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学中医诊断》2.2. 闻诊 嗅气味

【嗅气味】

1.口气 即口臭,可见胃气不和(胃热、食积之类),龋齿,口腔不洁或溃腐疮疡。

2.汗气  腥膻者,多属风湿热之邪蕴结于皮肤。

3. 痰 咳吐浊痰脓血,气味腥臭的为肺痈。 

4。大便 秽臭为热,腥气为寒;屁出酸臭,多为伤食。

5.小便 黄赤浊臭,多属湿热。 

6. 经带 臭屑热,腥属寒。

病人散发出腐臭味的,是脏腑败坏;血腥味的,多患失血证;尿臊味的,多见水肿病晚期的尿毒症;烂苹果味的,为糖尿病(古称消渴病)危重之证。综上所述,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声音大凡响亮气粗重浊者为实,反之为虚。气味大凡酸腐臭秽者为实为热,无臭或略有腥气的为虚为寒。

以上介绍了闻诊的-些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好圆有利于判断证之真伪、虚实。兹举两案;

一男子年二十余,病劳嗽数年。其声欲出不出。戴人曰 ;曾服药否?其人曰;家贫,未曾服药。戴人曰;年壮不妄服药者易治。先以苦剂涌之,次以舟车清川丸大下之,更服重剂瘥。(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名医类案》影印本)

本案声欲出不出,表明邪实内壅。气机失宣,有金实不鸣之 义,为张子和(戴人)择用重剂涤邪治法提供了依据。

一壮年因劳倦不得睡。惠嗽,痰如黄脓,声 不出。时春寒,医与小青龙四贴,喉中有血丝,腥气逆上。两日后,觉血腥渐多。有血一线,自口右边出,一茶倾遂止,昼夜十余次。脉弦大散弱,左尺为甚。此劳倦感寒,强以辛甘燥热之剂动其血,不治恐成肺痿。以参、芪、归、术、芍、陈、草、带节麻黄,煎熟,入 藕汁服之。二日而咳止。乃去麻黄,又与四贴而血除,但脉散未收,食少,倦甚。前药除藕汁。加黄芩、砂仁、半夏。半月而愈(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名医类案》影印本)。

本案声不出,有虚有实,是虚实夹杂,初治专攻其邪,有所偏颇。可见同为声不出,还有不同之处,临证要仔细地加以辨别。

【每日练习】

l.听声音主要有哪些内容,有何规律? 

2.嗅气味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辨寒热虚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