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陆军五式炮战车ホリ(Ho
本文授权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编辑并发表
缘起:
1942年9月,日本陆军在总结太平洋战场的战局时得出结论,现有的日军战车完全不能有效地抵御美军新近服役的M4谢尔曼战车。有鉴于此,日本陆军军部命令研发三种不同重量的新型战车,分别是装备47毫米炮的轻型战车,装备57毫米炮的中型战车以及装备75毫米炮的重型战车。这一系列的新型战车设计理念随着战局的变化不断地修正,后来,轻型战车和中型战车的概念被合并在了一起,最终演变成了四式中战车チト(Chi-To),而这个设想中的重战车最终演变成了五式中战车 チリ(Chi-Ri)。
不过,在1943年7月,当日本军方仔细分析苏德战场上的坦克战情报时,他们发现自己以往的战车设计有重大的方向性偏差。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苏德双方投入的大量装甲兵力都是为了击败对方的战车。有鉴于此,日本过去的战车设计强调伴随步兵作战能力而忽视了主炮的穿甲能力,这是不能适应将来战争需求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军的装甲力量会不断增强,而日本陆军的新一代战车势必要有在战争中击毁美军谢尔曼战车的能力,现有的中型战车和重型战车设计理念都不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所以日本陆军决定在已有的战车发展规划之外组织力量开发日本自己的自行反坦克炮。
日本军方选用五式中战车的底盘作为新一代的自行反坦克炮底盘,这对于当时的日本陆军而言是很自然地选择。五式中战车底盘的设计融合了许多当时日本最先进的战车设计理念和技术,与此同时,这个底盘又延续了很多业已成熟的设计和加工工艺,尤其是其悬挂决定采用和之前日本战车型制一样的卷圈弹簧悬挂。于是,围绕着五式中战车底盘的自行反坦克炮设计在五式中战车底盘设计定型之后不久就展开了,在自行反坦克炮项目中,五式中战车的底盘被基本保留,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是上层战斗室的结构和位置,以及选用的主炮。
“试制十糎对战车砲”:为了配合预研中的新型自行反坦克炮,日本陆军决定开发一种大口径高初速的反坦克炮。1943年6月22日,大阪兵工厂开始研发口径105毫米的反坦克炮,当时被称为“试制十糎对战车砲”(在日语里,“糎”是厘米的意思,所以“十糎”,相当于100毫米,而当时日军的习惯中,超过100毫米的炮习惯于将口径对外宣称是整数,所以105毫米炮对外宣称就是“十糎炮”了)。当设计工作收尾之后,十糎炮的样炮直接就安装了一个将要用于新型自行反坦克炮的防盾。按照日军的设计,这种新型反坦克炮在装车之后,左右各有10度的射界,仰角20度,俯角15度,重4.7吨,身管长度5.759米(L/55)。1944年2月,样炮被制造出来,并接受测试。
日本军方已经得到美军即将装备M26式和M6式重型坦克的情报,因此陆军军需审议会干事会议要求这种新型反坦克炮的炮口初速度达到1000米每秒,并能在1000米之外穿透200毫米厚的钢板。这个要求是针对“在远距离击毁任何盟军战车”而提出的。但是对这门炮而言,这个要求显然过高了。实际测试中,陆军兵器行政本部的新美中佐和太田少佐发现,这门炮发射穿甲弹时的炮口初速度是916米每秒,而高爆弹的炮口初速度是900米每秒。在1000米开外,这门炮发射的穿甲弹能够穿透的钢板厚度是150毫米,这比日本军方的要求差得远。
在1944年12月,技术人员换装了更长的炮身(6.79米,也就是64.7倍径)之后,才让这门“试制十糎对战车砲”满足日本军方的要求。在测试时,加长炮管的105毫米炮炮口初速达到了1005米每秒,并在1000米外贯穿了200毫米厚的均匀轧制钢板。不过,这么长的炮身对于日军而言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最终日军还是接受了原始的设计,并将其命名为“五式十糎对战车砲”,而装备这门炮的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命名为“五式炮战车”,并根据日本的战车命名法则被称为ホリ。
“五式十糎对战车砲”的炮尾装设了一个“自动装弹机”。不过,严格来说,这个“自动装弹机”只是半自动的装弹机。火炮的操作人员还需要将沉重的炮弹放进这个装弹机的弹匣内,然后装弹机会完成接下来的炮弹进膛,开火和复进等一系列动作。在这种“自动装弹机”的协助下,“五式十糎对战车砲”有望达到每分钟10发炮弹的射击速度。
五式炮战车的设计:
起初,五式炮战车还打算沿用五式中战车的设计,在车体前部装设一门37毫米炮。这主要是考虑到作为主炮的105毫米反坦克炮射界有限,且非常沉重,在面对步兵和其他小型车辆威胁时,37毫米炮是足够击退敌人的近距离防御武器。考虑到这个目的,37毫米炮装备的是穿甲高爆弹(APHE,也就是弹头内部有装药的穿甲弹)和烟雾弹。这门37毫米炮的仰角是20度,俯角15度,左右射界各10度。除了近战防御之外,日军设想用这门37毫米炮充当主炮射击前的测距工具。不过,37毫米炮和105毫米炮的弹道性能很不同,这个设想并不现实。
五式炮战车的设计分为两个版本。一种是将战斗室后置,动力系统中置的ホリI型(外观上看类似德军的斐迪南),另一种是将战斗室中置,动力系统后置的ホリII型(外观上看类似德军的猎虎)。在动力系统的选择方面,五式炮战车没有沿袭日本战车常见的柴油机动力,反而采用了Ha-9II乙型航空发动机(其实是德国宝马公司技术转让川崎重工生产的型号,宝马公司的原型是BMW vi,这种发动机在德国装备的是He51和Do217,而日本生产的型号装备了九六陆攻原型机)。这是因为当时太平洋战争的形势下,日本国内的军工生产以航空为最高优先级,到了战争末期,航空发动机相比于柴油机,在日本国内反而相对容易获得。这种发动机的转速为1500rpm,功率为550马力。
ホリII型五式炮战车可以在后部引擎盖板上方安置一个20毫米防空机枪座,不过这样的防空装置到底会不会被采用是有疑问的。另外,战斗室中置的ホリII型五式炮战车可以搭载60枚炮弹,作为对比,战斗室后置的ホリI型只能够搭载40枚炮弹。
在现存的ホリII型五式炮战车线图和复原图上可以看到车顶上装着一台测距仪,有资料说这是“日本光学株式会社”,也就是尼康的产品(当时日本的瞄准镜测距仪绝大多数都是尼康的产品,这个猜测也不算离谱)。这台测距仪的具体性能参数如今已不得而知,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后人的推测了。
两种类型的五式炮战车乘员都是6人,驾驶员,无线电操作手,炮手,两名装填手和一名车长。考虑到105毫米炮弹的重量,两名装填手的设计还是必要的。
两种不同战斗室布局的五式炮战车都沿用了五式中战车的底盘,所以其前装甲厚度只有75毫米。不过,两种型制的五式炮战车战斗室正面厚度都达到了100毫米。当两种设计方案呈现给军部时,其前装甲的设计已经过时了。当时的日本已经输掉了在太平洋同美军的战争,下一步的本土决战中,75毫米的正面装甲在美军强大的装甲部队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然而日本陆军又对其强大的反坦克炮难以割舍,于是下令基于ホリI型的设计制造原型车。
日方记录表明1944年12月,基于ホリII型的五式炮战车设计完成并制造出了原型车,据说在试验中跑出了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存疑),这令日本陆军很满意,并下达了五辆车的首批量产订单。不过直到战争结束,由于盟军的轰炸导致日本战车制造业的崩溃,没有新的五式炮战车被制造出来。完工的五式炮战车可能也只有一辆原型车,且这辆原型车也没有照片存世了(另一个来自AJ Press的说法是这五辆车被制造出来,但在战败前为了防止美军知道这样的决战机密,都被沉湖处理了)。于是,五式炮战车作为日本帝国的“幻之决战兵器”,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对于五式炮战车而言,幻想架空的故事还在继续。战后的相当多一批二战历史研究者面对诸如五式炮战车这样的“末日决战兵器”,多多少少就会有一些“历史发明”的成分。在日本战败投降之前,有一个ホリI型的木制模型被送往陆军军需审议会检视,这个木制模型的前装甲是倾斜构型,且没有那门37毫米炮,于是这给了一些后人想象的空间。在他们的想象中,ホリI型的设计会按照这个木制模型进行改进,取消前面的37毫米炮,前车体改用120毫米的倾斜装甲。这样的设计被冠以ホリIII型的称呼流传开来,很多人会觉得日本在战时已经有了这样的设计,但其实这都是后人的幻觉。以当时日本的战车装甲加工技术,生产四式中战车的55毫米侧面装甲都需要铸造的情况下,五式炮战车的正面装甲设定为120度倾斜装甲的确是相当不现实,战争中出现的五式炮战车设计,不论是ホリI型还是ホリII型,其装甲数据都很可能是正面75毫米,侧面55毫米,后部35毫米。即使如此,考虑到五式炮战车的重量比五式中战车高出不少,这种战车能不能真的跑到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目前得到的资料是,所谓的ホリIII型可以断定是后人“历史发明家”的杰作,而这样发明出的“五式炮战车”,也就只有通过游戏和模型来展示自己的存在了。有意思的是,在坦克世界闪击战这款手机游戏中,五式炮战车作为日系的十级坦克歼击车,其最终升级完成的主炮却是一门在现实中存在,并且用于实战的炮——那就是口径149毫米的九六式十五糎加農砲。这么大的炮在当时自然不能式战车配置的武器,只是作为要塞炮使用。在终战之前不久,部署在占守岛的这种要塞炮也还和对面勘察加半岛的苏军榴弹炮对轰过。这样一来,在主炮升级之后,基本停留在图纸阶段的五式炮战车也多少有了一些“写实”的东西,虽然看上去就更不协调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