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杜牧偶遇昔日恋人张好好,留给后人一件国宝《张好好诗卷》,得耶,失耶?(该文内有其作《清明》《山行》和另复制的《张好好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杜牧最有名的一首七绝诗,应该说是妇孺皆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杜牧的好酒来。证据:人都欲断魂了,还要找酒家喝酒,可以看出杜牧贪恋酒的程度。

还有一首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来是写景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早熟,居然理解成杜牧在晚上的枫林中“做爱”,可见其不但嗜酒,而且好色。

的确是这样,杜牧年轻时也曾经经历过“ 哪个少年不善钟情”的阶段。

公元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年仅二十六岁的杜牧考中了进士,被授于弘文馆校书郎一职。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朝,考中进士是很难的一件事,50岁中进士都算年轻的,26岁的杜牧能高中进士,当然有炫耀的资本。

其实在高中进士之前,23岁的杜牧就写出来一篇奇文来,叫《阿房宫赋》。

当时此文已经轰动京城了。

闲话少叙,就说杜牧当官以后的事情。

公元829年(大和三年),杜牧赴洪州(今江西南昌)任试左武卫兵曹参军,被江西观察使沈传师任命为江西团练巡官。

杜牧的爷爷杜佑曾经当过宰相,这么说来杜牧应该是官宦世家了,他家和沈家又是世交,况且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尤其喜好文学,所以和杜牧相见后俩人一见如故,从此杜牧就成了沈府的常客,他和沈述师在一起聚会、饮酒、切磋交流文学,好不惬意。

一次聚会时,沈述师命家中艺人弹曲奏乐,为宴会助兴。

当时有个小姑娘,一出场就震撼了杜牧。

虽然这个小丫头身份只是个歌伎,而且只有十三岁,明显就是个青瓜蛋子。但是那清丽脱俗的形象让杜牧一眼就产生了好感,在后来参加宴会的时候,两人经常见面。

于是一个欣赏对方的美貌聪慧,一个倾慕于对方满腹才情,就与好好携手看秋浪,月夜泛舟,才子佳人缱绻情深。他们湖中泛舟,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

但那只能是私底下的一种幽会,上不得台面。

后来张好好被沈传师的弟弟纳为小妾, 张好好本来就是沈家家奴,她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当时杜牧官位也低位,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只好留下落花流水空余恨。

张好好出嫁时,曾给杜牧留下一诗:

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

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

对于苦命人来说,除了感叹命运的不公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后来杜牧又来到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那里任职,一开始只是当个推官,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

杜牧这一走,关于张好好的音讯,从此皆无了。

公元834年(大和八年)8月,时任监察御史的杜牧某天在街上闲逛,走到一个酒庄门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杜牧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揉揉眼睛再定睛一看:好好,好好,我的(?)好好!

这一下让杜牧惊喜万分,马上前去相认。

后来和好好在攀谈中得知,张好好被沈述师纳为小妾之后,他们的夫妻生活仅维持了一年,就被沈述师抛弃了。

被遗弃的张好好开始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为生活所迫,嫁给一个小商贩,最终沦落为街旁酒庄的卖酒女人。

而离开好好的杜牧,此时已经官运亨通,也已娶妻生子。

此时的俩人再次相见,只能发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叹。

回家之后,杜牧还是心绪难平,于是饱蘸浓、墨感慨万千的写下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

这是一篇饱含了真挚的感情,蕴含了5年相思之苦的诗作,所以杜牧写的,不光是诗光彩照人,就是那笔走龙蛇的书法,更是让后人惊叹。

于是,这幅真迹才得以保留了下来。在这幅诗卷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大批名人的鉴定印章。

到了民国时期,就更加乱了,乱到溥仪将故宫的国宝倒腾到外面换大洋的地步,这幅书法就流落到民间了。

最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所拥有,1956年,他将这幅诗卷捐给政府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朝的书法真迹,目前存世的非常罕见,这幅《张好好诗卷》,是杜牧唯一存世的墨宝,自然就更为珍贵了。

后来的人每当到故宫博物院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小杜不愧和唐朝李商隐合称 “小李杜”的大诗人,现代人要是失恋了,只会在KTV重复一下别人写的情歌,以此发出一声无奈的感叹罢了;而小杜就是小杜,他虽然失恋了,却原创出一件国宝来,不得不服其诗人的风采。

(附:

张好好诗

唐 · 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参考资料:《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 中国传世书法·上》杨建峰编

(0)

相关推荐