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死没那么简单?郭沫若推断:非病死,而是被人用铁钉钉死

世人若谈论起中国古代有哪些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则必先言秦皇汉武,若论对华夏民族的功绩影响,秦始皇似乎还要远胜汉武帝,但秦始皇有一点却远不如汉武帝,就是在寿命方面,汉武帝享年69岁,寿终于五柞宫,而秦始皇却是死在了东巡求仙的路上,死时年仅49岁。

千百年来,很多人都对秦始皇之死抱有种种猜疑,都认为秦始皇的死没那么容易,并不是自然的病死的,尽管在秦汉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因为那时候不是战争就是饥荒天灾等,况且那时候的医疗水平低,但这是之于普通百姓而言,秦始皇嬴政作为当时中国大地上的至高统治者,他的衣食住行,安全保健等都是帝国中最高的水平,况且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并不是荒淫无度的君主,他一不酗酒,二不沉迷于美色,他的身体应该是比较强壮的,要不然荆轲行刺他的时候,他不仅瞬间拽断了衣袖,还能绕着大殿柱子奔跑,最终拔出长剑反刺死荆轲,由此可推断,秦始皇并不是体弱多病的君主,身体健康程度可能比“不可一日无妇人”的汉武帝刘彻要好得多。

关于秦始皇之死,司马迁只在史记中惜字如金般写到: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而在秦始皇死后更诡异的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都决定秘不发丧,赵高还胆大包天的篡改始皇帝的遗诏,以此杀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

这三人为了欺瞒天下,他们悄悄的把始皇帝的尸体载入车中,然后膳食安排和奏请如常,毕竟平时能够直接近身接触秦始皇的,也只有赵高一人,因此其他的随行人员并没有发现蹊跷之处。当时正是盛夏,为了掩盖尸臭,胡亥还弄了很多鲍鱼装在车上,以此迷惑大家。

后人推断,以秦始皇缜密的性格,如果他真的突然病危,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了,那他必然召集所有的随行人员,当众宣读自己的遗诏,这样一来就不可能给任何人篡改遗诏,改变帝国命运的机会。但秦始皇没有这么做,他的遗诏不仅被自己的贴身宦官赵高改了,而且他死后,还是赵高通知了李斯,身为丞相的李斯才知道的,这一切都显得很不正常。而郭沫若就曾推断,秦始皇是死于谋杀,他将自己的推断写在了《秦始皇将死》这篇著作中。

郭沫若在文中描述秦始皇在渡黄河平原津的过程中,由于船身摇晃,一不小心后脑勺撞到了身后的青铜冰鉴上,引得癫痫病发作,秦始皇昏迷了一阵,醒后他的御医们劝他停留休息一日,但秦始皇不准,认为自己无大碍,东巡还要继续,于是大家走到沙丘后,过了一夜,次日清晨,李斯和赵高两人跑去把温凉车打开来,看见始皇的右耳流着黑血,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体已经硬得和石头一样了,而秦始皇的右耳里面有一根铁钉。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就是被谋杀的,凶器就是那根钉子,而凶手应该就是胡亥,因为秦始皇死后,胡亥是最大受益者。但笔者认为,赵高的嫌疑更大。作为秦始皇的贴身宦官,赵高对秦始皇的身体和心思都是最为了解的。

在一路东巡中,赵高不仅伺候着秦始皇的饮食起居,还帮忙打理着群臣的奏章,保管好秦始皇的玉玺,如同秦始皇的影子一般,如胡亥想要行刺,那他根本没有机会,也不会有这个胆子和智谋。

反观赵高,他在秦始皇死后,隐瞒死讯、滞留遗诏、游说胡亥、利诱李斯、篡改诏书、逼死扶苏。这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滴水不漏,毫无挫折。由此可见,赵高早已蓄谋已久,才能将这场政变悄无声息的顺利进行。他可能早已在内心预演了千百回了。

而且赵高在劝说胡亥参与政变取得帝位时说道:“臣闻汤武杀其主,在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往,孔子著之,不为不孝。”“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如此丧心病狂,将杀害始皇帝说得冠冕堂皇,而后一句更显得赵高有赌徒心理,因此可以断定,杀害秦始皇的就是赵高。

不得不说,赵高最终还是成功了,胡亥继位后,赵高做了郎中令,帝国的大权渐渐由赵高把持了,赵高的阴狠毒辣和胡亥的愚蠢荒淫最终还是毁掉了秦始皇的大秦帝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