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柴胡汤——婴儿感冒,高热、低热

40小儿发热——赵亮医案

曹某,男,3岁3个月,2017年12月28日初诊。病史;患儿发烧1天,体温最高39℃,流清涕,咽痛,汗出,脐周疼痛,二便可,纳差,精神状态较差,不欲玩耍。舌淡苔白,脉细数。处方;小柴胡汤加石膏加减。柴胡30g 黄芩15g 半夏15g 生姜3片红枣15g 党参15g 桔梗5g 桂枝10g白芍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薄荷5g1剂,水煎服,少量频服,中病即止。

告知患儿家属药熬好后,每隔30分钟喂2勺,每隔2小时量1次体温,待患儿体温下降至正常后再服2次即可,不必尽剂。

后回访家属,诉药服至一半时患儿体温即降至正常,余药未服,体温亦未再升高。

辨治体会;小柴胡汤加石膏为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最常用的方剂。此方基本屡用屡效,1天之内退热,且体温不会反复。小儿的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且为“纯阳”之体,感邪易从热化。因此小儿感冒在太阳阶段停留时间一般较短,迅速传入少阳、阳明,因此临床见高热患儿可直接应用小柴胡加石膏治疗。此案患者由于伴有流清涕、咽痛,汗出,脐周疼痛故合用桔梗汤、桂枝汤。其中暗合芍药甘草汤可缓解脐周疼痛。由于小儿服药常存在一定难度,甚至需要灌药,因此可以加大剂量至成人量,以提高汤药浓度,减少服用汤液总量。但是一定要告知患儿家属服药用法,以免家长全部给患儿服下。

按:小柴胡汤加石膏可看做治疗小儿发热的特效方,效果媲美美林和泰诺林,不仅退热效果明显且不易反复。如果急用或煎药不方便时可直接用石膏煮水冲中成药小柴胡颗粒服用,效果亦可。记得有一次出差,路上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发热39.6℃,微信求方。当时我使用的就是小柴胡汤加石膏,上午约10点开的处方,嘱其药煎好后少量频服。期间孩子母亲十分着急,不停微信询问怎么还没退热,我都耐心安慰。至晚上7点,患儿母亲微信告知1剂药已服完,孩子热已退至38℃,询问夜间如果体温又升高怎么办?我回复说一般不会再发热,如果不放心可以再煮1剂中药备用,如果复发热就喂,如果体温慢慢下降就不用喂服。果真,第二天一早就收到患儿母亲微信说昨夜患儿一夜安睡,体温慢慢下降,未再发热,所备之药亦未服。

至于石膏的用量,本书中篇第三篇文章中已有详细论述,石膏本为微寒之品,“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石膏作为退热专药,其除热关键就在于剂量,其用量在30-120g退热效果方佳。

此案关键点有:

(1)小儿发热,尤其六岁以内小儿发热,可用小柴胡汤加石膏。

(2)本方药量虽大,但服用方法为每隔30分钟喂2勺,每隔2小时量1次体温,待患儿体温下降至正常后再服2次即可,不必尽剂。

(3)石膏乃发热之专药,除热关键在于其剂量,须知石膏乃微寒之品,其退热常用剂量在30-120g。《经典经方实践录》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24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41小儿发热——赵亮医案

(类案1)庞某,女,11个月,2018年6月14日初诊。病史;家属诉患儿昨日晨起开始发热,体温38-39.2℃之间,给予2次美林退热,服药后体温可退至正常,昨入睡时体温37.2℃,夜间哭闹,体温升至38.3℃,今晨体温38.5℃,因来就诊未服退热药。刻下症见:患儿精神状态尚可,无哭闹,晨起不欲喝奶,无腹泻,舌淡苔白,脉数。考虑患儿较小,服用中药困难,建议其买生石膏30g煮水冲小柴胡颗粒2包,冲好后少量频服,待体温下降后再服一两次即可。如热不退第2日如前法。

第3日回访,诉第2日患儿热已退。《经典经方实践录》

论: 小儿发热这几条医案都比较典型。配合太阳篇小儿外感的经方医案,能解决所有的小儿外感病。不会再让小儿感冒发热,成为人人都被困扰的事情。不是中医不行,还是真正有水平的医生少了。

天气一有降温,医院儿科与路边诊所里,坐满了挂水的孩子和拥挤的奶爸妈。孩子感冒发烧这事,因为孩子不会表达,所以不敢懈怠。但家长都听说过,谁家孩子发烧导致肺炎,更严重的也会导致脑炎,都是危险的重症,所以稍有起热,就都担心害怕,立即去诊所,查体验血,吃药打针。孩子皮毛致密,稍有感郁,即有反应,所以一有降温寒流,医院和诊所里,就满满当当的孩子和奶爸妈。西医没能解表理论,只是挂水清热,表不解所以仍会复起热,所以有的孩子,就是诊所的常客。

柴胡汤这几个医案,辨证与用药,都非常典型。给孩子看病比较难,所以也很考验医生的水平。如果大家都学好了《伤寒》,何致于所有的孩子一有感冒发烧,全跑去西医挂水。

54小儿发热——赵亮医案

(类案2)辛某,男,3岁5个月,2018年9月25日初诊。病史;患儿发热2天,体温最高39.4,伴有腹痛,大便硬,难排,小便少,精神萎靡,不欲饮食。舌脉不配合。处方;小柴胡汤加石膏加减。柴胡25g 黄芩15g 半夏15g生姜2片红枣15g 党参15g 白芍20g积实10g炙甘草10g 桔梗10g 石膏45g2剂,水煎服,少量频服,中病即止。

告知患儿家属药熬好后,每隔30分钟喂2勺,每隔2小时量1次体温,待患儿体温下降至正常后再服2次即可,不必尽剂。《经典经方实践录》

六味地黄丸作者,钱乙

43小儿发热——赵亮医案

(类案3)周某,女,10岁,2018年9月14日初诊。病史;患儿近3天来低热,37℃左右,伴咽干咽痛,纳差,大便量少,不干结,小便黄,口干,无口苦,多汗。舌尖红苔白,脉细数。处方;小柴胡汤加石膏加减。柴胡20g 黄芩15g 半夏15g 石膏35g红枣15g 党参15g 桔梗10g 诃子10g牛蒡子15g 甘草15g 杏仁15g 连翘20g  3剂,水煎服,日1剂。

嘱其药煎好后,少量频服,每日1剂,如3剂服完病未愈再来复诊。《经典经方实践录》

44小儿久发低热——马永华医案

游某,男,6岁,体质瘦弱,数年来时常感冒发热,扁桃体肿胀肥大,咳嗽,流鼻涕。

近2个月来,略感疲劳,即下午发低热37.3℃~37.5℃.食欲不振。诊脉细数,颈项左侧有淋巴结2~3个,推移活动,不痛.面色苍白。予小建中汤不应。经X线检查,证明是肺门淋巴结核,

改用小柴胡汤连服7剂,低热消退,食欲稍增。再与10剂,嘱间日服1剂,经过顺利,服药过程中不复感冒,仍继续间日服本方三个月而痊愈。(马永华等,叶桔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96)《名医经方验案》

45小儿麻疹——大塜敬节医案

(原标题)不吃奶的乳儿

患儿为生后三个多月的男孩。大约从两周前开始不吃奶,渐渐消瘦下来,小儿科的医生说各个部位都没有疾病,但家长对这种状态还是很担心,而来就诊。

腹诊,乳儿腹部小,并且脐下部位下陷而无力。也无腹泻和呕吐症状。我投予了四君子汤治疗。家长说用匙子一点一点地喂药,患儿很高兴地服了药。过了二三天,可能是有了食欲,变得大口吃奶了。此后一年半左右的一九五五年十月十四日,该患儿又来诊,其母说从数天前开始出荨麻疹,又没有了食欲。平时午觉睡得很好,现在只睡一小会儿。皮肤到处可见大豆大小的皮疹。

我投予小柴胡汤治疗,第二天食欲便得以恢复,也有了精神,四五天后荨麻疹便不再出了。《汉方诊疗三十年》

论:小柴胡汤,也能治麻疹,此是何理?此怎么理解和解?柴胡和表,黄芩泄血热?

46小儿夜哭

齐女,寒热往来,每夜将合眼即惊叫而醒,爬人身上,且哭且怕,十余夜不能入寐。齐秉慧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因无口苦、咽干症),加茯苓、远志、竹茹、琥珀,一剂而安。(《齐氏医案》)《万生友伤寒方证医案选》

论:小儿夜哭很多,都是胆木不降之因,胆木离根而生惊,肝木陷于寒水而生恐,夜半阳生,肝陷不升,则胆木失根而虚浮,所以惊恐而夜哭。此多有痰涎随生,可以小柴胡合方温胆汤,或加陈皮类理气化痰药。而有的夜哭,就是痰证,如猪苓散,五苓散,陈皮竹茹证。

47小儿暑厥(痉病)——马云医案

马某,夏病发热多日,卒口噤,背反张,两手紧握,目上视,气粗似喘,失溲,不知人事。马云衡急与小柴胡汤去生姜、半夏,加葛根、花粉、竹茹、犀角,灌服其半而呻,尽剂而目徐徐正视,手渐放松,背脊稍软,气息得平,嚓然哭出声,家人为之庆幸。再投轻剂小柴胡汤而愈。(《广东中医药月刊》)《万生友伤寒方证医案选》

论:本案是从痉病来论,还是暑病,还是六经,应从哪个角度分析,重点都是外感病。此当下为暑令,而病为外感,症为痉病,如何理解此病与治法?从就当暑病理解,然后就是暑厥,暑时寒少而热多,一有外寒感郁,时令之暑热,阳热内郁,则为厥逆,热厥则发痉证也。

448页,暑病,表热则内气虚,故不可汗下。当内度本气之虚实,不宜外泥时令之寒热。不可汗下,又不外泥时令,小柴胡汤加减,就是最好的法子。寒则伤形,热则伤气,暑病最伤就是肺气,所以可以加知母,石膏,人参,还可加阳明经的葛根,痉病的瓜蒌根等。

此是高热热厥,就是暑厥,厥才发痉病。 一有表寒外郁,则暑热内蒸,而发厥逆。

暑病,可以参考本案,用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之法。最意外的是,夏天居然也能病痉?

48小儿高热抽风——张彥泓医案

6月10号门诊,今天早上处理了一小孩高热抽风4岁,体温38.9度,家属惊慌失措,上次感冒高热引起惊厥,第一次发病打了120,今天刚进门我看小孩不对劲,额头发青眼睛有点直呆,量体温38度9,大人刚给我准备描述主证,小孩就抽风了,急忙掐了内关、人中、足三里,几秒钟就对了,紧接着刮痧退热,出了汗,大人怀里躺了一会,孩子睡着那几分钟痰声太重。不一会就玩耍了,开了中药尽量给去根,不能再复发,否则伤了大脑神经。作为医者不能惊慌失措,面对急诊最好的就是针灸,刮痧退热,内关,人中,足三里,没来及拿针急于掐穴,孩子苏醒以后刮大椎穴列缺穴,少商穴点刺放血,微微出汗,少睡片刻,下地玩耍了。后开方争取除根,不能反复惊厥抽风,会伤大脑。柴胡连芩温胆汤和金贵凉惊丸

柴胡6克黄芩12克枳实6克竹茹9克半夏6克钩藤12克黄连6克防风9克僵蚕9克皂荚6克蝉衣9克代赭石4克白芍9克人工牛黄1克。

论:额头发青,是太阳经气上逆的意思,水黑之色,此是外感伤寒病。眼睛发直,此是直视内热发痉的症状。表闭则内热,热盛则发厥。本案张老师加了人工牛黄,好像是走了蒲甫周老师的路子,网上有一个说中医后继无人的视频,是平心堂张晓彤老师,讲蒲甫周老师治疗小儿脑炎,通过周恩来周总理,从故宫里牛黄拿出来治病。

本案用的刮痧,放血,掐人中与内关,这是最快的退热方法,很多大家,面临脑炎急证时都会用,如李可老中医。当患儿高热昏迷,晕厥不醒人事时,这是典型的流行性小儿乙型脑炎。治此脑炎最快的方法就是放血。李可老中医医案,医案中选穴十宣,十二井,有时加十足趾,百会,大椎,或双手逢刺泄粘液,用三棱针放血,或加毫针,雀啄术点刺以泄涌泉,素(瘳),人中,合谷。大体上是病越重,选的穴位就越多。血一出则内闭之阳热外泄,随即全身透汗,人也随即苏醒。然后开方,透泄内热,以除病根。备;本案来自微信好友。

49小儿感冒腮肿大——钟秀玉医案

刘姓男孩,9岁。感冒,寒热往来,欲呕不得,两侧腮腺肿大,疼痛拒按,食欲不振,苔薄白,脉数。诊为疼痄腮。治则:祛风清热解毒,软坚消肿。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法半夏6克,海藻9克,昆布9克,板蓝根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夏枯草10克,瓦楞粉9克,两剂。患儿仅服一剂而愈。一般患儿一剂可愈,成人宜适当增大剂量。

按:本病是由风温病毒自口鼻而入,雍阻少阳经络,郁而不畅,结于腮颊所致。足少阳之经绕耳而行,故耳下腮颊部漫肿坚硬作痛。少阳居半表半里,故寒热出现。少阳与厥阴相表里,邪毒可传滞于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脉绕阴器,故较大患儿或成人可并发睾丸炎。治病必求于本,本固则并发诸症不足为患矣。(钟秀玉《南方医话》《经方直解》

论:这个小柴胡汤,治疗外感后的腮腺肿大,在《伤寒》中是有提纲依据的。

阳明八十一;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50病毒性感冒——聂惠民医案

女患,5岁,发热四天,38.5℃~39.5℃,西医诊断:病毒性感冒,经西医输液治疗,身热不退。既往患有高热惊风病史,家属给予紫雪丹退热。体温仍持续在39℃左右,故求助中医诊疗。证见:发热不退,体温38.9℃c,皮肤扪之灼热,身热午后为甚,口唇发干,咽部微赤,纳谷不佳,二便尚可,脉浮数,苔薄白根部淡黄,证属:表闭邪郁,身热不退。治宜开郁转枢,和解退热。取小柴胡汤化裁。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芦茅根各10克,生草5克,金银花10克,连翘8克,生栀子8克,豆豉5克,桔梗8克,生姜两片为引。服药四剂,药后汗出而热解。《聂氏伤寒学》

论;浮数为经阳不泄,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表里同治。解表泄阳,经阳和于里阴则病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