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里的三观,指的到底是什么?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而两人是否能长久地走下去,则来自三观。
可能有人不敢苟同,但仔细琢磨这句话不无道理。
我一朋友,他跟他老婆离婚了,刚结婚一年。
离婚的原因匪夷所思,他老婆嫌弃他在家做蛋糕。
听后我觉得很惊讶,为了蛋糕就离婚,把婚姻当儿戏了?
我朋友说:“虽然不值得离婚,但也衬托出了生活日常。我家人都很喜欢吃甜品,我想着在外面买不健康,就想着在家做。但她说我一天没正事,还说吃甜本身对身体就不好……”
乍一听两人都没错,但生活在一起,就成了问题。
之前我朋友也不止一次吐槽说——
他喜欢旅游,他老婆则喜欢躺家里;
他觉得政策放宽,得生俩,他老婆觉得生一个就好;
他用俩月工资给他老婆买个包,他老婆说他不会过日子等等。
在彼此眼里,对方一无是处。
可事实是这样吗?未必!
如果他们遇到的是认同自己的人,一个就是浪漫的、体贴得好好先生,另一个就是顾家的、有责任心的好老婆。
但因三观不同,他们否定对方的一切,连着人品都大打折扣。
其实,在当下这个时代,婚姻早已不是生活的救济,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应该更多地给予彼此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如果在感情里一味地争吵、啰嗦,累是必然,那分开只是时间问题。
那三观具体指的是什么?该怎么判断对方跟自己的三观差多远?
久谈不厌
问你们个问题——
你们觉得两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有人说彼此的观点很契合,也有人说即使不说话,在一起就很美好。
但我看来,最好的状态是不迎合、不嫉妒,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两人生活在一起,慢慢你就会发现,“有共同话题”至关重要。
拿上面例子说,两人是因为长相、经济条件走在一起的,但具体能走多远,完全由三观决定。
两人过日子,谁都没有义务去迁就另个人,但让感情走到尽头的,不是所谓的新鲜感,而是两人在一起绞尽脑汁也没话可聊。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看世界杯,她在看购物,还嘲笑你看一群人踢球有什么好看的。
当然,也不是要求两个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一样,而是我遇到困难时,你不觉得我无能;升职时,你不觉得是老板识人不才。
突然想到坐地铁时,遇到一对情侣。
他们好像在激烈的讨论什么,聊到兴奋时,两人还手舞足蹈起来。
后来仔细听后,觉得挺搞笑的,原来他们在讨论彩票中了一千万应该怎么花。
我想这就是爱情中最好的状态吧,永远有话说,永远也能接上对方抛过来的梗。
相处时感觉不到累
哪有什么天生一对的人,只不过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磨掉了彼此尖锐的部分,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故事——
博主讲的是他爸妈,他妈妈是典型的上海女人,很喜欢梳妆打扮,甚至去楼下倒个垃圾都要打扮一番。
但爸爸就没那么精致,平时不拘小节,喜欢翘着二郎腿剔牙,往妈妈的花盆里弹烟灰。
妈妈说过很多次,但爸爸都没有改。
或许很多人觉得男人不讲卫生,爱丢袜子很正常,都这么讲究,日子还过不过了。
但在妈妈眼里,这却是她生活的全部。
最后,妈妈选择了离婚。
就在离婚后,亲戚觉得妈妈昏了头了:像爸爸这样条件的人上哪找去,不仅高大帅气,工作也挣钱。
可妈妈还是坚决地走了。
后来妈妈另找了一个,这个男人长相一般,工作也马马虎虎。
会选择他,妈妈说是因为——
他知道我喜欢养花,不仅经常买漂亮的花送我,连花盆都一起选好;
我们会一起煮饭,即使他不会煮,也会在旁边打下手;
我腰不好,他会经常在网上查这方面的资料……
妈妈会选择各方面都不突出的男人,就是因为他的包容和理解,任何人都不能比。
感情里最怕的不是小三和背叛,而是那一地无从下手的鸡毛蒜皮和始终融入不了的三观。
最好的相处就是,即使我们不完美,但你愿意将就我,我也愿体贴你。
互相让步
在这个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完美契合的人。
两个人过日子,宁愿认输,也不要做强者打败爱的人。
杨绛先生在书里说到,她跟钱钟书先生的第一次吵架竟是因为一个法文的读音。
杨绛吐槽钱钟书的发音带有方言,而钱钟书不服,便有开始的辩解变成“恶语相向”,而杨绛也极力揭他的伤疤。
最后杨绛虽赢了,但她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反而觉得很难过。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夫妻,为了逞一时之快,专揭对方的痛苦之处。
最后虽然赢了口舌,但输了感情。
在感情里,没有必然的对与错,只有互相迁就、体谅。
而喜欢争输赢的两个人,只会把彼此越推越远。
不管是择友还是选伴,三观永远比所谓的长相、物质重要。
有一致的三观,相处没负担,交往最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