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笔记||碎片化的知识没有意义
我昨天在公众号发了一篇《如何正确看待诗词大会?》,很多网友说,其实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激发人们重新注意古典诗歌的学习积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在后面指出它的不足呢?那是为了防止大家走向歧途,有的问题必须说清楚。
首先,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高低不是由知识总量决定的,我们不能把知识简单叠加。我们不能说这个小孩会背100首唐诗,另一个小孩会背200首唐诗,第二个小孩就比第一个小孩更有传统文化的气质。我们也不能说,这个小伙子有句诗没接触过,在中国诗词大会遇到这个题目不会回答,结果被淘汰了,他不优秀;第二个小伙子刚好背过这句诗,他会回答,他在中国诗词大会一直稳坐钓鱼台,他就比前一个小伙子优秀。中国古人的诗歌数量多,谁也读不完、背不完,偶尔遇到没见过、不会背的也是正常的。我们用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来复兴传统文化当然是正确的,但我们要知道,我们读诗、背诗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较,看谁更厉害,那样就背离了初衷。
而且,知识只有成体系才有意义,碎片化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这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不光是中国诗词大会,包括我们的中考、高考语文试卷,都有这个毛病。往往都是出诗歌的名句,空出一部分,让考生补充完整。这样的题目考的就是碎片化的知识。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我们光知道下一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有什么用呢?如果是一个懂古典诗歌的人,他看到这两句会想这些问题。这两句诗的平仄是什么样的?这两句诗的对仗是公对还是宽对?这两句诗告诉了人们什么人生哲理?陆游的诗歌中还有哪些句子对平仄、对仗有突破?只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对读者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知道下一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除了应付考试,还能干什么?
我再举这样一个例子。我几年前看一个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选了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课本中说“胡马大宛名”的“宛”读wǎn,这个音对吗?当然不对。为什么不对?首先,作为地名,这里不能读wǎn,要读yuān。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歌的格律上看,仄仄仄平平,第一个仄换成平没有问题,而第四个字那里必须是平,如果读wǎn,就是仄声,所以不可能读wǎn。杜甫的诗工于格律,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课本的编者缺少传统文化常识,当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字平时读wǎn,所以这里应该也读wǎn。他的知识就是碎片化的知识,他只知道这个字平时是这么读的,但不知道这个字还是多音字,更不知道律诗是讲格律的。他没有这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错得很可笑,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错了。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知识一定要有完整的体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掌握的知识如果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那么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有时候还会让人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