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田间的专家,轻轻松松就可以24小时监控作物的生长情况;村里的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2020年我区被列入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数字乡村建设已初具雏形。随着数字乡村平台的搭建和逐步完善,越来越成熟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发展,为我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在金谷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农艺师李玉玲正在对大棚内的几十种黄瓜进行品种比较实验。“自从物联网搭建完成,这里的科研人员便可以通过设备实时上传的影像、数据,随时随地掌握大棚内的土壤、气候条件。”李玉玲说,“物联网的应用,使科研育种更加精准,育种年限缩短,使企业也可以早培育出好的品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民来说,培育出好的品种,农民才能增产增效。”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只是数字乡村建设众多优势的一个缩影,在“数村平台”搭建试点北闸口镇大芦庄村,数字技术正悄然改变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近期疫情形势严峻,请村民注意疫情防控。”在这里,村委会的大喇叭广播早已不是乡村管理的唯一途径,通过手机信息推送,政府的“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大芦庄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多地是通过收听村委会大喇叭广播来获取信息,但是年轻人有可能不在村中,他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通过村委会“小喇叭”这个功能接收相应的政策、补贴信息等,这样我们对村民的信息发布就可以覆盖得更全面。”
这边,工作人员的信息刚刚发布出去,另一边,所有终端用户就会即刻收到信息推送。而“数村平台”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除了政府向居民的“单向”传达,更多了“双向”的上下沟通。
村民沈宏阁说,“这个'随手拍’的功能挺方便的,有时候我在村路上看到哪儿不干净,就拍个视频传上去,随后就有人回应我,很快就有人去处理这个事,真挺不错的。”
有了“数村平台”的搭建,在大芦庄村不管是乡村治理、信息共享还是农副产品销售,甚至就医就学都可以借助一部手机完成。
通过提升种植设施发展小站稻种植、加工、服务融合模式的小站稻三产融合绿色生态示范项目,利用微信小程序和益农信息平台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的利好食品项目,以及在八里台镇西小站村亮相的天津博物馆首个数字移动分馆……数字化在津南区乡村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乡村振兴赋能量、增动力。津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同事说:“我们津南区农业农村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我们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进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