD”名字花押,这幅很可能是丢勒的写生作品,对动物栩栩如生的描绘,使得这幅画非常受欢迎,人们很难把自己的眼睛从它上面挪开。一丝不苟的科学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但它不仅仅是一件科学实描。野兔的皮毛以精妙的层次和各种笔触的明暗交替来呈现,它的品质来自照亮野兔的全色光线,它从左边过来,投下奇怪的阴影。这道光把每一颗独立的毛尖都凸显出来,耳朵也富有层次。它闪烁的眼睛里反射出了窗户的形状。更奇妙的是,这只野兔似乎也在思考着观赏者。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母亲肖像 1514
Portrait of Barbara Durer
素描 42.2cmx30.6cm
日耳曼国家博物馆藏
丢勒在他母亲去世的前两个月,给母亲画了一幅肖像,也是传到现在的唯一一幅丢勒母亲的肖像。这幅肖像以极度的自然主义表现了这位母亲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她曾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生下了18个孩子只有4个幸存下来。当他母亲于5月17日逝世后,他在画上题了几句话:“这就是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母亲,1514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二时逝世,享年63岁”。说明了他终身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03
汉斯
·
霍尔拜因
被低估的肖像画家
Hans Holbein,1497-1543
“
小汉斯·霍尔拜因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肖像画家。他出生于巴伐利亚的奥格斯堡,主要是向他的父亲老汉斯·霍尔拜因学习绘画。1514年,他前往瑞士巴塞尔,结识了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不光受到新思想的熏陶,画艺也大有长进,两年后为新当选的巴塞尔市长迈尔夫妇画像,一举成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大画家都擅长描绘人物肖像,但终生从事肖像画创作,成就盖世者唯有荷尔拜因一人。在十五六世纪的德国绘画史上,奥格斯堡的霍尔拜因家族占据了重要的篇幅。被世人熟知的有老汉斯·霍尔拜因与他的两个儿子西格姆德·霍尔拜因、亚姆勃罗塞·霍尔拜因。汉斯·霍尔拜因是西格姆德的儿子,正是他光耀了这个家族的才智,也因此被誉为“完美的霍尔拜因”。
汉斯·霍尔拜因 伊拉斯谟在写作1523
Érasme écrivant
木板油画 43cmx33cm
卢浮宫藏
霍尔拜因创作肖像画时,注重用铅笔或钢笔描绘衣物、装饰等细节,甚至仪器上的刻度、信笺上的文字、桌布上的花纹都描绘得一丝不苟,他先在纸上沿轮廓扎上小孔,然后将纸铺在画布上,用碳粉将颜色转移到画布上,晚年时候他也会使用复写纸。他画中人物精致、结实有力且充满个性,其作品整体风格非常统一,人文主义风格非常明显。
他画的肖像画中,最成功的是《伊斯拉谟像》,伊斯拉谟是他思想上的导师,完美突显了其学者形象。这幅卢浮宫藏的伊斯拉谟像,画面中,伊斯拉谟侧面而坐,全神贯注于写作,姿态表情与背景都体现出安详、冷静与文雅的氛围。选择这一侧坐姿态作为典型显然是霍尔拜因长期观察的结果,他对于面部皮肤以及手部的刻画细致入微,笔调与设色呈现出一种柔和之美,衣帽与背景挂毡的色调同样完美融合,从而做到真而不俗、全而不杂。
汉斯·霍尔拜因 两个大使 1533
The Ambassadors
木板油画 207cmx209.5cm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在《两个大使》这幅画中,霍尔拜因着力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肖像画法,但并没有美化肖像,而是以直观、高度写实的手法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画面略显僵化,这与当时迎合宫廷趣味的“矫饰主义风格”有关。画中描绘的是法国驻英国大使约翰·德·狄特威尔与他的朋友乔治·德·赛尔夫主教,锐利的观察和极强的表现力,将狄特威尔大使富有个性的文雅风度与主教略带沉思的目光,刻画地恰到好处。画面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摆设的各种有关世界知识的仪器与道具,还有乐器、书籍等,衬托出了两位人物的聪明才智,不愧为历代评论家认为的杰作。
汉斯·霍尔拜因 简·西摩尔,英国皇后 1536
Jane Seymour,Queen of England
木板油画 65.4cmx40.7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汉斯·霍尔拜因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肖像 1537
Portrait of Henry VIII of England
木板油画 28cmx20cm
蒂森博物馆藏
正如上文所说,亨利八世和他的皇后是霍尔拜因经常描绘的对象。亨利八世有过六任妻子,她们的结局多数是悲惨而终,简·西摩尔是其第三任皇后,因生皇太子爱德华而死。这幅画中,画家真实地表现了皇后华贵精致的服饰,并生动刻画了皇后温柔、贤淑的姿态和神情。
死亡与痛苦
04
马提亚斯
·
格吕内瓦尔德
Matthias Grunewald,1480—1528
“
格吕内瓦尔德是16世纪一位专擅祭坛画的画家。在中世纪左右,一场黑死病蔓延全欧洲,只要触碰了病人的人,白天还是好好的,晚上就会一命归西,整个德国为此将近死了1/3的人口,造成人们极大的心理恐慌,甚至当时有预言,说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因为黑死病、瘟疫等,导致格吕内瓦尔德的画作中常出现食尸鬼和恶魔等形象,他描绘恶灵、邪魔的方式似乎比真人更有血有肉。艺术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追求美的,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艺术首先要能抚慰人们的心灵。
格吕内瓦尔德于1509年起担任美因兹大主教的宫廷画师,1517年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希望用信仰和理性净化德国宗教和文化中的食尸鬼、魔鬼和对过去的迷信。在此期间,格吕内瓦尔德因支持改革于1526年被大主教解职。当时并非所有欧洲德语地区都皈依了新教,也出现了一些服务于天主教赞助人的传统艺术品,比如下面这幅《伊森海姆祭坛画》,格吕内瓦尔德关心人民,对宗教改革运动深表同情。他的画作保留着相当程度的哥特特色,在光线和色彩方面,并不严格限制光线的方向和来源,而是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地使用光,颜色写实自然,善于表现淳朴的情感,是一位植根于民间艺术又吸收了文艺复兴新技法的大师。
马提亚斯·格吕内瓦尔德 :《圣塞巴斯蒂安》、《耶稣受难》、《修道院长圣安东尼》;祭坛台座作品:《哀悼基督》,《伊森海姆祭坛画》(闭合状态)
约1509/10—1515年
木板油画,主体2.98x3.28m,祭坛台座0.75x3.40m
法国科尔马市菩提树下博物馆藏
马提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圣母颂报》、《圣母子与天使》、《基督复活》,《伊森海姆祭坛画》(打开状态)
约1509/10—1515年
木板油画,两侧屏2.69x1.42m,中央画板2.69x3.42m
法国科尔马市菩提树下博物馆藏
马提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基督复活》,《伊森海姆祭坛画》(打开状态)
法国科尔马市菩提树下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充满情感的作品,为伊森海姆的圣安东尼修道院而作,这座教堂服务于照料患丹毒的病人。延续了德国哥特式无拘无束的手势和表达传统,虽然使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构图原则,但采用了最具哥特式的形式,即多翼三联画。共三层,六幅图画,《基督受难》中,以全身青紫、伤痕累累的形象表现十字架上受尽残酷折磨的基督,两旁的使徒和圣母表现出悲痛欲绝的神情。而后面的《圣母子与天使》则充满欢悦情趣和绮丽风光,与《基督受刑》的悲痛形成强烈对比。
格吕内瓦尔德的艺术往往使用隐晦的寓喻手法和夸张的艺术语言,表现当时德国人民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死亡与痛苦、幻想与病态是其艺术的基调,他喜欢强烈的对比色, 他的艺术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流派,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和情感表现。
05
阿尔布莱希特
·
阿尔特多费尔
重要的风景画家
Albrecht Altdorfer,1480—1538
“
克拉纳赫与丢勒都在多瑙河画派的风景画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个画派最重要的人物却是阿尔布莱希特·阿尔特多费尔。阿尔特多费尔比任何德国画家都热爱自然美景,他亲自去山林中观察风霜剥蚀的松树和岩石,画了许多独立的风景画。
阿尔布莱希特·阿尔特多费尔 平安夜 1511
Holy Night
木板油画 36.2×26cm
这幅《平安夜》又名《耶稣诞生》是阿尔特多费尔小幅作品的代表,画中展露出一股温馨浪漫的情调,画家精心描绘了一个衰败的废墟景象:摇摇欲坠的破旧砖墙,房子各处都生满了野草,圣家族三口人蜷缩在砖墙的裂缝中,本应十分悲惨的场景在画家笔下却呈现出一种甜蜜之感,虽是夜景,但月光照耀之处都笼罩着金灿灿的光辉,空中的两个小天使打破了夜空的幽暗与沉寂,小耶稣和天使的光洁身体显得光彩夺目。
阿尔布莱希特·阿尔特多费尔 行人天桥景观 1518-1520
Landscape with a Footbridge
布面油画 41.2cmx35.5cm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这幅非同凡响的作品,和现收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的《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风景》一起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批纯粹的风景画,也就是说画面中没有任何人物形象。作为画家及雕刻家,阿尔特多费尔和其他德国艺术家,如克拉纳赫一起,将创作的注意力集中在未被开发的自然景物上,同时像同样收藏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的作品《基督向母亲告别》一样,着力于用景物描绘奠定感情基调。而且画家还会以自然界为唯一主角创作一些画幅较小的作品,这幅就是其中之一。画面中的元素都是来源于阿尔特多费尔所居住的多瑙河河谷处的地貌和风景,但画家并不想因此而为大家呈现一幅写实风景画。
阿尔布莱希特·阿尔特多费尔 伊苏斯之战 1529
The Battle of Issus
木板油画 158.4cmx120.3cm
乌菲齐博物馆藏
这幅画是巴伐利亚威廉四世公爵所订购的历史组画中的一幅,描绘的是古希腊马其顿国王在伊苏城外大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历史事件。自公元前5世纪起,波斯帝国就不断入侵马其顿的属地希腊,残暴的掠夺行径激起了希腊地区人民的不断反抗,马其顿国王遇刺身亡后,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并以卓越的政治才能稳定了国内局势。公元前333年秋,亚历山大在小亚细亚的伊苏城外与波斯军队展开会战并大获全胜。画面描绘的就是决战场面。
画家以俯视的角度表现这一巨大场景。近景是山脚下的战场,无数个精心描绘的两军将士正在厮杀。中景一峰突兀,城堡楼台等建筑物历历可见,远处则是绵延的群山和宁静的江海。地平线上残阳如血,空中云气翻动。地面上千军万马汇成一股有力的旋流搅动着,士兵的呐喊声、马的嘶鸣声、兵器的碰撞声似乎在天际回荡,为了不使众多的人物看起来纷乱无章,他用写有文字的标牌来解释战事,画面正上方有一块匾额,下面垂的一条绳指向亚历山大一方,天空中除了地平线上的太阳外,还在画面的左上角画上月亮,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月之下是波斯军队,而阳光照耀之处是亚历山大的士兵,暗示胜利将属于他们。
阿尔布莱希特·阿尔特多费尔 圣弗洛里安的殉难 1530
The Martyrdom of St Florian
木板油画 76×67cm
圣弗洛里安是埃姆斯的罗马士兵,他皈依了基督教,并于304年被脖子上系着磨石扔进埃姆斯河而殉难。路人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尸体被一只老鹰看守,直到被带走埋葬。据说他用一桶水奇迹般地扑灭了燃烧的建筑物或整个城市的火焰。因此,他被召唤来对抗火。他是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流行圣人。
结
语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宗教信仰的分裂中,在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研究与对中世纪哥特式传统复兴的碰撞与融合下,出现了德意志地区文艺复兴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丢勒和格吕内瓦尔德,而克拉纳赫作为马丁·路德的密友,为传播新教教义创作了许多版画和油画作品,汉斯·霍尔拜因作为16世纪德国最后一位著名的画家,以丢勒风格为基础,吸收了尼德兰现实主义和意大利构图,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由于大多数德国艺术家成为了新教徒,这剥夺了他们绘画宗教作品的权利,而这以前是他们收入的支柱。因此,德国艺术的发展在16世纪中期左右停滞了,艺术家们开始开发替代性主题以增加订单,比如克拉纳赫和阿尔特多费尔笔下的风景画、霍尔拜因笔下的肖像画等。这一时期,肖像画与风景画开始作为独立画科出现,特别是版画达到了当时欧洲的最高水平。
在强有力的社会风暴冲击下,德国的文艺复兴美术达到极盛时期。在德国出现的这批杰出的艺术家,为造就这个时代的艺术做出了不朽贡献。其中不少人是市政会的委员或者担任过市长,一些艺术家拥护宗教改革运动,甚至有的参加了伟大的农民战争。他们与时代同步,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作品以深刻而严肃的面貌给人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艾希勒, 雷坤宁. 丢勒[M].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2] H. W.詹森, 戴维斯等修订. 詹森艺术史[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3] 克莱纳. 加德纳艺术通史[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4] 霍斯特·布雷德坎普,李震.被忽视的传统?——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J].艺术设计研究,2011(01):99-106.
[5] 欧文·潘诺夫斯基,陈平,顾琳.丢勒的生平与艺术[J].美苑,2009(03):85-90.
[6] 范景中.《图像学研究》中译本序[J].新美术,2007(04):4-12.
[7] 徐沛君. 德国美术史话[M].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
[8] 戚印平.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及新人类观[J].新美术,2000(01):78-84.
[9] 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1):150-155.
[10] 戚印平.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及新人类观[J].新美术,2000(01):78-84.
[11] 李莉.克拉纳赫:跨越写实与矫饰的艺术家[J].艺术探索,2011,25(01):135+137.
[12] 雅克・德比奇, J.Debicki, 德比奇,等. 西方艺术史[M]. 海南出版社, 201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